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们不是可被随意放置的物品,住宅也不是居住的机器。走进世界18位知名建筑大师的家,发现居所的理想状态。

内容简介

如果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在理想的地点建设一所理想的居所,你想要什么样的?你想让这个居所实现什么功能,满足什么样的情感需求,它又可能是什么风格的?

在这一点上,建筑大师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参考。《理想的居所》选取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自己、家人以及普通人设计的自宅作为案例,通过其这些自宅的建造、改建等的描写和评价,向读者展现居所包容并体现居住者的个性特色,尊重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沟通人与自然的交流等方面的智慧,为读者提供居住美学相关知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打造有情感的房子
  • 第一部分 家与自我——充盈着人的情感
  • 情感的胜利:建筑师与家人的房子
  • 罗伯特·文丘里:母亲的简单房子
  • 梅丽娅别墅:展现你的弱点
  • 施罗德之家:自己无处不在
  • 尤松尼亚一号:为普通人打造的伟大住宅
  • 巴拉干之家:作为自传的建筑
  • 李子林之家:重新组合家人的生活
  • 第二部分 自宅与自在——抚慰存在之所
  • 梅尔尼科夫自宅:构成主义的双塔恋人
  • 尼迈耶之家:私人博物馆
  • 波尔多住宅:给予使用者温暖与自由
  • 辛普森-李住宅:让自己安心的山洞
  • 安藤忠雄的长屋:隐忍的日式生活美学
  • 第三部分 自宅与自然——沟通人与天地
  • 赖特的塔里埃森:充满自然的丰盛
  • 李哲士住宅:瓦胡岛上的青城山
  • 罗威尔住宅:健康新生活
  • 隈研吾的住宅:消失的房子
  • 王澍自宅:50平方米的园林之家
  • 原研哉:家是开启未来的媒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建筑的回归

    看过不多的建筑书,这本书整体介绍了住宅这个常讲常新的、使用最频繁的、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的建筑,然而当今模数化的建筑构建起城市混凝土森林,中国近年来的房地产的高速膨胀,建筑风格样式理念从一线抄到二线,二线抄到三线…… 缺少了应有的气质,缺少与当地文化的对话,缺少与使用者的交流,随处可见的败笔,有时不忍直视,想想也感到隐隐的难过!建筑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初衷,关注人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需求,同时不能视城市景观于不顾,不能视城市文化底蕴于无物,建筑师、规划师都应该强化责任感,有情怀,不能去为了钱出卖自己的灵魂,坚守本心,方得始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建筑师的世界是奇妙的,建筑也是他们展现美的方式,建筑同时也体现了某种精神,或者说可以通过建筑的造型和色彩搭配改变一个人。所以啊,这是多美妙的事情呢!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极简的风格,显得清净。满眼的陈设就会喧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绝对值得五星好评,重新认识建筑大师,不止是从他们的作品方面,有收获有启发。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