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什么有的品牌不做广告,却能在消费者心中扎根?本书将刷新你的品牌观,用接地气的方法助你赢得数字时代商业的品牌战。

内容简介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成为企业经营极为重视的方面。然而,中国品牌管理的实践经历并不丰富,还存在着常见的误区,如品牌管理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品牌咨询的主要产出是标识设计,品牌资产可以折算成现金。作者以其在全球品牌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为基础,提出了品牌管理的核心是塑造企业的第三重人格,让品牌“做自己”。本书先破后立,第壹部分从品牌的误区开始,带领读者了解品牌的核心。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先进的品牌评估和品牌管理方法,体系完整、案例丰富,可以直接指导企业实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推荐序一 重思品牌
  • 推荐序二 一本扎实而新颖的好书
  • 推荐序三 品牌如治国,需要一点使命感
  • 前言 咖啡
  • 1 企业如人,品牌就是企业的人格
  • 第一章 品牌识别?一开始就把我们带沟里了
  • 从草窝窝的故事说起
  • 拼拼凑凑米字旗
  • “企业识别”(CI)?被误读的老祖宗
  • Identity:品牌人格的百般深意
  • 第二章 品牌设计:不止好看那么简单
  • 设计中最不重要的是设计?
  • 设计之理想境界
  • 第三章 MI,BI:多少难言之隐在其中
  • 挂西洋名,卖东洋货
  • 理念识别(MI):尴尬中的合理
  • 行为识别(BI):《小学生行为规范》职场版?
  • BI:老鹰不管管小鸡?
  • BI:举品牌之大旗,反品牌而行之?
  • 第四章 品牌资产:误解中看真相
  • 此资产非彼资产
  • 误解一:“消费者就是上帝”
  • 误解二:“名牌不实惠,只是买个名”
  • 误解三:“品牌资产主要是利润导向的”
  • 误解四:“全球品牌排行榜排的是全球最好的品牌”
  • 我们何时剪断品牌与营销的脐带
  • 第五章 品牌资产的榜中榜
  • 三大榜初探
  • ISO及其收益法:看看准丈母娘的小算盘
  • 收益法之三大榜的硝烟幕后
  • 市场法与成本法:虽不用,非无用
  • 第六章 “定位”之过
  • 社会资源优化理论:从品牌资产评估说漏嘴的笑话谈起
  • 迷失中的硅谷创业潮与定位理论的误导
  • 2 品牌管理新实战:塑造品牌人格
  • 第七章 品牌量化:何为好品牌
  • 1000个人眼中的1000个哈姆雷特
  • 朗涛的四大支柱BAV:美誉度、认知度、差异性、相关性
  • Interbrand的BSS:十项全能型评估
  • 挑战者思睿高:简单背后的不简单
  • 中兴者FutureBrand:未来品牌的十八面
  • 第八章 不再各说各:评价战略创意的10项标准
  • 当创意来自战略思考……
  • 1.传播对的信息(communicating the right message)
  • 2.清晰度(clarity)
  • 3.相关性(relevance)
  • 4.差异性(differentiation)
  • 5.识别度(identifiability)
  • 6.质感(texture)
  • 7.系统性(systematicality)
  • 8.延展度(extensibility)
  • 9.稳定性(stability)
  • 10.贡献度(contribution)
  • 第九章 25项品牌健康指数(BHI)重新解读品牌健康
  • 很可能并不完美,但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绕开十分制的陷阱
  • 品牌评估的四大板块
  • 第一板块:品牌战略
  • 第二、第三板块:品牌战略的具体表达
  • 第四板块:利益相关者关系
  • 必须啰唆一下为什么要啰唆
  • 第十章 咨询+管理:提升品牌健康状况的初步建议
  • 心理咨询师、助产士与保姆
  • 自下而上的视角分工
  • 结论或解决方案的达成之“品牌战略”
  • 结论或解决方案的达成之“具体问题”
  • 评估与反馈:自上而下阶段的一点补充
  • 第十一章 品牌架构:不要再做孤岛
  • 成本和风险的拉锯战?
  • 谷歌:子生母的来龙去脉
  • 谷歌的架构:反常规,却遵常识
  • 第十二章 “心理人”:写给每个人的品牌管理常识
  • “心理人”:“经济人”“社会人”的根
  • 人如品牌,品牌如人
  • 三句话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有打造出自己品牌的理论和分析的书籍

    有启发 5 句话 1. 品牌如治国,需要一点使命感 2. 企业如人,品牌就是企业的人格 3. 品牌是企业表达自我主张的符号 4. 品牌的主旨是让企业成为它自己、让企业成为更好的企业,而不是让企业变得更大 5. 管理层视角更关注可能性,员工视角更关注可行性。通过管理层视角,要看出品牌可能走多远;通过员工视角,则要了解目前的障碍有多少重点整理:1. 品牌如治国,需要一点使命感 2. 企业如人,品牌就是企业的人格 3. 品牌是企业表达自我主张的符号 4. 对设计来说,最好的意境,是帮人们发现一个与品牌相关、在与品牌互动过程中可以感知的事实,而这个事实仍能带给人们惊喜 5. 真正的品牌管理,是为了把企业、把员工管活。《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容,其实是借品牌的名,把员工管死,恰恰反品牌之道而行之 6. 品牌的资产,应是它的全部个性元素在品牌客观表现中创造的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品牌在外界形成的主观印象 7. 品牌的主旨是让企业成为它自己、让企业成为更好的企业,而不是让企业变得更大 8. 品牌价值很高,对品牌人格的管理,讲求的无一不是把一件事做到精细、做到极致,然后好好活下去,而不是如何营销,甚至不是如何赚取更多利润、提高市值 9. 赚钱(以及营销),管的是 “how much”(多少)的问题;然而,做品牌,管的是 “how”(如何、怎样)的问题 10. 成功的品牌,以小我的力量,参与社会资源的重新创造,提升社会资源的意义,本质上在践行一种善意 11. 对自己在市场中位置的过分关注,正是让品牌人格迷失、让品牌失去灵魂的原因 12. 品牌强度分析:Clarity(清晰度):品牌对于自己是谁、秉承什么价值观、想完成什么使命、面向什么目标人群等相关问题,在企业内部有着明确的无歧义的陈述 Commitment(对品牌的信仰与承诺):企业对品牌的重要性充满信仰,并且品牌可以获得充分的、实打实的资源承诺 Governance(管控):意在扩展评估范围。它包括:品牌的核心能力(比如技术、设计、商业模式、资源等)Responsiveness(更新):品牌对市场动向的反应能力,以及不断随之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 Authenticity(真实性):品牌是基于真实的内部能力和文化建立起来 Relevance(相关性):找到目标客户,确立和他们之间的客观和情感关联 Differentiation(差异性):品牌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的大小 Consistency(一致性):品牌在各个接触点表达出统一的声音 Presence(外部形象):品牌和消费者、用户、客户等的关系 Engagement(参与度):评估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认同感以及体验品牌时的投入程度 12. 推广 “简单” 的概念,促进大家理解体验设计中简单的重要性 13. 品牌必须有战略,必须存在明确的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思考 14. 战略创意的 10 项评估指数是:传播对的信息:战略创意是否表达出利益相关者能感知到的、关于品牌人格的重要信息,也是评判创意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清晰度:清晰度评估的是信息是否一目了然、没有意料之外的歧义相关性:用创意在品牌和目标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是为相关性。简单点说,就是投其所好差异性:一个品牌与其他品牌(尤其是同时期、同地域、同行业其他品牌)表达内容的不同程度识别度:目标人群辨识视觉形象的容易程度质感:创意作品符合审美的基本原则系统性:一致性、要层次分明地协调组织和确保创意表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延展度:战略创意历经不同时期、地域、文化、业务调整等改变,保持含义和形态相对不变的能力稳定性:品牌创意在多大程度上能维持相对长期不变贡献度:品牌的视觉形象提出的主张在行业内、在一个时代,或在一个地区贡献了多少积极意 15. 品牌战略的愿景和使命(vision & mission),愿景是界定 “品牌的视野”,使命,是明确 “品牌的事业” 16. 管理层视角更关注可能性,员工视角更关注可行性。通过管理层视角,要看出品牌可能走多远;通过员工视角,则要了解目前的障碍有多少 17. 品牌架构的最重要目的,是让所有品牌用最适合的方式做好自己,而不是在成本和风险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 18. 品牌并非修饰工具,而是塑造健康企业 “心理人” 人格,发展健全经济生态系的哲学和科学。由此,品牌管理从营销当家的时代全面转型为品牌人格管理的时代,也是必然发生的改变

      3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