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如果后现代主义这个词让你摸不到头脑,这本书来解救你。

内容简介

《解读后现代主义》“围绕后现代主义的中心议题、关键例证和严重缺陷,展开极富条理、清晰易懂、简明扼要的论述。如一缕清风吹散笼罩在这个话题上的乌烟浊气。”

在过去的十年间,后现代主义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时髦术语。但是如何来定义后现代呢?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

他认为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以及社会科学家们“就像是一个组织松散、喜好争辩的政治党派的成员”——这个政治党派的成员包括辛迪·舍曼、萨尔曼·拉什迪、雅克·德里达、沃尔特·阿比什、理查德·罗蒂等。该书搭建起一个极为有趣的框架,以揭开“后现代状况”的种种奥秘,所涉内容从博物馆文化的政治化,一直谈到崇尚政治正确的方方面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图目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 理论的兴起
  • 迷失在翻译中?
  • 第二章 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 抵制各种宏大叙事
  • 解构主义
  • 作为体系的符号
  • 文本的游戏
  • 作者之死
  • 隐喻
  • 怀疑论和意识形态
  • 重写历史
  • 抨击科学
  • 第三章 政治与身份
  • 语言的力量
  • 自我和身份
  • 差异政治
  •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 后现代主义小说
  • 后现代主义音乐?
  • 艺术和理论
  • 概念主义
  • 承接——然后是枯竭?
  • 后现代建筑
  • 话语和权力
  • 作为政治的艺术
  • 第五章 “后现代状况”
  • 信赖真相
  • 不真实的图像
  • 可供替代的其他选择
  • 后现代主义之外还有很多了不起的艺术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是一家以外语出版为特色,涵盖全学科出版、汉语出版、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出版机构,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