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2千字
字数
2020-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文化学者刘士林教授关于中西古典美学的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西古典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共包括上、中、下三卷。
上卷为康德美学解读,主要讨论美学本体论、审美活动主体基础、审美活动伦理基础、审美活动学科基础。
中卷为中国文章之美赏论,主要包括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生命美学原理、《论语·先进篇·子路侍坐章》与中国文章之美的深层结构、曹植《洛神赋》与男性政治欲望的审美化过程、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中国文章的“伤逝”审美情怀。
下卷为艺术文化评议,主要涉及公共艺术、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形象文化时代的思想启蒙、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等。
附录中收有作者关于西方美学家的文章及关于作者美学研究的采访数篇,有助于你全面了解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作者本人在美学理论上的独特研究视野和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诗性智慧与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 上卷 康德美学解读
- 为美学辩护 ——美学的本体论阐释
- 一、美是什么
- 二、作为科学的美学如何可能
- 三、美学有什么用
- “只有人,才审美” ——审美活动的主体基础
- 一、美学之门:从主体开始
- 二、“只有人,才审美”:从康德开始
- 三、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
- “美是道德的象征” ——审美活动的伦理基础
- 一、伦理基础:回到康德
- 二、理性尺度及其局限
- 三、审美尺度的内在问题
- “美在于形式” ——审美活动的学科基础
- 一、存在、意识与话语
- 二、批判康德,还是回到康德
- 三、本体分析与结构关系
- 中卷 中国文章之美赏论
- “庙堂之外有自由” ——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生命美学原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伦理之后是审美” ——《论语·先进·子路侍坐章》与中国文章之美的深层结构
- 一、从先秦的三种教学法谈起
- 二、问题在孔子,还是在我们
- 三、走出“以伦理代审美”的怪圈
- 四、“让审美跟在伦理的后面”
- 五、“田野小河边”的生命诗境
- 六、伦理之后是审美
- 七、维莫之春,亦又何求
-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曹植《洛神赋》与男性政治欲望的审美化过程
- 一、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 二、从中国女性审美意识的起源看“积淀说”的局限
- 三、从“宓妃”到“洛神”的距离有多长
- 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五、“请你暂停,你是多么的美呀”
- 六、诗与画在洛神身上没有界限
- 七、“莫掀帏望远吧……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 “是生活本身消失了啊……” ——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中国文章的“伤逝”审美情怀
- 一、关心水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二、时间、地点、事件与人物
- 三、在中国,到底是谁发现了自然美
- 四、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 五、念畴昔风流人物,暗伤如许
- 六、晋人的生命是用水做成的
- 七、我们今天还能读懂《兰亭集序》吗
- 下卷 艺术文化评议
- 公共艺术离我们有多远
- 一、“海的女儿的困境”与当代艺术的现代性契机
- 二、两种与公共艺术相对立的艺术观念
- 三、在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构建公共艺术话语
- 用理性阳光驱散书斋里的幻象
- 一
- 二
- 三
- 寻找形象异化时代的文化启蒙资源
- 一、媒介时代的启蒙问题:从劳动异化到形象异化
- 二、那喀索斯麻醉:形象异化的秘密机制
- 三、形象化生存与“媒介婴儿”的自觉
- 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
- 一、文化发展的主体考量与文化自信的语境辨析
- 二、伦理理性与知识理性:文化自信的两种主体基础
- 三、“援康德补孔孟”:中华文化自信重建的主体考量与理性规划
- 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
- 一、从“扬子江诗会”谈起
- 二、严重的“边缘化”与极度的“陌生化”
- 三、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一生都治不好燎伤的苦痛”
- 附篇
- 情人节让哲人走开 ——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
- 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 ——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
- 一、康德与席勒:一段需要梳理的问题史
- 二、“人是教育的产物”与“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
- 三、审美教育对人类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 午后的阳光与非主流美学
- 一
- 二
- 三
- 关于“非主流”的学术倾向
- 人文建设在大众消费文化中突围 ——访刘士林教授
- 大众消费文化是在全面败坏我们的文化胃口
- 玩文化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游戏
- 人文建设关键在于让每个人“自己思考”
- 诗性学者的文化之旅 ——记刘士林教授
- 一、从青年诗人到诗性学者
- 二、师承与早期训练
- 三、探究美的真谛
- 四、关注都市文化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