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农民工权益维护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与解除”“工商与职业病”“工资社保与工时休假”“未成年工与女职工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调解、诉讼与仲裁”“相关权益与救济途径”“等方面,全面分析与农民工权益相关的法律问题。

全书通过具体的问答解法和案例释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农民工读者阐释抽象法律规定背后的法理逻辑,是广大农民工读者提升法律素养、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读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与解除
  • 1 什么是劳动合同?
  • 2 劳动合同应当何时订立?
  • 3 怎样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 4 劳动合同的订立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 5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6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哪些条款?
  • 7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哪几种?
  • 8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如何约定?
  • 9 什么是试用期?是否每次签订劳动合同都有试用期?
  • 10 劳动者的试用期有多长?
  • 11 什么是劳务派遣?
  • 12 劳务派遣中签订的劳动合同能否解除?
  • 13 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
  • 14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应该怎样签订?
  • 15 什么是劳动合同的变更?
  • 16 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可以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吗?
  • 17 用人单位哪些事项的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 18 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
  • 19 什么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 20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给予经济补偿?
  • 21 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22 哪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通过提前通知来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23 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 24 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25 在哪些情形下,劳动者没有过失,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 26 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27 在哪些情形下,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28 在哪些情形下,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29 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 30 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什么?
  • 3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 32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如何处理相互关系?
  • 33 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有哪几种?
  • 34 如何判定无效劳动合同?
  • 35 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能否向农民工收取抵押金、风险金?
  • 典型案例
  • 第二章 工伤与职业病
  • 1 用人单位有哪些劳动保护义务?
  • 2 什么是工伤?哪些属于工伤?
  • 3 什么是职业病?包括哪些范围?患有职业病后享有哪些待遇?
  • 4 农民工被鉴定患职业病以后,用人单位是否有义务申请工伤认定?
  • 5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 6 如果农民工认为自己是工伤,而所在的用人单位予以否认,怎么办?
  • 7 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有无限制?
  • 8 农民工有权要求工伤认定机关在多长时间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认定?
  • 9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 10 应当向哪个部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
  • 11 劳动者多久可以拿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 12 如果对第一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13 劳动能力鉴定以后,伤残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怎么办?
  • 14 工伤治疗期间有哪些待遇?
  • 15 劳动者同时为两个以上单位打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 16 农民工如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17 职工本人对于工伤的发生有过错时,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18 什么是工伤生活护理费待遇?
  • 19 什么是工伤停工留薪期待遇?
  • 20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有哪些?
  • 21 因工伤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 22 因工伤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 23 因工伤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 24 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享有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 25 因工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职工是否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 26 哪些情况下,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27 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有哪些?
  • 28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 典型案例
  • 第三章 工资社保与工时休假
  • 1 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怎样约定?
  • 2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如何支付?
  • 3 用人单位应遵守哪些国家关于工作时间的基本规定?
  • 4 什么是社会保险?
  • 5 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如何支付?
  • 6 国家对工资支付有哪些基本规定?
  • 7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如何处理?
  • 8 什么是加班加点?
  • 9 劳动者加班加点的,加班费怎么算?
  • 10 什么是工资?
  • 11 什么是最低工资?
  • 12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如何支付?
  • 13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如何缴纳?
  • 14 农民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给予多长时间的医疗期?
  • 15 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 16 对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的,用人单位如何支付工资?
  • 17 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扣发劳动者工资?
  • 18 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是如何计算的?
  • 19 哪些劳动者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 20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上班的,是否要安排补休?补休后是否需要支付延长劳动时间的工资?
  • 21 对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 22 什么是医疗保险?
  • 23 农民工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吗?
  • 24 什么是生育保险?
  • 25 什么是养老保险?
  • 典型案例
  • 第四章 未成年工与女职工劳动保护
  • 1 劳动者必须满多大年龄才可以参加工作?
  • 2 法律对未成年劳动者规定了哪些特殊的保护措施?
  • 3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具体是哪些?
  • 4 为什么女职工不能从事强度比较高的体力劳动?
  • 5 如何理解劳动法律规定中所称的冷水作业?
  • 6 如何理解劳动法律规定中所称的低温作业?
  • 7 如何理解劳动法律规定中所称的高处作业?
  • 8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产假假期作了哪些规范?
  • 典型案例
  • 第五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
  • 1 目前在劳动合同领域有关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主要有哪些?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方面主要有哪些途径?
  • 2 农民工可以直接凭欠条向法院提起诉讼吗?
  • 3 如何确定因劳务派遣而发生的争议中的当事人?
  • 4 法律规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 5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该如何与用人单位协商?
  • 6 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调解、仲裁的过程中,证明责任谁来承担?
  • 7 发生争议的劳动者人数众多时,推举代表人参加诉讼活动应遵循哪些规定?
  • 8 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的哪些违法行为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 9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到哪些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10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是多久?
  • 11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有何法律后果?
  • 12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止的法定事由有哪些?有何法律后果?
  • 13 什么情况下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的特别时效?
  • 14 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 15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 16 什么是一裁终局?对于哪些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实行一裁终局?
  • 17 对实行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劳动者不服的还有哪些救济途径?
  • 18 对一裁终局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该如何处理?
  • 19 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它们之间有先后顺序的限制吗?
  • 20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要交纳费用吗?劳动诉讼需要交纳费用吗?
  • 21 劳动诉讼的一般程序是什么样的?
  • 典型案例
  • 第六章 相关权益与救济途径
  • 1 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可以请求法律援助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 2 农民工可以参加工会组织吗?
  • 3 如何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4 农民工有劳动权益方面的疑问,是否有提供公益帮助的途径?
  • 5 国家对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什么具体政策和要求?
  • 6 男女双方什么时候才算建立了婚姻关系?民间的结婚摆酒有没有法律效力?
  • 7 如果对亲子关系存有疑问应该怎么办?
  • 典型案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