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8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以史学批评形式写成的史学理论著作,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古代史学遗产进行了深入发掘:关于历史研究中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关于史学继承与创新的理论、关于史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关于史学功能的理论,其逻辑结构及其阐明的理论问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勾勒出研究范围,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以史学批评形式写成的史学理论著作,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 导论
-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的提出
-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和理论形式的丰富
-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 一个有待辛勤耕耘的园地——古代史学批评的历史和理论
- 一、鸟瞰史学批评的历程
- 二、德、才、学、识
- 三、总结这一份史学遗产
- 直书与曲笔——史家作史态度与“心术”
- 一、“书法无隐”的传统
- 二、“直书”与“曲笔”的对立
- 三、对“心术”的探究
- 采撰的得失——如何对待历史事实
- 一、采撰的得与失
- 二、“有是事而如是书,斯为事实”
- 三、“指事说实”和“事得其实”
- 史法和史意——从形式与内容的审视到思想的剖析
- 一、“史法”和“史意”
- 二、叶适的“史法”论及其史学批评
- 三、章学诚的“史意”论及其史学批评
- 天与人及天人之际——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
- 一、“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 二、“天道,不复系乎人事”,“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 三、“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其是非得失,吉凶祸福,要当反之于身”
- 人意·时势·事理——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续)
- 一、“人意”与“时势”的千年聚讼
- 二、“时势”与“事理”
- 三、“圣人之意”和“生人之意”
- 会通与断代——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
- 一、马、班历史视野的歧义
- 二、刘知幾对断代为史的推崇
- 三、郑樵对“会通之义”的阐释
- 四、章学诚论“通史家风”
- 读史当观大治乱得失——史学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
- 一、“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 二、“史之纪事,莫大乎治乱”
- 三、为史当重“经世之大略”,明“得失之枢机”
- 史学的审美——史书的体裁体例和文字表述
- 一、史学也讲究审美吗
- 二、史书的“秩序之美”和结构之美
- 三、史书的文字表述之美
- 史论的艺术——关于历史评论的评论
- 一、丰富的历史评论遗产
- 二、“精意深旨”与“笔势纵放”
- 三、“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 四、“于序事中寓论断”
- 心术与名教——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和礼法原则
- 一、“直道”和“名教”
- 二、“心术”和“名教”
- 三、“名教”观念和史学发展
- 国史·野史·家史的是非——史学批评的方法论举例
- 一、三史是非和史学批评方法论
- 二、“人恣”与“蔽真”
- 三、“人臆”与“失真”
- 四、“人谀”与“溢真”
- 比较与批评——兼说史学批评的活力
- 一、比较——一个古老的批评方法
- 二、在比较中发展史学批评理论
- 三、史学批评的活力
- 时有古今 述有体要——史学批评与知人论世
- 一、从马端临评论《通典》《通鉴》说起
- 二、王圻对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评论
- 三、客观“时势”和前人“苦心”
- 四、“古人之世”和“古人之身处”
- 素养·职责·成就——史家批评论三题
- 一、史家的素养
- 二、史家的职责
- 三、史家的成就
- 鉴识和探赜——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 一、从“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说起
- 二、误区种种
- 三、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 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关于批评的批评
- 一、批评之批评的历史
- 二、批评之批评的是非
- 三、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
- 史学批评的社会意义——史学批评的不同视角和层次
- 一、史学家和史学批评
- 二、政治家和史学批评
- 三、思想家、教育家和史学批评
- 附论 中国史学发展概说
- 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
- 一、历史意识
- 二、史学意识
- 最初的步履
-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 二、国史和《春秋》
-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 成一家之言
- 一、秦与汉初历史思想的发展
- 二、《史记》的“成一家之言”
- 三、皇朝史的创立
- 多途发展时期
- 一、史学多途发展的气象
- 二、撰写皇朝史的高潮
- 三、地方史、家史、谱牒和别传
- 发展中的重要转折
- 一、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 二、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
- 三、典章制度史巨著的创立——《通典》
- 四、通史撰述的复兴趋势
- 辉煌的时代
- 一、《资治通鉴》和《通志》
- 二、三部本朝史
- 三、历史文献学的多方面成就
- 四、辽、金史学的特点
- 多民族史学的新发展
- 一、《蒙古秘史》及其他
- 二、《文献通考》和胡三省的《音注资治通鉴》
- 三、元修辽、金、宋三朝正史
- 走向社会深层
- 一、方志与稗史
- 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富
- 三、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
- 总结与嬗变
- 一、历史批判精神和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 二、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
-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
- 四、清代官修史书的成就
- 新旧更迭的开端
- 一、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
- 二、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
- 三、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 四、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史学
- 后记
- 外一种 史学理论论与史学史论
- 题记
- 马克思和历史科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 关于历史科学的民族特色问题
-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二、科学的内容与民族的形式问题
- 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
- 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
- 历史地看待历史——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的思考
-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 二、反思·比较·历史主义
- 三、时代感和历史感的统一
-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史学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 一、历史见识和战略思想
- 二、历史经验和现实运动
- 三、历史遗产和历史前途
-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 一、史学帮助我们认识历史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展史学事业
- 三、加强历史教育,促进民族复兴
- 谈谈理论修养与历史研究
- 一、中国史学具有重视思想和理论的优良传统
- 二、理论修养的三个层次
- 三、理论修养对于历史研究的实际意义
- 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 一、“论”的旨趣、传统与特点
- 二、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历史理论
- 三、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 历史学与民俗学的理论互补与学科建设
- 论历史在现实中的意义
- 一、人们为什么必须敬畏历史
- 二、人们为什么必须尊重历史
- 三、人们为什么必须正视历史
- 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
- 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
- 二、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背景和特点
- 三、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理论意义
- 四、简短的小结
-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推动中国史学走向新的发展
- 20世纪中国史学最显著的进步
- 彰往察来:中国史学百年回眸
- 一、20世纪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
- 二、20世纪中国史学在客观历史运动中的变化
- 三、20世纪中国史学的得失利害与经验教训
- 杂谈正史和野史
- 一、关于正史
- 二、关于野史
- 三、怎样看待正史和野史的价值
- 四、鲁迅的正史野史观
- 说野史
- 一、从“自爱垂名野史中”谈起
- 二、《正史削繁》与正史性质
- 三、辩证地看待正史和野史
- 四、野史的价值
- 论二十六史
- 一、从三史到二十六史
- 二、“前四史”和《晋书》
- 三、“八书”和“二史”
- 四、两《唐书》和两《五代史》
- 五、辽、金、宋三史
- 六、元、明、清三朝四史
- 七、注释与版本及考订与补作
- 关于《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
- 一、《资治通鉴》的体裁
- 二、《资治通鉴》的内容
- 三、《资治通鉴》的文采
- 四、《资治通鉴》的价值
- 文省于纪传 事豁于编年——说说纪事本末体史书
- 一、中国史书体裁之辩证的发展
- 二、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出现及其特点
- 三、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价值
- 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
- 试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路向
- 一、五十年的回顾
- 二、关于理论研究
- 三、关于专题研究
- 四、关于比较研究
- 论中国史学学术史的撰述方式
- 一、系统的史家传记与古代史学学术史
- 二、构建近代史学学术史的一种模式
- 三、探索为史学家立言的学术史撰述路径
- 积极面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多途发展
- 出版说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