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由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学者执笔撰稿,从经济发展、政治运行、司法体系、基层治理、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入手,并展望中国新时代的远景目标。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难以为继,美国等西方国家则积极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力量;而中国在2021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此国际和国内环境巨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完成新的任务,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国家治理方式转型。面对全球化退潮和美国的遏制,中国要以更大的胸怀推动全球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迅速培育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如此,中国经济还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将经济发展重心从互联网独大的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上理顺政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推动以保障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司法改革,全面开展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从而为对抗外来压力和风险凝聚力量,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动态中国”丛书编委会
  • “动态中国”丛书总序
  • 导言
  • 第一章 百年变局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阶段
  •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二、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三、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 第二节 新时代、新理论和新法治
  • 一、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
  •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民法典》:民权保障新时代
  • 一、《民法典》出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二、《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及争议焦点
  • 三、《民法典》的历史意义与中国特色
  • 第四节 夯实大国崛起的安全基础
  • 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二、“法治中国”蓝图下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三、后疫情时代的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四、大国竞争中的技术安全和数据安全
  • 五、全球化时代的涉外法治:“向搅局者说不”
  • 第二章 应对新冠疫情大考
  • 第一节 统一部署,通盘指挥
  • 一、全国一盘棋
  • 二、“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三、补短板:依法防控,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 第二节 多措并举,全面实施经济调控
  • 一、坚持“六稳”“六保”,构建“双循环”格局
  • 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 三、加快复苏制造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四、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 第三节 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法治化建设
  • 一、全国性立法规划先行、逐步推进
  • 二、央地协同,确保防疫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 第四节 完善疫情防控执法和司法保障
  • 一、重拳出击,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
  • 二、服务“六稳”“六保”
  • 三、“云上审执”,展示智慧司法建设成效
  • 第三章 应对新挑战
  • 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
  • 一、沉着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 二、扩大开放,主动破局
  • 第二节 “双循环”新格局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第三节 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创新增长
  • 一、强化反垄断执法,保障市场良性竞争
  • 二、大力保护知识产权
  • 三、促进新业态培育与监管
  •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 一、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美丽中国制度保障
  • 二、聚焦立足长江经济带,展望黄河流域发展
  • 第四章 理顺党与国家关系
  • 第一节 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党领导的人民基础
  • 一、规范党的基层选举工作
  • 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网络
  • 第二节 协调党政关系,助力治理现代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集权
  • 二、简政放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第三节 贯通党法,推进政法工作顶层设计
  • 一、从司法体制到政法工作体系的升级
  • 二、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 三、打牢人大制度的人民基础
  • 第五章 追求公平与正义
  • 第一节 司法改革的变化趋势
  • 一、司法改革的总体部署
  • 二、法院改革的新动向
  • 三、检察院改革的新动向
  • 第二节 司法系统的整风活动
  • 一、筑牢防线,保障公平正义
  • 二、推动司法系统的“延安整风”
  • 第三节 人权保障的强化
  • 一、人权法律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 二、人权司法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 第四节 司法舆情:呼唤公平正义
  • 一、疫情防控与法治保障
  • 二、孟晚舟案件:美国陷阱与法律战争
  • 三、社会治理与法治思维
  • 四、人民权益与司法关切
  • 第六章 中国基层治理的五张面孔
  • 第一节 脱贫攻坚与强国建设
  • 一、“贫困”仍是全球性问题
  • 二、走出“贫穷陷阱”的中国实践
  • 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 第二节 基层赋权与国家发展
  • 一、“基层赋权”的政治意涵
  • 二、从“穿针引线”到“重锤砸钉”
  • 三、构建新时代的“双轨政治”
  • 第三节 技术治理与社会安全
  • 一、社会的网络化与治理的技术化
  • 二、2020年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 三、跨越“数字鸿沟”,规制“科技巨头”
  • 第四节 基层扫黑除恶与法治社会
  • 一、扫黑除恶构筑平安中国
  •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多元实践
  • 第五节 筑牢社保与美好社会
  • 一、“贫穷陷阱”与“健康陷阱”
  • 二、优化社保制度,为“美好社会”筑基
  • 结语 “新冠大变局”下中国基层治理的世界意义
  • 第七章 赢得未来
  • 第一节 “四个面向”:推动科技创新“从0到1”新突破
  • 一、转变导向: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 二、聚焦重点领域: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
  • 第二节 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新时代建设者
  • 一、强基固本:全面提升思政工作质量
  • 二、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以德立教:打造新时代“四有”教师队伍
  • 四、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结语 以创新引领发展,靠人才赢得未来
  • 一、面向科技前沿:完成由“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 二、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 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应对国际竞争挑战
  • 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回应人民需求
  • 编后记
  • “动态中国”丛书总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