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0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专门研究影视接受心理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美学和传播学等角度分别论述了传播媒介样式、时代地域、接受主体、接受客体及影视创作等与影视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强调影视接受与影视创作之间的互动,具有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本书试图在影视接受心理研究方面有以下突破:首先,立足于影视剧接受心理本身,对电影和电视剧的接受心理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同时又对电影和电视两种传播媒介给予区分,研究电影和电视剧接受心理的同中之异。其次,尽量将感性描述与理性分析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理论体系建设相结合,对影视接受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学理性分析。
再次,把影视接受心理作为动态完整的影视审美心理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强调接受与创作的互动,使对影视接受心理的研究与作者在《影视创作心理》一书中对影视创作心理的研究一起,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影视心理学学科体系,同时,也为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观众接受心理方面的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影视接受心理研究的前提
- 一、作为影视审美心理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影视接受心理
- 二、影视接受心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三、中外影视接受心理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播媒介样式与影视接受心理
- 第一节 银幕和屏幕
- 第二节 梦幻感与现实感
- 一、电影艺术的梦幻感
- 二、电视艺术的现实感
- 第三节 仪式感和随意性
- 一、电影接受的仪式感
- 二、电视接受的随意性
- 第四节 距离感与亲近感
- 一、电影观众的距离感
- 二、电视观众的亲近感
- 第五节 影视观众的不同参与方式
- 第二章 时代地域与影视接受心理
- 第一节 影视接受心理的地域性特征
- 一、京派观众群
- 二、海派观众群
- 三、西部观众群
- 四、东北观众群
- 五、岭南观众群
- 第二节 影视接受心理的历时性特征
- 一、中国电视剧观众接受心理的历时性特征
- 二、中国电影观众接受心理的历时性特征
- 第三节 不同时空观众审美心理的共性
- 一、对帝王、英雄的崇拜和对崇高美的景仰
- 二、对人间真情的歌颂和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怀念
- 三、对传统教化观念的皈依
- 四、对忠肝义胆的侠义世界的神往
- 第三章 接受主体与影视接受心理
-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基本分类
- 一、影视接受主体的基本分类
- 二、接受心理的差异与趋同
- 第二节 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
- 一、接受图式概念
- 二、接受图式的构成
- 三、接受图式的功能和作用
- 第三节 接受主体的接受方式
- 一、偏重于感性的接受和偏重于理性的接受
- 二、文学的接受和视听语言的接受
- 第四节 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
- 一、“审美体验”的初始阶段
- 二、“审美体验”的发展阶段
- 三、“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
- 四、“审美体验”的完成阶段
- 第四章 接受客体与影视接受心理
- 第一节 作品意蕴与接受心理
- 一、家庭伦理题材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
- 二、恐怖片的接受心理
- 三、灾难片的接受心理
- 四、暴力题材影视作品(武侠、功夫、警匪)的接受心理
- 第二节 作品风格与接受心理
- 一、戏剧化风格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
- 二、散文化风格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
- 三、意识流风格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
- 第五章 影视创作与影视接受心理
- 第一节 作为隐在接受者的接受主体对创作的制约
- 一、隐在接受者的存在
- 二、对隐在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满足与提升
- 第二节 接受主体的反馈与影视的再创作
- 一、接受主体的反馈形式:收视率、票房、媒体评论文章和言论
- 二、正确认识和仔细分析接受主体的反馈信息
- 三、接受主体的反馈作为影视再创作的参考
- 四、观众的反馈不是再创作的唯一参照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