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12千字
字数
201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套装辑录了陈独秀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稿和其他文献资料,是国内资料最为齐全的研究陈独秀的文献汇编。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人民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启动的编辑出版工程“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丛书的一种。丛书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陈独秀文集(第一卷)
- 《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出版说明
- 安徽爱国会演说 (一九〇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 (一九〇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 瓜分中国 (一九〇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 论安徽的矿务 (一九〇四年四月三十日)
- 安徽的煤矿 (一九〇四年四月三十日)
- 恶俗篇
- 第一篇 婚姻上
- 第二篇 婚姻中
- 第三篇 婚姻下
- 第四篇 敬菩萨
- 第五篇 妇女的装扮
- 国语教育 (一九〇四年五月十五日)
- 说国家 (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四日)
- 中国历代的大事
- 汤武革命
- 十四年共和
- 王政复兴
- 亡国篇
- 第一章 亡国的解说
- 第二章 中国灭亡的现象
- 第三章 亡国的原因(一)
- 亡国的原因(二)
- 论戏曲 (一九〇四年九月十日)
- 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 (一九〇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十一月二十一日)
- 西洋各国小学堂的情形 (一九〇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 安庆独立之布告 (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 爱国心与自觉心 (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 敬告青年 (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
-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
- 答王庸工(国体) (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
- 今日之教育方针 (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 答李平敬 (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 抵抗力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十五日)
- 答李大魁(佛教)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 一九一六年 (一九一六年一月十五日)
- 吾人最后之觉悟 (一九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 新青年 (一九一六年九月一日)
- 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一九一六年九月一日、十一月一日)
- 答汪叔潜(政党政治) (一九一六年九月一日)
- 我之爱国主义 (一九一六年十月一日)
- 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 (一九一六年十月一日)
- 答胡适之(文学革命) (一九一六年十月一日)
- 宪法与孔教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一日)
-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 袁世凯复活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 答毕云程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 答孔昭铭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 再论孔教问题 (一九一七年一月一日)
- 答吴又陵 (一九一七年一月一日)
- 文学革命论 (一九一七年二月一日)
- 再答常乃惪 (一九一七年二月一日)
- 对德外交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答傅桂馨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三答常乃惪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答淮山逸民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答俞颂华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答佩剑青年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 民党与时局 (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五日、十六日)
- 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 (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
- 四答常乃惪 (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
- 答I.T.M(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
-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再答胡适之 (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答刘竞夫 (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再答俞颂华 (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答李亨嘉 (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答胡子承 (一九一七年五月一日)
- 时局杂感 (一九一七年六月一日)
- 答钱玄同 (一九一七年六月一日)
- 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 答李协丞(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 答《新青年》爱读者 (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 再答吴又陵 (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 答顾克刚 (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 复辟与尊孔 (一九一七年八月一日)
- 答陶孟和 (一九一七年八月一日)
- 人生真义 (一九一八年二月十五日)
- 驳康有为《共和平议》 (一九一八年三月十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
- 有鬼论质疑 (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
- 答南丰美以美会基督徒悔(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五日)
-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
- 偶像破坏论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
- 对易乙玄的答复(有鬼论)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
-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五日)
- 答易宗夔(论《新青年》之主张) (一九一八年十月十五日)
- 克林德碑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 《每周评论》发刊词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 随感录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 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随感录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国防军问题(告四国银行团) (一九一九年一月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一月五日)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
- 除三害 (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九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九日)
- 烧烟土 (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六日)
- 请问蒋观云先生 (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六日)
- 我的国内和平意见
- (一)先决问题
- (二)废督问题
- (三)裁兵问题
- (四)国防军问题
- (五)国会问题
- (六)宪法问题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二月九日)
- 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 (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三月二日)
- 人种差别待遇问题 (一九一九年三月九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三月九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三月十六日)
- 关于北京大学的谣言 (一九一九年三月十六日)
- 为什么要南北分立?———南北人民分立呢?还是南北特殊势力分立呢?(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 朝鲜独立运动之感想 (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三月三十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三日)
- 我们应该怎样?(录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告)(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 贫民的哭声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 孔教研究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 对日外交的根本罪恶——造成这根本罪恶的人是谁?(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一日)
- 为山东问题敬告各方面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八日)
- 山东问题与上海商会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八日)
- 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对外对内两种彻底的觉悟(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六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六月八日)
- 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一九一九年六月八日)
- 在《国民》杂志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致词 (一九一九年十月十二日)
- 实行民治的基础 (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二日)
- 本志宣言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 告北京劳动界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 对于国民大会底感想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 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一九二〇年一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二〇年一月一日)
- 中国革命党应该补习的功课 (一九二〇年一月三日)
- 欢迎湖南人底精神 (一九二〇年一月五日)
- 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 (一九二〇年一月十一、十二日)
- 基督教与中国人 (一九二〇年二月一日)
- 新教育之精神———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一九二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 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 (一九二〇年三月一日)
- 关于西南大学之谈话 ——反对在沪设立(一九二〇年三月八日)
- 教育缺点———在江苏省教育会上的演讲(一九二〇年三月三十日、三月三十一日、四月一日)
- 陈独秀文集(第二卷)
-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一九二〇年四月一日)
-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的讲演(一九二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 劳动者底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说(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
-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
- 答知耻(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
- 我的解决中国政治方针 (一九二〇年五月二十四日)
- 在电工联合会上的演说词——工人与国家之关系(一九二〇年七月十二日)
- 两个工人的疑问 (一九二〇年八月十五日)
- 谈政治 (一九二〇年九月一日)
- 对于时局的我见 (一九二〇年九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二〇年九月一日)
- 答费哲民 (妇女、青年、劳动三个问题) (一九二〇年九月一日)
- 再答知耻(劳动问题) (一九二〇年九月一日)
- 此时中国劳动运动底意思 (一九二〇年九月五日)
- 随感录 (一九二〇年十月一日)
- 国庆纪念底价值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十一日)
- 《伙友》发刊词 (一九二〇年十月十日)
- 敬告广州青年 (一九二〇年十月二十日)
- 中国劳动者可怜的要求 (一九二〇年十月二十三日)
- 随感录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一日)
- 答郑贤宗(国家、政治、法律)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一日)
- 答柯庆施(劳动专政)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一日)
- 《共产党》月刊短言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七日)
- 此时劳动运动的宗旨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在欢迎(送)蔡孑民出国宴会上致词(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晚)
- 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 (一九二〇年十二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二〇年十二月一日)
- 欢迎新军人 (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
- 陈独秀君之教育计划——先办广东大学(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
- 新教育是什么? (一九二一年一月三日)
- 答冯菊坡先生的信 (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一日)
- 社会主义批评——在广州公立法政学校演讲(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五日)
- 教育与社会——在广东省教育会的演讲(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日)
- 在工业学校演说词——工学生与劳动运动(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 如何才是正当的人生——在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讲演会演讲(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 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在广东女界联合会演说(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 理发工会成立会演说辞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日)
- 讨论社会实际问题底引言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运动与妇女运动 (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 我的妇女解放观 (一九二一年三月八日)
- 随感录 (一九二一年五月一日)
- 随感录 (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
- 答皆平(广东——科学思想) (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
- 告劳动 (一九二一年六月七日)
- 随感录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
- 答张崧年(英法共产党——中国改造)(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
- 讨论无政府主义 (一九二一年八月一日)
- 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 (一九二一年八月一日)
- 太平洋会议与太平洋弱小民族 (一九二一年九月一日)
- 欢迎上海各业工会代表团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七日)
- 再欢迎上海各业工会代表团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 工人与军人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八日)
- 名实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关于建立与发展党团工会组织及宣传工作等(一九二一年十一月)
- 工人们勿忘了马克思底教训 (一九二二年二月九日)
- “宁波水手” (一九二二年二月十日)
- 平民教育 (一九二二年三月五日)
- 基督教与基督教会 (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五日)
- 致周作人、钱玄同诸君信 (一九二二年四月二日)
- 陈独秀致吴廷康的信——反对共产党及青年团加入国民党(一九二二年四月六日)
- 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妇女二方面的关系——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演讲(一九二二年四月十二日)
- 再致周作人先生信 (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 马克思学说 (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 告做劳动运动的人 (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 马克思的两大精神 (一九二二年五月五日)
- 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应取的态度 (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 对于非宗教同盟的怀疑及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警告 (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日)
-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 (一九二二年六月三十日)
- 答黄凌霜(无产阶级专政) (一九二二年七月一日)
- 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日)
- 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 (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
- 本报宣言——《向导》发刊词(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
- 答张东荪(联省自治与国家社会主义) (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七日)
- 造国论 (一九二二年九月二十日)
- 国民党是什么 (一九二二年九月二十日)
- 英国帝国主义者所谓退回威海卫! (一九二二年十月四日)
- 请看国际帝国主义怎样宰制中东路 (一九二二年十月四日)
- 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
- 离间中俄感情之宣传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 丧尽利权之鲁案协定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 革命与反革命 (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八日)
- 反动政局与各党派 (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八日)
- 反动政局下两个要案 (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 最低问题 (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 评蔡校长宣言 (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 教育界能不问政治吗? (一九二三年一月三十一日)
- 论暗杀暴动及不合作 (一九二三年一月三十一日)
- 中国之大患———职业兵与职业议员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
- 再论不合作主义答北京《晨报》记者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
- 统一的国民运动 (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 怎么打倒军阀 (一九二三年四月十八日)
- 沈鸿英叛乱与政学会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 对等会议与孙曹携手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 海军态度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 外交问题与学生运动 (一九二三年五月二日)
- 陈家军及北洋派支配下之粤军团结 (一九二三年五月九日)
- 杨森果为统一而战吗? (一九二三年五月九日)
- 华洋人血肉价值的贵贱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 国民党与交通安福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 吴佩孚爪牙阎锡山第二——杨森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 闽赣局势之新发展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 段派之活动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 临城掳案中之中国现象 (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 国会议员宣布张阁罪状与曹吴态度 (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 帝国主义的列强与军阀 (一九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 黎元洪与曹张 (一九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 社会之历史的进化——在广东高师的讲演(一九二三年五月)
- 在京汉路被难工友追悼会上演说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日)
- 呜呼!外国政府下之商埠同盟! (一九二三年六月六日)
- 中国土匪也来了! (一九二三年六月六日)
- 美国不是外国?冯玉祥不是军阀? (一九二三年六月六日)
- 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
- 儿戏之北京政府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 告上海纳税华人会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 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在广东高师的讲演(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 中国农民问题 (一九二三年七月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三年七月一日)
- 给萨法罗夫的信 (一九二三年七月一日)
- 北京政变与国民党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 北京政变与学生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 北京政变与军人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 北京政变与孙曹携手说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 我们要何种势力管理中国?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八日)
- 欢迎《民治》周刊 (一九二三年八月一日)
- 答李子芬 (“乡村共产主义运动”) (一九二三年八月一日)
- 粤局与革命运动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九日)
- 护路提案与美日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九日)
- 章炳麟与民国 (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
- 日本大灾与中国 (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
- 张作霖令驻京东省议员离京 (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
- 黎元洪南来 (一九二三年九月十六日)
- 东铁地亩问题 (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 曹锟贿选与中国前途 (一九二三年九月三十日)
- 贿选后国民所能取的态度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七日)
- 研究系与中国政治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七日)
- 临城案与侨日华工被杀案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七日)
- 青年们应该怎样做! (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日)
- 苏俄六周 (一九二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 《科学与人生观》序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 陈炯明与政局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外币与主权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恢复华人领港权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 答适之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九日)
- 赵恒惕陈炯明与联省自治派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 广东农民与湖南农民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 联省自治与新西南主义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 宪法与自治学院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 关税主权与资产阶级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广东战争之意义 (一九二四年一月九日)
- 内债与军阀 (一九二四年一月九日)
- 日本政友会之分裂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
- 国民党与共产主义者 (一九二四年)
- 一九二三年列强对华之回顾 (一九二四年二月一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二月一日)
- 列宁之死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日)
- 日本之政局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 北洋军阀三种新借款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 电报电话借款之秘密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 卷烟特税问题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 商界反对外人干涉中国内政第二声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意械事件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国民党之模范的改造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告合作社同志们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土耳其放逐教主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九日)
- 中国工人运动之转机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中俄会议之成败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工界最近之惨剧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评中俄协定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湖南废省宪运动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日)
- 评中俄协定草案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 上海租界三大问题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 太戈尔与东方文化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八日)
- 陈独秀文集(第三卷)
- 导淮问题与政治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 国民党左右派之真意义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 评太戈尔在杭州、上海的演说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 丧权辱国之无线电密约 (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 投降条件下之中国教育权 (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 上海租界工部局能在华界行使职权吗?(一九二四年五月七日)
- 欢迎广州上海两学生会 (一九二四年五月七日)
- 工界厄运重重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 汉口之党狱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 世界的反动政象之转机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 答张君劢及梁任公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 杨德甫等冤杀与国民党 (一九二四年六月四日)
- 中俄协定签字后之蒙古问题 (一九二四年六月四日)
- 外人对于商标之无理要求 (一九二四年六月四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六月四日)
- 德国对华赔款问题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 无政府工团主义与黑暗势力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 上海丝厂女工大罢工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 国民党与劳动运动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 智利领判权与中国主权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日)
- 法西斯党与中国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日)
- 美国侵略中国之又一形式———三K党(一九二四年七月二日)
- 外人私运军火与中国治安 (一九二四年七月九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七月九日)
- 给维经斯基的信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三日)
- 收回教育权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六日)
- 新银团与中国 (一九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 帝国主义者援助军阀之又一证据 (一九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 沙面罢工与民族主义者 (一九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 再论外人私运军火与中国治安 (一九二四年八月六日)
- 日本在华侵略之新计划 (一九二四年八月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八月六日)
- 欧战十周年纪念之感想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三日)
- 反革命的广东商团军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之最近表现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 江浙战争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 寸铁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 (一九二四年九月三日)
- 给维经斯基的信 (一九二四年九月七日)
- 我们的回答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七日)
- 告在教会学校读书的中国学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 西南团结与国民革命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 国民党的一个根本问题 (一九二四年十月一日)
- 辛亥革命与国民党 (一九二四年十月八日)
- 给共产国际远东部的信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日)
- 这是右派的行动吗,还是反革命?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五日)
- 北京政变与中国人民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 肃清内部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 俄罗斯十月革命与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七日)
- 国民党的政治态度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 国民会议及其预备会议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 孙段合作与国民党之运命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 国民会议促成会与中国政局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 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 国民会议声中之民选省长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国民会议与商人贵族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我们对于造谣中伤者之答辩 (一九二五年一月七日)
- 列宁与中国———列宁逝世周年纪念日告中国民众(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 我们应如何对付善后会议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 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中工人的力量 (一九二五年二月七日)
- 大家应该开始懂得善后会议的价值了!(一九二五年二月十四日)
- 一封给章行严的信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四日)
- 愚弄国民的国民会议条例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 被压迫者的自由与赤化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 帝国主义者及其工具对付中国国民运动之总策略(一九二五年三月七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三月七日)
- 悼孙中山先生!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 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第2号报告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日)
- 评中山先生死后之各方面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 统一与分立 (一九二五年四月五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四月五日)
- 亡国的上海!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 列宁主义与中国民族运动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 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通告第三十号——关于加强对国民党工作(一九二五年五月五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五月十日)
- “反唐”与国民革命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 上海大屠杀与中国民族自由运动 (一九二五年六月六日)
- 日本纱厂工潮中之观察 (一九二五年六月六日)
- 此次争斗的性质和我们应取的方法(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日)
- 我们如何应付此次运动的新局面 (一九二五年七月二日)
- 广州战争之意义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八月十日)
- 此次运动中之帝国主义与军阀 (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 军阀及资产阶级在上海民众运动中之影响(一九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 我们如何继续反帝国主义的争斗? (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 给戴季陶的一封信 (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 本报三年来革命政策之概观 (一九二五年九月七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九月十一日)
- 我们对于关税问题的意见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 今年双十节中之广州政府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二日)
- 反奉运动与法统问题 (一九二五年十月三十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十月三十日)
- 十月革命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七日)
- 中国民族运动中之资产阶级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什么是国民党左右派?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日)
- 寸铁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 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 反赤运动与中国民族运动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七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 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 (一九二六年四月三日)
- 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 (一九二六年四月三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四月三日)
- 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军阀?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 国民军与北方政局 (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 国民党右派大会 (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 第二次和第三次劳动大会之间的中国劳动运动(一九二六年五月一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五月一日)
- 最近政局之观察 (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
- 我们要认清敌与友 (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
- 南方形势与国民党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 宪法与贿选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 英国大罢工与东方民族运动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 直奉冲突之迫近与各方应取的态度 (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 孙传芳最近的主张 (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之民族主义是不是国家主义?(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 打破“民族的巴士的狱” (一九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 世界革命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 (一九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 对于上海五卅纪念运动之感想 (一九二六年六月一日)
- 给蒋介石的一封信 (一九二六年六月四日)
- 红枪会与中国的农民暴动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 奉直对峙的混沌政局 (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 革命的上海 (一九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 论国民政府之北伐 (一九二六年七月七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七月七日)
- 帝国主义者最近在上海之暴行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 答张人杰、符琇、黄世见、冥飞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三日)
- 我们现在为什么争斗?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 帝国主义者对待中国人之态度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
- 我们现在怎样争斗?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二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二日)
- 独秀同志给各级党部的信———对于扩大党的组织的提议(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七日)
- 对于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希望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九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九日)
- 同志关于K.M.T.问题报告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四日)
- 对于国民军再起的希望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四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四日)
- 十月革命与东方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 革命与武力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寸铁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孙传芳败后之东南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 政治报告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特别会议)
- 各国承认国民政府问题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一日)
- 谁杀了谁?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 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中之中国革命运动(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 英国帝国主义最近对中国进攻政策(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 谁践踏了谁?——斥麦克唐纳尔(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 陈独秀文集(第四卷)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 革命与民众 (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 “二七”纪念日敬告铁路工友 (一九二七年二月七日)
- 赤的运动与中国外交 (一九二七年二月七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二月七日)
- 无产阶级与民族运动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 张作霖宣言之解剖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 我们目前的奋斗 (一九二七年三月六日)
- 国民党党内纠纷与中国革命 (一九二七年三月六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三月六日)
- 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中之悲愤(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 评蒋介石三月七日之演讲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八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八日)
- 国共两党领袖联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一九二七年四月四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
- 答沈滨祈、朱近赤 (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 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关于政局的公开的信(一九二七年六月四日)
- 蒋介石反动与中国革命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一日)
- 湖南政变与讨蒋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 在土地委员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二七年六月)
- 中国国民党的危险及其出路 (一九二七年七月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七月八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七日)
- 独秀同志来信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二月十三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五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 寸铁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一月二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二月六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三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日)
- 寸铁 (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 致中共中央常委同志信——对中东路问题的意见(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 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信 (一九二九年八月五日)
- 复中共中央的信 (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一日)
- 致中共中央的信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日)
- 致中共中央的信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 告全党同志书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
- 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 答国际的信 (一九三〇年二月十七日)
- 我们在现阶段政治斗争的策略问题 (一九三〇年三月一日)
- 关于所谓“红军”问题 (一九三〇年四月十三日)
- 十月革命与“不断革命论”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日)
- 答列尔士同志 (一九三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 国际路线与中国党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日)
- 对于统一运动的意见 (一九三一年二月)
- 中国将来的革命发展前途 (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五日)
- 抗日救国与赤化 (一九三一年十月一日)
- 此次抗日救国运动的康庄大路 (一九三一年十月二日)
- 两个路线———答民杰及小陈两同志(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 被压迫国的无产阶级应不应领导爱国运动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发刊词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五日)
- 论对日宣战与排货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五日)
- 时局已到了转弯点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 “一二一七”与“三一八”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 “一二一七”与改组派及国家主义派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 谈谈“越轨行动”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 中国民众应该怎样救国即自救 (一九三二年一月六日)
- 由反日到反国民党 (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七日)
- 一个紧急的政治问题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日)
- 我们要怎样的民主政治? (一九三二年四月十六日)
- 论国民会议口号 (一九三二年九月一日)
- 谁能救中国?怎样救中国?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 辩诉状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日)
- 上诉状 (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
- 再抗辩书 (一九三三年七月七日)
- 中国的一日 (一九三六年九月)
- 致《申报》馆编辑部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 孔子与中国 (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
- 从第一双十到第廿六双十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日)
- 抗日战争之意义———十月六日在武昌华中大学讲演(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 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到胜利——(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五日在汉口青年会讲演(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五日)
- 打倒消极先生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
- “言和即为汉奸!”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
- 实庵自传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十二月一日)
- 怎样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 我对于鲁迅之认识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怎样才能够发动民众——十一月在武大讲演(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准备战败后的对日抗战 (一九三八年一月)
- 抗战到底 (一九三八年一月)
- 为自由而战——在武昌艺专讲演(一九三八年一月)
- 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在汉口市立女中讲演(一九三八年一月)
- 抗战中的党派问题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九日)
- 抗战中应有的纲领 (一九三八年二月)
- 从国际形势观察中国抗战前途 (一九三八年三月五日)
- 致《新华日报》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日)
- 各党派应如何巩固团结?———答《抗战行动旬报》征集抗战集体意见问题之一(一九三八年四月)
- 抗战与建国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 “五四”运动时代过去了吗?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 我们断然有救 (一九三八年六月五日)
- 国民党究竟决心采用哪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一九三八年六月十日)
- 抗战中川军之责任———七月十四日在中央广播电台讲演(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四日)
- 民族野心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六日)
- 论游击队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 说老实话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 敬告侨胞———为暹逻《华侨日报》作(一九三八年八月一日)
- 告反对资本主义的人们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
- 我们为什么而战? (一九三八年八月八日)
- 资本主义在中国——在重庆民生公司讲演(一九三八年八月)
- “八一三” (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五日)
- 告日本社会主义者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 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 抗战一年 (一九三八年八月)
- 我们为什么反对法西斯特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
- 致托洛斯基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三日)
- 给西流等的信 (一九四〇年三月二日、四月二十四日)
- 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作于四川江津(一九四〇年三月二十四日)
- 给连根的信 (一九四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 给西流的信 (一九四〇年九月)
- 我的根本意见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致S和H的信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
- 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日)
- 再论世界大势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
- 被压迫民族之前途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三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