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司法制度研究著作,揭示司法官僚现象,提出创新改革方向。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日本司法制度的学术著作。译者朱芒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日本最高法院事务总局负责全国法官的人事和预算等司法行政工作,其内部的官员被称为“司法官僚”,他们属于具有法官身份的行政官。本书揭示了他们具有怎样的经历,如何管理法官,以及由此导致司法不能回应民众需求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超越司法官僚支配”的改革方向,全书视角新颖、资料翔实,是一部可作“他山之石”的佳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亚新、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季卫东为本书中文版撰写了推荐语。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日本司法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 一、 消极的日本司法
  • (一)源于一项经历
  • (二)法院究竟应该坚守什么
  • (三)极其纯真的判断
  • (四)根据《公职选举法》的判断
  • (五)应对媒体报道与社会关注
  • 二、 所谓法官是些怎样的人
  • (一)不见身影的法官
  • (二)被控制的法官
  • (三)本书的结构
  • 第一章 现在为什么要讨论司法官僚问题
  • 一、 “改革的时代”中启动的司法改革
  • (一)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的设置
  • (二)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的委员构成
  • (三)司法制度改革的理念与“成果”
  • (四)未成焦点的司法行政改革
  • 二、 战后司法改革实现的事项
  • (一)围绕《宪法》第六章的盟军最高司令部与日本
  • (二)交涉的争议要点
  • (三)法院制度与法官的任命权
  • (四)法官会议与事务局
  • (五)助理判事制度的导入
  • (六)预算权的“独立”
  • (七)事务总局“支配”的潜在性
  • 三、 最高法院事务总局是什么机构
  • (一)从最高法院事务局到事务总局
  • (二)事务总局的组织结构
  • (三)事务总局的功能
  • (四)审查室会议与事务总局会议
  • 四、 “司法官僚”—身着法袍的行政官
  • (一)“官僚司法”与“司法官僚”
  • (二)司法官僚究竟是谁
  • (三)“支配”法官会议的司法官僚机构
  • 第二章 司法官僚是怎样产生的
  • 一、 精英法官的诞生
  • (一)司法考试与职业法官的录用
  • (二)司法官僚后备人员的选拔
  • (三)职业法官之间的“身份制”
  • 二、 最高法院院长由谁担任
  • (一)作为司法机关代表的最高法院院长
  • (二)职业法官中产生的最高法院院长
  • (三)最高法院院长的职业经历
  • 三、 事务总长由谁担任
  • (一)司法行政的最高掌权者
  • (二)历任最高法院的法庭与事务总长
  • (三)从事务总长走向最高法院法官职位
  • (四)极早阶段就被任命为局付
  • (五)曾任司法行政的核心局局长
  • (六)限定空间中的初期精英培养
  • 四、 司法官僚人事中的共性与差异
  • (一)局长人事显现出的经历路径差异
  • (二)自课长职位起分岔的职业经历
  • (三)检察官与法务省讼务的工作
  • (四)作为司法官僚后备人员的局付
  • (五)作为司法行政官的调查官
  • 五、 精英法官的人事管理方式
  • (一)作为“登龙门”的东京地方法院助理判事
  • (二)官房系课长之任命决定着后续进路
  • (三)从官房系局长中任用事务总长
  • 第三章 司法官僚统治的实际状况
  • 一、 司法官僚机构影响涉及的范围与对象
  • (一)法院内部的行政
  • (二)高度的职业管理
  • (三)“离心力”与“向心力”
  • 二、 “任期10年”:最高法院事务总局的人事权
  • (一)动摇法官身份保障制度的案件不断发生
  • (二)任期10年的“固定化”与人事行政功能的强化
  • (三)人事评价制度的起步
  • 三、 法官评价的制度与实况
  • (一)任命、调动等外形规则
  • (二)截至1998年的人事评价书
  • (三)评价信息的源头
  • (四)人事评价制度的“改革”
  • (五)“新”人事评价制度与相关争议点
  • (六)大山临盆……
  • 四、 法官任命制度
  • (一)下级法院法官提名咨询委员会的设置
  • (二)法官提名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 (三)委员会的审查程序
  • (四)院际调动、晋升、薪酬和法官的独立
  • (五)院际调动和晋升的非定形性
  • (六)院际调动—“制裁”或是“奖励”的手段
  • (七)无规则的涨薪
  • 五、 对判决进行管理吗?
  • (一)具有冲击性的独家报道
  • (二)什么是法官会同会和法官协议会
  • (三)法官会同会和法官协议会对公害审判的影响
  • (四)对劳动案件的影响
  • (五)法官们的观点
  • (六)披着保密面纱的法官会同会和法官协议会
  • 第四章 法院如何改革
  • 一、 司法行政改革的核心—法官会议的复权
  • (一)众说纷纭
  • (二)法官会议的法律地位、结构以及对其的批评
  • (三)“忠实”于战后司法改革的最高法院见解
  • (四)在《逐条解说》与实际状况之间
  • 二、 法官人事体制的改革
  • (一)改革的基本点:分权体制
  • (二)以高等法院辖区为基础的法官人事管理制度
  • (三)地域法官人事咨询委员会的设置
  • (四)法官会议实施的法官人事评价
  • (五)法官薪酬改革
  • (六)给官僚制属性的指导和建议画句号的研究与研修
  • 三、 《法院信息公开法》的制定与市民参与
  • (一)落伍的司法信息公开法制
  • (二)遍布缺陷的《司法行政文件公开纲要》
  • (三)定义与责任不清晰的文件管理
  • (四)《法院信息公开法》与法院委员会的扩充
  • (五)《法院信息公开法》的要点
  • 四、 超越司法官僚支配
  • (一)事务总局与事务局的重组
  • (二)法院职员与法官会议
  • (三)法官的司法行政能力问题
  • 终章 市民的司法改革责任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