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0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代逸闻趣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讲解。
内容简介
《清学札记》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先生关于清代学术数十年的积累之作,按作者自序,其弱冠之后,专于清人纂述,而乾嘉诸老,又精擅笔札,是书从其毕生所积的五百余条中精选一百五十余条,内容涉及经学、考据学等诸多清中期学术著作及顾炎武、阎若璩、杭世骏、刘逢、戴震、钱大昕、惠栋等学者之学问、为人、处事、后世等诸多典故及考证、考评,亦有若干篇,由古而今,取古今一理之社会现象略作评点。文章短长不一,于学术价值颇有助益,内容广泛,读来惬意、饶有趣味,是难得一寻的清代学术札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一 实学
- 二 经学
- 三 汉学与宋学
- 四 师承与家法
- 五 务为其难与务求其是
- 六 《十三经》皆有传
- 七 《十三经》义疏繁冗生厌
- 八 段玉裁“二十一经”说
- 九 焦循“经学”一家说
- 一〇 阮元《皇清经解》之初衷与后来成书有别
- 一一 《周礼》难致太平
- 一二 汉儒“以经术饰吏事”非事实
- 一三 汉代诸帝与儒术之效
- 一四 学案体不始于黄宗羲
- 一五 文集编次之难
- 一六 戴名世、郑燮、李调元、刘声木之论撰著之自序与他序
- 一七 古人著述署名之谨慎与随意
- 一八 修志之难
- 一九 书成众手之弊
- 二〇 “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
- 二一 明清刻书之不同与今日之情势
- 二二 名声原由互相引重而起
- 二三 名人后裔多寂闇无名
- 二四 行文喜用生僻字之弊
- 二五 清高宗御制诗之富之滥
- 二六 汉人翰林多不愿习国书
- 二七 书斋以数字命名者
- 二八 《金石录》十卷人家
- 二九 顾炎武之目盲与流传之画像
- 三〇 画家之顾亭林与日知之顾亭林
- 三一 顾炎武之抗清与后人之论遗民
- 三二 顾炎武之连环套官司
- 三三 “归奇顾怪”
- 三四 顾炎武、阎若璩、杭世骏、刘逢禄诸人之谦抑
- 三五 顾炎武、戴震、余萧客、江藩诸人之绝嗣
- 三六 《亭林五书》与《高邮四种》
- 三七 全祖望述顾炎武、黄宗羲事多误
- 三八 张尔岐论求学次第
- 三九 阎若璩、朱筠、阮元之口吃
- 四〇 阎若璩、汪琬《丧服》之争
- 四一 “使功不如使过”之出典
- 四二 何焯之不擅时文
- 四三 李因笃、武亿、章学诚、汪苍霖与凌坤诸人之好斗
- 四四 东吴惠氏四世家学
- 四五 惠士奇罢官之真相
- 四六 红豆庄、红豆先生、红豆斋、红豆词与红豆词人
- 四七 惠栋之理想社会
- 四八 惠栋《后汉书补注》成书之不易
- 四九 惠栋妄改
- 五〇 江声论学术争鸣
- 五一 江永、戴震之不中科第
- 五二 戴震之尊礼江永
- 五三 段玉裁之尊礼戴震
- 五四 戴震、钱大昕之高下
- 五五 洪榜知戴氏《声类表》
- 五六 袁枚、纪昀之不能酒与刘权之、武亿之豪饮
- 五七 卢文弨为校书而生
- 五八 王杰之直道立朝
- 五九 钱大昕学有“九难”
- 六〇 “南钱北纪”
- 六一 王昶随清军征川西诸地名
- 六二 王鸣盛之所谓“滥用驿马”
- 六三 “凤洲四部”与“西庄四部”
- 六四 汪中之好骂与被骂
- 六五 汪中父子有遗传之心脏病
- 六六 汪中“六君子赞”、“七君子颂”与“通者十九人”说
- 六七 “谈天三友”
- 六八 焦循之讥刺隐士
- 六九 “南江北江”
- 七〇 洪亮吉、王念孙上时政疏
- 七一 凌廷堪论学术盛衰
- 七二 李慈铭好大言谩骂
- 七三 方东树《汉学商兑》诟詈过甚者失著述之体
- 七四 江藩之转益多师
- 七五 江藩之精于《文选》
- 七六 江藩鬻书
- 七七 江藩之鄙薄方苞
- 七八 江藩与袁枚之关系
- 七九 江藩与洪亮吉之交恶
- 八〇 江藩《汉学师承记》之误录程晋芳
- 八一 江藩隶事之多误
- 八二 江藩之排宋而尊汉
- 八三 江藩不信日本足利本《论语义疏》
- 八四 江藩未注清高宗《御制诗小注》
- 八五 江藩之喜收藏端砚
- 八六 江藩之卒年
- 八七 《河赋注》为江藩自注
- 八八 《汉学师承记》初刻初印本与后来各本有异
- 八九 《古书疑义举例》非抄自《经解入门》
- 九〇 集句诗与《汉学师承记》之体裁
- 九一 赵之谦《汉学师承续记》
- 九二 袁枚之讥刺考据学
- 九三 乾嘉考据学家不喜诸经唐宋人旧疏
- 九四 乾嘉考据学家多患目疾
- 九五 近视眼与近视镜
- 九六 乾嘉考据学家著书之先为长编
- 九七 乾嘉考据学家多不擅时文
- 九八 乾嘉考据学家多困顿以终
- 九九 乾嘉考据学家之事功之学
- 一〇〇 乾嘉时扬州学者年多不永
- 一〇一 纪昀主持四库全书馆之因
- 一〇二 纪昀与《四库全书》之纠误
- 一〇三 “四布衣”与“五徵君”
- 一〇四 《四库全书》所收编年类史著多依仿《通鉴》而成
- 一〇五 《四库全书》所收纪事本末体史著多为清人所纂
- 一〇六 《四库全书》杂史类多宋明人著述
- 一〇七 《四库全书》术数类书多出依托
- 一〇八 清廷禁顺治、雍正、乾隆帝著述
- 一〇九 《四库总目》于清帝多谀词
- 一一〇 《四库总目》于明帝多讥贬
- 一一一 《四库总目》之贬刺朱熹
- 一一二 《四库总目》持论过激有失著作之体
- 一一三 《四库总目》论召外族以息内祸之说与王夫之说暗合
- 一一四 《四库总目》论苏、黄后继无人
- 一一五 《梁书》、《陈书》、《北齐书》实为私撰
- 一一六 《四库总目》讥戴震论反切起源之不当
- 一一七 《四库总目》多采钱大昕之说
- 一一八 《四库总目》以《通鉴纲目》入“史评类”为无当
- 一一九 《四库总目》论《洪武圣政记》真伪之失考
- 一二〇 《四库总目》以《炎徼纪闻》一书而分隶两类
- 一二一 《四库总目》斥明人谈海运之书入存目
- 一二二 四库馆臣目中之世界与中国
- 一二三 孔孟只两家无父儿
- 一二四 官年实年
- 一二五 此时有子不如无
- 一二六 甘肃少人才之故
- 一二七 惧内
- 一二八 大型歌舞人组图案与文字
- 一二九 奥运牡丹与摧花之术
- 一三〇 道术治蛇伤及医病之法
- 一三一 高年应试与低龄应试
- 一三二 清代贡院之简陋
- 一三三 号舍用《千字文》排序
- 一三四 连中三元与祖孙状元、父子状元、兄弟状元
- 一三五 状元娶公主只存在于戏曲中
- 一三六 时文选家多不擅作时文
- 一三七 大题、小题及截搭题
- 一三八 夹带与关节
- 一三九 “白卷英雄”与“曳白”之种种
- 一四〇 塾师、教授与冷官
- 一四一 高考阅卷与阅卷纪事诗
- 一四二 文选楼
- 一四三 三江
- 一四四 明堂
- 一四五 小珰
- 一四六 啖
- 一四七 金扇与松花石砚
- 一四八 克什
- 一四九 紫团
- 一五〇 紫燕
- 重印版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联合天畅
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隶属北京联合出版社,是集出版与发行平台一起的一体化公司。(前身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已成立多年) 出版方面,公司已有包括未读、读创、天略、童立方等37家战略合作图书公司和图书工作室,年出版品种300种,发行码洋2亿。出版类别涉及社科、文艺、少儿、明星等。 社科类已经合作出版图书有科普类《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万物解释者》、《无言的宇宙》等; 家教育儿类有《正面管教》系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等; 文艺类有林清玄《从容的底气》、黄佟佟《不由分说爱上这世界》等; 明星类有戴军《该不该在一起》、李响《响聊聊创业》、丁克森《当你听到世界为你叫好的声音》; 少儿类有少儿绘本《晚安,月亮》、《杰瑞的冷静太空》、《好啦好啦》、《别说你快点快点》、《做自己,木朵》;少儿文学类有乐多多的《胡小闹》系列、《亨利王子》系列,儿童科普类有高新科技AR图书《艾布克的立体笔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