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6千字
字数
201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考察了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存在形态及其小说美学功能,探寻唐人小说的特殊人文意蕴。
内容简介
唐人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民俗意象,研究这些文化意象,无论对文学,还是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都颇有裨益。然而多年来小说研究极少涉及此领域。
熊明编著的《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将小说与民俗相结合,摭取唐人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意象,并对这些民俗意象进行细致梳理,分析这些民俗意象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这些民俗意象描写在小说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主题表达方面的功用及其审美价值,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阈。
在文本文献考订、历史源流梳理、文化解读与艺术阐释之外,考察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存在形态及其小说美学功能,探寻唐人小说的特殊人文意蕴,是一个全新的视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导论 唐人小说的生态图式
- 第一节 唐人小说的源起
- 一、传奇之名的确立
- 二、“源出于志怪”之缺失
- 三、汉魏六朝杂传之启导
- 四、唐人传奇之渊源图式
- 第二节 唐人小说的审美趣尚: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
- 一、沈既济与《任氏传》
- 二、理论内涵:小说的审美趣尚及其实现途径
- 三、理论价值:小说审美功能的强调
- 四、小说史意义:小说创作的自觉与成熟
- 第三节 唐人小说的艺术特征:史才、诗笔与议论
- 一、唐人小说之“史才”
- 二、唐人小说之“诗笔”
- 三、唐人小说之“议论”
- 第一章 唐人小说与婚恋俗尚
- 第一节 命定观念与红丝结褵
- 一、命定故事及其民间心理
- 二、月老传说与婚恋俗信
- 三、姻缘前定的艺术呈现
- 四、月老意象及命定观念的文化心态审视
- 第二节 非婚情恋与冶游之习
- 一、唐人小说中的士子与妓女情恋
- 二、唐人小说中的婚外情恋
- 三、冶游之习与风流薮泽
- 第三节 前世因缘与三生石
- 一、《圆观》与三生石
- 二、《圆观》故事渊源
- 三、三生石与因缘轮回观念
- 四、从前世因缘到前世姻缘
- 第四节 早夭与冥婚之俗
- 一、冥婚之俗的小说呈现
- 二、唐人小说冥婚故事的社会文化心理依托
- 三、冥婚仪式
- 第二章 唐人小说与游戏女神
- 第一节 女神形象的改构与游戏女神
- 一、妖娆的魔母
- 二、不贞的织女
- 三、卑下的上元夫人
- 四、游戏女神
- 第二节 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爱情幻想
- 一、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
- 二、唐人小说中的人鬼情恋
- 三、唐人小说中的人妖情恋
- 四、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士人的爱情幻想
- 第三节 庙寺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
- 一、庙寺意象在人神、人鬼、人妖情恋故事中的艺术呈现
- 二、庙寺意象的小说功能
- 三、庙寺意象的文化心理阐释
- 四、宫观、神仙窟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
- 第三章 唐人小说与节庆宴聚习俗
- 第一节 唐人节庆与节庆习尚
- 一、上元赏灯
- 二、中秋玩月
- 三、唐人小说中的节庆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 第二节 唐人宴聚与宴聚风尚
- 一、酒令
- 二、乐歌
- 三、唐人小说中的宴聚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 第三节 进士及第与曲江游宴
- 一、曲江的历史变迁
- 二、曲江与节日游宴
- 三、新科进士的曲江会
- 四、曲江会上的世态人情
- 第四章 唐人小说与龙及龙宫俗信
- 第一节 崇龙与祭龙祈雨
-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
- 二、龙的神性、困厄与物性
- 三、龙的施云致雨神格及其小说呈现
- 四、祭龙祈雨习俗的小说呈现
- 第二节 龙王、龙女与崇龙俗信
-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王与龙女
- 二、《传奇·萧旷》与崇龙俗信
- 第三节 龙宫与龙宫俗信
- 一、龙宫及其位置
- 二、传书范式及其渊源
- 三、龙宫之门与扣树俗信
- 四、龙宫与宝货
- 第五章 唐人小说与幽冥世界
- 第一节 鬼神观念与幽冥世界
- 一、鬼神观念
- 二、幽冥世界之社会结构
- 三、幽冥世界之职司
- 第二节 幽冥世界与人间社会
- 一、幽冥与人间的沟通
- 二、人间社会的镜像
- 三、唐人小说中的幽冥意象及其审美价值
- 第六章 唐人小说与游艺行旅
- 第一节 竹马之戏与飞行的竹马
- 一、飞行的竹马
- 二、飞行的扫帚及其他
- 三、竹枝之妙用
- 第二节 弈与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 一、弈技天授
- 二、作为神仙标志的对弈
- 三、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 第三节 客店、客店奇遇与宵话征异
- 一、客店奇事型
- 二、客店奇人型
- 三、客店奇情型
- 四、客店奇遇故事中客店场景的小说功能
- 五、客店奇遇故事与宵话征异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