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94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元代戏剧专家邓绍基从文学性角度对元代戏曲深度挖掘整理的重要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考论与综论两大部分。考论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半个多世纪校阅元剧的过程中,由文本出发所做的个案研究;综论部分则是在个案研究的积累中对元杂剧宏观的考量,涉及到诸如元杂剧的形成及繁荣的原因、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元杂剧版本探究等。全书资料翔实,考证严谨,深入细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与元杂剧(代前言)
-
考论
-
关汉卿的生平事迹
-
杨维桢的涉及“关卿”的一首宫词
-
关汉卿的戏曲创作
-
从《窦娥冤》的不同版本引出的几个问题
-
《鲁斋郎》杂剧校读记——兼谈作品写作年代和作者“由金入元”问题
-
略论《金线池》版本的异同
-
《望江亭》二题
-
杨显之《酷寒亭》的版本、作者和写作年代问题
-
从《潇湘夜雨》版本异同探讨“梢绝”和“曲尾”诸问题
-
白朴三题
-
李文蔚《燕青博鱼》两种明本之比较以及写作年代问题
-
关于马致远的生平
-
《汉宫秋》校读散记——兼谈【混江龙】曲的特殊性
-
《岳阳楼》版本异同及其他——兼谈杂剧作品尤侯韵部字渗入鱼模韵的问题
-
《任风子》校读记——兼谈它的故事来源和写作年代
-
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
-
纪君祥的年代与《赵氏孤儿》的内容
-
张国宾《薛仁贵衣锦还乡》的版本异同和写作年代问题
-
孟汉卿《魔合罗》校读漫记
-
说《货郎旦》
-
李好古《张生煮海》版本歧异及故事出处的探究
-
尚仲贤《气英布》校读散记
-
高文秀与东平府学
-
虞集与《十花仙》杂剧
-
综论
-
元杂剧的形成及繁荣的原因
-
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
-
元杂剧版本探究
-
元代曲坛的一场论争——周德清批评杨朝英和贯云石的历史公案
-
《元曲选》的历史命运
-
《元曲选》的编纂和刊刻时间
-
臧懋循笔削元剧斟议
-
王国维关于元杂剧“有悲剧在其中”说的历史意义
-
附录
-
元杂剧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评严敦易同志《论元杂剧》
-
《元杂剧史》序
-
喜见《全元戏曲》出版
-
关汉卿与元杂剧专题网站文稿
-
与青年朋友谈怎样读元曲
-
元杂剧研究的深化应从基础做起——访邓绍基先生
-
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情怀——记邓绍基先生的元杂剧研究
展开全部
何以不肖?何必传承?元剧湿地的创新|中国戏剧史读书笔记之七
若要用自然界的一种景观来形容中国戏剧传承脉络,怕是没有比 “湿地” 更贴切的。
的确,金院本、杂剧是元剧的直接来源,但是宋杂剧、诸宫调及南戏与金院本同时代,而南戏又与元剧同时代,如果一定要将元剧定为中国戏剧史的主流起源,南戏显然只能算是一支在明代才完全汇入元剧、形成明传奇戏剧的支流。
诸如主流支流的问题尚且如此,还没有算金院本之前的北宋杂剧、唐词、唐声诗和唐宋大曲……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历史成因,才给学者们留出了许多研究空间,我觉得,即使再用半个世纪可能依然不会得出一个 100% 公认中国戏剧传承发展主流。
正如我用 “湿地” 来做比喻一样,自唐至元代之间,宋金院本和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百戏涌入、涌出、反复互相借鉴、毫无传承谱系地移植…… 一直到中国重新恢复大一统,金国控制的隋唐京畿陕西重新回归统一的帝国版图,有了帝国唯一的政治文化中心,元剧才正式形成,如同无序的水网、澙湖汇入湿地形成平静水域。统一国家版图的继承,才是明传奇戏剧对元剧的主流传承动力。
以上观点,显然是我在这个阶段读完本书后所得,不枉几个月来我在中国戏剧史中消磨的时光。此前使我卡在这本书上的原因,是因为本书《考论》部分给我的观念是,元杂剧基本上是由少数天才剧作家凭空创造而来。
本书虽然看似繁杂,尤其是《考论》篇,不过如果单单把这看作是故事或知识点,读起来也很轻巧。《综论》篇的历史趣味更浓一些,不需要专业的元剧和古文学知识也能看懂,起码看完后可以当作向人炫耀的知识点。所以,书中具体内容我实在无法也没必要再罗列一遍。
更值得我笔记的,是我从书中联想到 “不肖” 和 “湿地” 这两个元剧特点。
我认同天才作者有开启一个大时代的特殊意义。不过,正如我在《唐代文学与佛教》一书中的收获,我认为作者与时代是相互驯化共生的关系,天才作者固然可以开启一代之文学,却也需要他们所处时代提供了相应的历史舞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从石头缝里碰出来的创意。尤其在我 “离开” 本书、去任中敏先生那里向唐戏弄唐大曲和敦煌曲子中找线索、去唐传奇里找元明戏曲剧本原型之后,再来看本书就有了 “元剧湿地” 结论。
联想到 “湿地”,当然与任中敏先生 “唐艺理论” 息息相关。在《教坊记笺订》中《唐代 “音乐文艺” 发凡》一篇中,任先生将这一理论体系划分为唐声诗、唐词、唐大曲、唐讲唱、唐戏弄五大类,在这五类之外又有羯鼓、乐府理论整理及敦煌曲辞考据,信息量大、任务繁重,仅仅是将几本主要专著通读一遍,已经耗尽我许多时间。消耗大量时间就得到一个结论 —— 唐末五代唐艺从宫廷生活散落进民间一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般,北宋陕西属于边疆国防重地、无心发展文艺使唐艺进一步本土化和乡土化,南宋陕西沦陷后金国百年经营的同时吸收了本土化和乡土化的唐艺残存,再由当时的文人结合创作扩展名了金院本、金杂剧,而落草关中平原的唐艺残存融入乡闾渐成民间戏曲,待到元剧定型时,除了曾融入金院本中不知强弱的一个分支之外,其他唐艺残存就基本永远地留在了关中乡野间,这些残存又搬演唐传奇宋话本和元剧融入自己定型的表演体系,最终演变成今天还在传唱的西安鼓乐、龟兹鼓乐、眉户、碗碗腔、老腔、秦腔等民间音乐和戏曲非遗。
如此来说,元剧算是唐艺的传承吗?
即使算,元剧也只能是唐艺的 “不肖子孙”。毕竟,元剧发育出故事性更强、结构性更完备的剧本,以及表现力更丰富、程式更富戏剧性的舞台语言。在这一层面来看,元剧没有向唐艺认祖归宗,合情合理。但是,构成元剧的散曲和套曲,曲牌名还大量沿用了唐大曲和宋词牌名,名称大体未变、却也已不见唐代意味和涵义,这该勉强算得上是传承。作这一番思考当然不在于使元剧成为唐艺的传承,这是王国维吴梅周贻白等一代宗师都没干成的事。
我恰恰认为,“元剧湿地” 这样的 “不肖子孙” 才是文化或文明传承的真谛。
无论唐艺在当时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属于它的时代都已经湮灭了,所谓 “滚滚长江东逝水” 就是这个意思。时代在进步,而世人记忆与情结不断,于是凭记忆和当下工具方法重现曾经的文化,这样 “不肖” 的传承就真地没有意义吗?或许应该换个问法,凭什么只有百分之百原版复刻的传承才能算 “有意义”?西安秦岭北麓那么多变形、走样、成为乡土民俗中必不可少场景、残存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民间戏曲,它们既是唐艺残存,更是独立的 “自己”。
就像元剧一样,无需言必称唐宋,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便是真正的 “当下”。元剧的演变和明清地方剧种的兴起,也是十里八乡老百姓对 “当下” 的选择。无论祖上多么显赫,在创新变形中发展出自身特色,比起吃老本更有意义。
要说吃老本,我想起九年前在西安探班吴天明导演拍摄《百鸟朝凤》后,去他北京家中聊起的一段记忆。他的原话我已记不太清,大意是,如果某一天唢呐养不活自己,就是它到 “该死” 的时候了,他拍下《百鸟朝凤》既是还一段情,也是真实地记录下陕北唢呐的处境。当时我没有对他提起另一部电影台湾电影《孤恋花》,在那部电影里有一段极其壮阔的唢呐配乐,我的想法是,“百鸟朝凤” 这样的曲子继续在改革开放够的农村演奏就是吃老本,没准,在乡间民俗中死亡的 “百鸟朝凤” 还会换另一个时空舞台重生。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