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兼具理论与实践、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法学教材,力图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浅显的文字说明,配以具体案例,对董事的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派生诉讼、征集投票代理权等国内的难点问题和制度空白作了清楚的讲解,对刺穿公司面纱的具体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有限责任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不同特点作了比较,诸如此类的内容在国内应该都是全新的。书中对公司财务的概括和讲解不但比国内同类书籍充实和具体,而且比美国的法学教材也要清晰系统得多。 所以我期望本书成为一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的公司法教材,也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将我国公司法的教学、研究和审判水平普遍地提高一个档次。

作为大学本科的公司法教材,本书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和案例让学生精读,而将其余内容当作课外泛读材料,不作硬性要求。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公司法学(上)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公司与公司法
  • 第一节 什么是公司
  • 一、公司简介
  • 二、定义讨论
  • 第二节 公司的起源
  • 第三节 公司的分类
  • 第四节 公司法概述
  • 一、公司法的定义
  • 二、公司法的内容
  • 三、公司法的性质和归类
  • 第二章 公司证券
  • 第一节 股票
  • 第二节 债券
  • 第三节 股票衍生物
  • 第三章 公司会计
  • 第一节 财会报表
  • 一、资产负债表
  • 二、损益表
  • 三、现金流量表
  • 第二节 赢利分析
  • 一、资产回报率
  • 二、普通股回报率
  • 三、普通股每股赢利
  • 四、总结
  • 第三节 风险分析
  • 一、短期风险
  • 二、长期风险
  • 三、总结
  • 第四章 公司资本研究
  • 第一节 取消最低资本限额
  • 第二节 不同资本制度的比较
  • 第三节 股东出资的形式
  • 一、法定出资形式
  • 二、对禁止的讨论
  • 第四节 出资不足的补足责任
  • 一、简单不足
  • 二、溢价发行中的不足
  • 三、不足价股份的转让后果
  • 第五节 资产评估中的问题
  • 第六节 资本结构中债与股的关系
  • 第七节 先买权与份额稀释
  • 第五章 设立公司
  • 第一节 企业形式的选择
  • 一、税收待遇比较
  • 二、有限责任比较
  • 三、转让自由比较
  • 四、设立费用与手续麻烦比较
  • 五、企业存续、筹资、利润分配等方面的便利比较
  • 第二节 设立公司的实体条件
  •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 二、注册资本
  • 三、制定公司章程
  • 四、有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
  • 五、有公司住所
  • 第三节 设立公司的具体手续
  • 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 二、申请设立公司
  • 第四节 成立公司的政策取向和其他问题
  • 第五节 发起人之间的协议
  • 第六节 股份的认购
  • 第七节 发起人对外签订的合同
  • 第八节 发起人与公司
  • 一、发起人对外签订的合同
  • 二、设立费用
  • 三、发起人自身对公司的投资
  • 第九节 事实公司与禁反公司
  • 第六章 有限责任与刺穿公司面纱
  • 第一节 有限责任的确立
  • 第二节 有限责任的优点
  • 第三节 有限责任的否定——刺穿公司面纱及其“3+1”标准
  • 一、刺穿公司面纱的三个必要条件
  • 二、刺穿公司面纱的两类案情
  • 第四节 合同案子中刺穿公司面纱
  • 第五节 企业整体责任规则
  • 第六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刺穿面纱案例
  • 第七节 倒刺穿
  • 第八节 刺穿面纱的特殊情形:股东债权降级——深石规则
  • 第九节 刺穿公司面纱的利与弊讨论
  • 第七章 经营范围
  • 第一节 经营范围和权力限制
  • 一、经营范围紧箍咒
  • 二、隐含权力与明文限制
  • 第二节 英美经验借鉴——公司的目的和权力
  • 第三节 概念小议——经营范围、能力、目的和权力
  • 第四节 公司的行为能力与侵权犯罪能力
  • 第八章 公司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权的分配
  • 第一节 法定代表人
  • 第二节 董事会
  • 一、组成
  • 二、权限
  • 三、开会做决议
  • 四、通知和会议有效人数
  • 五、召集和主持
  • 六、会议记录
  • 七、董事会委员会
  • 第三节 监事会
  • 一、组成
  • 二、召集和开会
  • 三、权限
  • 第四节 股东会
  • 一、权限
  • 二、开会
  • 三、召集
  • 四、通知
  • 五、有效数
  • 六、投票
  • 第五节 机构之间的权力冲突
  • 第九章 我国公司实践中的股权纠纷
  • 第一节 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
  • 第二节 冒名、代签、代理
  • 第三节 多种多样的股权纠纷
  • 第四节 公司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股权归属的影响
  • 第十章 股东查阅权
  • 第一节 中国查阅权案例研究
  • 第二节 美国查阅权案例比较
  • 第十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 第一节 公司内部的压迫和排挤
  • 第二节 股东协议
  • 第三节 制度设计与纠纷控制
  • 一、股东关系的设计
  • 二、僵局的化解
  • 三、限制股份转让
  • 第十二章 上市公司的特点
  • 第一节 公开义务
  •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哲学
  • 二、证券的特殊性
  • 三、强制公开
  • 第二节 投票代理与股东民主
  • 第三节 要约收购
  • 第四节 经营管理中的其他特点
  • 一、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与赢利中心
  • 二、公司总部和CEO
  • 三、高管报酬
  • 四、上市公司中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者关系
  • 五、机构投资者
  • 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增强
  • 参考文献
  • 公司法学(下)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十三章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 第一节 公司合并
  • 一、简单合并
  • 二、换股
  • 三、股份换资产
  • 四、三角合并
  • 五、合并之后的财会处理
  • 六、税收政策
  • 七、合并中异议股东权利的保护
  • 八、上市公司中的评估权
  • 九、对债权人的保护
  • 十、国内合并案例赏析
  • 第二节 公司分立
  • 一、公司分立简介
  • 二、国内分立案例赏析
  • 第十四章 董事和公司高管的注意义务
  • 第一节 注意义务概述
  • 第二节 监督义务
  • 第三节 知情义务
  • 第四节 注意义务在中国
  • 第十五章 董事和公司高管的忠诚义务
  • 第一节 自我交易
  • 第二节 公司机会
  • 第三节 董事和公司高管的报酬
  • 第四节 同业竞争
  • 第十六章 控股股东的信托义务
  • 第一节 自我交易
  • 第二节 合并
  • 一、合并程序探究
  • 二、公平标准的适用
  • 三、简易合并
  • 四、目的、价格、救济及其他
  • 第三节 出售控股板块
  • 一、控制权的价值及其合法性标准
  • 二、出售控股板块时的信托义务
  • 第十七章 股东派生诉讼
  • 第一节 派生诉讼的鉴别
  • 第二节 政策考虑
  • 第三节 起诉资格
  • 一、原告的代表能力
  • 二、股东与债权人
  • 三、持股数量和费用保证金
  • 四、同时所有权
  • 五、持续持有
  • 第四节 公司内部程序——诉前请求和特别诉讼委员会
  • 一、诉前请求
  • 二、特别诉讼委员会
  • 三、《美国商事公司法范本》的办法
  • 第五节 和解
  • 第六节 律师
  • 一、原告律师费
  • 二、集体诉讼中原告律师的选择
  • 三、被告律师的角色——能否双重代理
  • 第七节 被告费用的报销和保险
  • 一、报销
  • 二、保险
  • 第八节 我国对派生诉讼的规定
  • 第十八章 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 第一节 争夺投票代理权
  • 一、规则和概述
  • 二、诉讼
  • 三、费用
  • 第二节 要约收购
  • 一、概述
  • 二、相关法律规定
  • 三、交售要约词汇
  • 四、诉讼
  • 第三节 目标经理层的防御
  • 一、经典案例
  • 二、防御措施小议
  • 第四节 当公司需要出售时
  • 第五节 关于交售要约的政策讨论
  • 一、股价
  • 二、股市效率
  • 三、赢利能力研究
  • 四、其他证据
  • 五、进一步的中性评论
  • 第十九章 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 第一节 解散
  • 一、按章程规定解散
  • 二、股东决议解散
  • 三、僵局解散
  • 第二节 清算
  • 一、不清算的责任
  • 二、不通知债权人的责任
  • 三、特殊清算案例鉴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