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首次就两宋对五代十国的历史记忆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就两宋对五代十国历史的诠释与记忆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研究,对这一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关于这段历史记忆的诠释与构建、共识与歧见、演变与趋向,及其与政治现实和思想走向的互动、对王朝命运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动态的研究与细致的解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空间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著述及特点
  • 第一节 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著述
  • 第二节 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著述的特点
  • 第二章 宋初三朝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 第一节 宋初三朝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特点
  • 第二节 宋初三朝对五代十国历史地位的认识
  • 第三节 宋初三朝政治高层对五代十国经验教训的汲取
  • 一 宋朝政治运作的理性化与文明化
  • 二 强干弱枝——对武人的防范
  • 三 提倡文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四 传位观念的变化
  • 五 对后妃、宗室、外戚、宦官、伶人的防范
  • 第四节 宋初三朝史学领域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
  • 一 官方对五代史的研究及特点——以《旧五代史》为中心
  • 二 关于五代史的私著——以《五代史阙文》为中心
  • 三 北宋初期对十国史的研究及特点
  • 第三章 北宋中后期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 第一节 北宋中后期对五代十国历史地位的认识与研究特点
  • 一 北宋中后期对五代十国历史地位的认识
  • 二 北宋中后期五代十国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欧阳修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
  • 一 贯注以尊王为核心的《春秋》精神,奖忠义,倡孝道
  • 二 总体否定五代,紧扣住五代的时代特点,注重与现实政治相结合
  • 三 欧阳修的华夷观
  • 四 侧重从人事的角度分析五代十国史
  • 五 欧阳修的十国史研究
  • 第三节 司马光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
  • 一 贯注《春秋》精神,倡尊王,重孝道,重视礼义伦常
  • 二 重人事,排佛老,揭露符谶祥瑞、灾异等迷信
  • 三 关于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问题
  • 四 注重收录体现与影响五代政治进程的事件,关注治国之理
  • 五 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五代十国的历史面貌,但对五代呈总体否定态度
  • 六 司马光的十国史研究
  • 第四章 南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 第一节 南宋对五代十国历史地位的认识
  • 第二节 李焘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
  • 一 忽视与贬低五代十国,人物刻画较为负面与脸谱化
  • 二 突出宋朝的英明与仁义道德
  • 第三节 陆游对南唐史的研究
  • 一 南唐地位的上升
  • 二 总结治国经验教训,为南宋提供借鉴
  • 三 褒奖忠义,抨击奸佞
  • 四 排斥佛道,不信谶纬,揭露术士之妄
  • 第五章 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两宋时期关于“黄袍加身”的研究
  • 第二节 两宋时期关于冯道的研究
  • 一 北宋初期的冯道形象
  • 二 北宋中后期关于冯道的争议
  • 三 南宋对冯道的负面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古代典籍
  • 今人论著
  • 今人论文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