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0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媒介与司法问题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媒介和司法的几个问题入手,论述了关涉媒介行为的司法审判、媒介行为与司法行为的互动关系、媒介行为与司法价值、媒介行为的立法规制、媒介行为的司法解决、媒介主体与法官的素养等,是论述媒介的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事实关系
- 二、理想关系
- 三、在理想与事实之间
- 第一章 媒介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媒介何以存在
- 一、技术的推动
- 二、知识的表达
- 三、权力的声音
- 第二节 媒介的性能
- 一、让人说话的品性
- 二、公开的桌面
- 三、民主的手段
- 第三节 媒介的民间化
- 一、多元化的社会表达
- 二、让生活更加真实
- 三、自由的愿望及其满足
- 第二章 司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司法的性能
- 一、解决纠纷
- 二、传递正义符号
- 三、适用法律与创造法律
- 第二节 司法认同
- 一、何以需要司法认同
- 二、如何取得司法认同
- 三、公开的路径
- 四、司法为民与司法认同
- 第三节 孤独的法官
- 一、法官何以需要孤独
- 二、怎样的孤独
- 三、孤独是一种力量
- 第三章 媒介行为引发的官司
- 第一节 媒介行为的一般分析
- 一、何为媒介行为
- 二、媒介行为的构成要素
- 三、媒介行为的意义
- 第二节 媒介、普通人与司法审判
- 一、媒介与普通人的官司
- 二、媒介与普通人之间的权利冲突
- 三、媒介与普通人官司的司法裁判
- 第三节 媒介、公众人物与司法审判
- 一、媒介与公众人物的官司
- 二、媒介与公众人物官司中的权利冲突
- 三、媒介与公众人物官司的司法裁判
- 第四章 媒介行为对司法的影响
- 第一节 面向民众的媒介与司法
- 一、面向民众的媒介
- 二、面向民众的司法
- 三、媒介与司法:让百姓了解更多
- 第二节 媒介与司法的互动需求
- 一、媒介与司法互动的产生
- 二、媒介监督司法
- 三、司法需要媒介
- 第三节 媒介行为的合理化
- 一、媒介的司法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二、未被法院起诉的媒介
- 三、媒介与司法之间的合理性限度
- 误挂挡位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媒介与司法价值的关系
- 第一节 媒介与司法独立
- 一、什么是司法独立
- 二、媒介干预司法独立的表现
- 三、消除媒介对司法独立的干预
- 第二节 媒介与司法公正
- 一、何为司法公正
- 二、媒介是否干预了司法公正
- 三、为了司法公正,媒介要做些什么
- 第三节 媒介与司法民主
- 一、民主的解读
- 二、司法是否需要民主
- 三、媒介的民主与司法审判
- 第六章 媒介行为的规制
- 第一节 新闻自由与法律限制
- 一、自由主义的意蕴
- 二、新闻传播:自由与限制之间
- 三、新闻自由的法律调整
- 第二节 媒介法的几点思考
- 一、媒介法的宪法基础
- 二、媒介法的规范对象
- 三、媒介法“度”的原则
- 第三节 对媒介与司法关系的规制问题
- 一、原则性问题
- 二、过度规制的问题
- 三、媒介行为的自由与限制
- 第四节 立法的局限性与司法的能动性
- 一、立法的局限性
- 二、媒介案件的具体性与司法的能动性
- 三、司法能动性的限度
- 第七章 媒介主体的素养与法官的素养
- 第一节 人类认识和行动的前提
- 一、固有的认识结构
- 二、主体结构的分类
- 三、主体结构对行动的价值
- 第二节 媒介主体的素养
- 一、认识素养
- 二、实践素养
- 三、道德素养
- 第三节 法官的素养
- 一、知识素养
- 二、实践素养
- 三、道德素养
- 余论 走向自主的媒介与司法
- 一、走向自主性的媒介
- 二、走向自主性的司法
- 三、媒介与司法之间
- 附录
- The Madrid Principl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
- Introduction
- Preamble
- The Basic Principle
- Scope of the Basic Principle
- Restrictions
- 关于媒体与司法独立之间关系的马德里原则
- 介绍
- 导言
- 基本原则
- 基本原则的范围
- 限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
- 第五章 民事权利
- 第六章 民事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节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著作权
- 第三章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 第四章 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 第五章 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 第六章 附则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
- 第三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规范
- 第四章 监督管理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 第六章 附则
-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 Sweden-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ct(Extracts)
- Chapter 1 On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 Chapter 7 On Offenses Against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