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高分纪录片《寻味东莞》同名授权图书,东莞不仅负责“制造”世界,也负责“制造”美味。

内容简介

本书为导演、美食家陈晓卿及团队纪录片《寻味东莞》同名授权书籍。

本书内容是在纪录片解说词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拓展,覆盖东莞大部分镇街美食与人文故事,包括当地有历史渊源的美食、店铺,及纪录片调研或拍摄过但未能收入片中的段落。并在部分食材、菜肴相关文章后附上可操作菜谱及伴手礼推荐,以及当地店铺推荐和店铺照片,增强与读者互动性与实用性。

从整体来看,本书不仅能够原味重现纪录片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纪录片外增加了更多延伸和扩展,能够给读者带来意外惊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哪里不是美食天堂?
  • 1 被老天眷顾的城市
  • 壹 一座被水“喂大”的城市
  • 最早的“原住民”
  • 海上生家园
  • 东莞有米香
  • 蔗基鱼塘里的美味
  • 时间留在东莞的味道
  • 香飘四季的山区
  • 客家传承的风味
  • 贰 人来人往的精彩
  • TVB和香港茶餐厅
  • 台湾风情街
  • 便利店之都
  • 奶茶社交和年轻人的口味
  • 2 得天独厚
  • 壹 东莞早晨
  • 一粥一粉,东莞人的早餐本命
  • 爱吃的人都见过早6点东莞大包出炉的模样
  • 当东莞人说喝早茶的时候,他们在吃这些
  • 贰 端午的龙舟和粽子
  • 扒龙舟那天吃什么?
  • 东莞五彩缤纷的粽子
  • 在东莞,你随时都可以吃到粽子
  • 叁 东莞的水果世界
  • 在东莞,你可以吃到各种荔枝
  • 荔枝最正确的开吃方法
  • 盛夏的东莞是水果乐园
  • 肆 万江隐蔽的秘密
  • 万江新村和腐竹的不解情缘
  • 笛声中的腐皮豆浆
  • 除了腐竹,新村其他的美味记忆
  • 下坝坊,江夜生活初体验
  • 肥婆菜馆里,吃懂东莞人的务实、真诚
  • 伍 和东坑阴菜一起努力的日子
  • 年轻人,你们对阴菜的力量一无所知
  • 陆 东莞的腊味
  • 传统:白沙油鸭
  • 滋味:白沙油鸭入馔
  • 工艺:腊肠
  • 式微:金银润
  • 传承:短腊肠
  • 新派:腊肠创新
  • 柒 东莞人过节的独特滋味
  • 一年之计,始于过年
  • 清明的“野餐会”
  • 冬至大过年
  • 3 山水相逢
  • 壹 开渔后的虎门
  • 东莞虎门,老天爷赏饭吃的海鲜宝地
  • 麻虾之外,庞大的海鲜秘境
  • 虎门蟹饼,让人魂牵梦绕的家乡味
  • 一家29年老店,传承传统疍家味道
  • 世代与海洋打交道,“海上吉卜赛人”
  • 贰 大岭山烧鹅
  • 20世纪70~90年代:大岭山工业腾飞与烧鹅街的雏形
  • 千禧年后:大放异彩的烧鹅街与烧鹅美味之谜
  • 大岭山还有什么值得吃?
  • 叁 麻涌的香蕉
  • 记忆里的香蕉滋味
  • 麻涌人的香蕉人生
  • 漳澎蕉农的田园生活
  • 肆 水乡消夜
  • 冼沙鱼丸,藏着水乡人对鱼的依恋
  • 河鲜配碳水,是水乡人的饮食日常
  • 鱼包与鱼丝面:把水乡饮食的精细演绎到极致
  • 伍 石龙因“码头”而繁华
  • 一炮而火的豆皮鸡
  • 糖柚皮、中山路和百年前的喧闹
  • 咸姜水、兴龙路和20世纪80年代的繁华
  • 今天的石龙
  • 4 欢宴流转
  • 壹 客家人:东莞最早的移民
  • 一方水土一方鹅
  • 入乡随甜
  • 基因里的客家密码
  • 贰 东莞的台湾人和“台湾街”
  • 厚街镇“台湾街”,藏着东莞和台湾商人的二三事
  • “就好像来到台北一样”
  • 为什么是东莞?为什么是厚街镇?
  • 新故事上演
  • 叁 年轻东莞人的口味生活
  • 一份深夜的牛杂
  • 实惠的棉记糖水
  • 玩具厂旁的连锁粥粉店
  • 翠华记港式云吞
  • 肆 一碗人间烟火,看一座城市的海纳百川
  • 巷子里的深夜排骨饭,踱步等一回
  • 东莞有家烧鹅濑粉店,24小时营业
  • 胜利南路上的异地风味,吃了解乡愁
  • 伍 东莞,一座日益国际化的餐饮城市
  • 老莞菜,新面貌
  • “我要做东莞最好的国际餐厅”
  • “莞式美学”正在生根发芽
  • 附录 值得带回家的东莞滋味
  • 食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