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依据中国哲学元理逻辑体系的天、地、人和合生生道体,中国哲学可以生发为七大原理:元亨利贞论、体用一源论、理一分殊论、能所相资论、不离不杂论、内圣外王论、融突和合论。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的七大原理(元理)是特定时空环境内在世哲学家通过思维、思想所构建的,其哲学理论思维是那个时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社会、人生关系的自我体认的升华;是反思人与自然、社会、人生互相关系,超越一般性的诠释而构建的概念、范畴的逻辑;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人生的价值、理想、审美地再反思。

这是在哲学家理论思维所把握的那个时代的精神,也即哲学的时代精神。中国哲学是在“继往圣之绝学”哲学理论思维成就基础上,在世哲学家在其理论思维方式引导下地再反思、再体认,以赋予价值理想、伦理道德、审美旨趣、终极关切新生面、新创造、新品格、新气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一、 天人与主客
  • 二、 中国哲学界说
  • 三、 道为核心话题
  • 四、 忧思出哲学
  • 五、 道体的思维方式
  • 第一章 中国的哲学
  • 一、 爱智之旅
  • 二、 哲学的对象
  • 三、 哲学的架构
  • 四、 哲学的元理
  • 五、 哲学的特性
  • 第二章 元亨利贞
  • 一、 元亨利贞解
  • 二、 和实生物
  • 三、 聚散气化
  • 四、 相生相克
  • 第三章 体用一源论
  • 一、 体用一源释
  • 二、 至微与至著
  • 三、 立心与立命
  • 四、 形而上与形而下
  • 五、 中西体用
  • 第四章 理一分殊论
  • 一、 理一分殊解
  • 二、 共相与殊相
  • 三、 在与非在
  • 四、 辨名与穷理
  • 第五章 能所相资论
  • 一、 能所相资解
  • 二、 主体与客体
  • 三、 认知与实践
  • 四、 概念与实在
  • 第六章 不离不杂论
  • 一、 不离不杂解
  • 二、 运动的形态
  • 三、 质量的互变
  • 四、 社会的理势
  • 五、 原则与灵活
  • 第七章 内圣外王论
  • 一、 内圣外王说
  • 二、 各正性命
  • 三、 尽心知性
  • 四、 性情中和
  • 五、 霸王道杂
  • 第八章 融突和合论
  • 一、 融突和合解
  • 二、 和合的源流
  • 三、 道义与功利
  • 四、 伦理价值的取向
  • 五、 道德理性与欲望
  • 六、 道德评价的褒贬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