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各类软件组织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过程改进人员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所需的知识,本书也可以作为高校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的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从事软件工程教学、咨询和研究的一个总结,它从软件产品开发的“软”“易变”“非线性增长复杂度”“创新”等特点入手,系统讨论了软件工程自身的特殊性,清楚揭示了我们遵循几十年的借鉴传统行业开发模式的方法不能高效匹配软件开发,导致软件工程成为低效工程领域的原因。本书系统探讨了从瀑布模式到敏捷模式转型的成功实践,在特定企业环境下让敏捷在组织、团队、项目中落地,并使其价值最大化,摆脱常见的“形似神不似”的敏捷实施。本书关于CMMI和敏捷开发模式结合的内容对国内众多的CMMI企业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二者的互补性使其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企业能更好地提升其开发过程的能力。如何将新一代精益开发的原则、实践移植到软件开发中的内容是本书另一个亮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对本书的赞誉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前言
  • 第一部分 神形兼备的敏捷开发模式
  • 第1章 从“先知后行”到“知行合一”——从传统开发模式到敏捷开发模式
  • 1.1 重新审视项目成功的标准
  • 1.2 重新审视瀑布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开发方法
  • 1.3 复杂软件项目的共性:需求的不确定及技术的不确定
  • 1.4 从“先知后行”到“知行合一”
  • 两个团队的故事
  • 第2章 敏捷开发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
  • 2.1 经常被错误解读的敏捷宣言及敏捷原则
  • 2.2 敏捷开发架构与Scrum:调整中增量开发
  • 2.3 Scrum是一个实现敏捷价值及原则的开发管理架构
  • 一个团队的两个故事
  • 第3章 形神兼具——实现敏捷的核心价值
  • 3.1 形似神不似的Scrum实施
  • 3.2 使用Scrum的艺术
  • 3.3 极限编程是Scrum最好的伙伴
  • 3.4 引入Scrum等敏捷方法是一场需要勇气的变革
  • 3.5 变革之路:从瀑布模式到敏捷模式的转化
  • 两个团队的故事
  • 第二部分 建立以Scrum为框架的软件开发管理体系
  • 第4章 布好自己的局——确定Scrum中的角色、文档和活动
  • 4.1 敏捷转型的布局规划
  • 4.2 建立自己的敏捷过程
  • 4.3 确定Scrum的角色
  • 4.4 敏捷过程对文档的要求
  • 4.5 建立一个成熟的Scrum过程
  • 4.6 敏捷工具
  • 两个敏捷角色的故事
  • 第5章 迭代管理亦有道——执行Scrum项目管理
  • 5.1 应对变化的敏捷计划:波浪式的版本规划
  • 5.2 Scrum迭代中的管理:频繁反馈,及时调整
  • 5.3 建立、维护你的敏捷岛
  • 5.4 Scrum中的风险管理
  • 两个团队的故事
  • 第6章 把握好敏捷的度——敏捷工程及质量控制实践
  • 6.1 再议技术债务
  • 6.2 敏捷中的需求开发及管理
  • 6.3 敏捷中的设计和开发
  • 6.4 敏捷中的测试
  • 6.5 健康迭代比速度更重要
  • 两个团队的故事
  • 第三部分 CMMI框架下的敏捷实施
  • 第7章 盲人摸象——关于敏捷和CMMI的错误偏见
  • 7.1 来自两个阵营的偏见
  • 7.2 CMMI的核心和价值
  • 7.3 CMMI+敏捷:解决软件开发问题之匙
  • 7.4 来自敏捷宣言起草者及CMMI作者的最新声音
  • 敏捷和CMMI的故事
  • 第8章 建立敏捷的保护网——CMMI架构下的敏捷实施
  • 8.1 从使用角度看CMMI
  • 8.2 完善Scrum实现CMMI项目管理的要求
  • 8.3 用敏捷实践实现CMMI工程活动的要求
  • 8.4 用敏捷手段实现CMMI支持活动的要求
  • 8.5 敏捷环境下实现CMMI过程管理的要求
  • 8.6 敏捷环境下实现CMMI高成熟度的要求
  • 8.7 敏捷环境下的CMMI评估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 敏捷环境下的两个CMMI实施和评估故事
  • 第四部分 新一代精益软件工程
  • 第9章 敏捷不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的银弹
  • 9.1 再议软件过程的特殊性
  • 9.2 敏捷的局限及挑战
  • 9.3 有效软件开发借鉴之源及应具备的特点
  • 第10章 软件开发的新模式——新一代精益软件工程
  • 10.1 初级软件精益开发模式:看板方法
  • 10.2 精益软件开发框架
  • 10.3 用经济指标指导软件开发
  • 10.4 用基本队列理论、统计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
  • 10.5 两个关键关注点
  • 10.6 精益管理控制实践
  • 10.7 实践出真知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敏捷开发就是将系统的事情重复做,快速做

    这本书不是最经典的敏捷开发书籍,但是看过之后,也能保证你收获满满。这本书比较偏重于敏捷开发的时间落地,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也在践行敏捷开发,就会有比较大的共鸣。比如,我结合自己所在团队所做的敏捷开发实践,与书中的 Scrum,就可以完整的对应起来。比如两周一个上线版本(敏捷开发的快速迭代周期),每两周计划新版本的故事点(在一个公共 wiki 上),结束之后复盘(例会),产品经理负责对齐具体需求和排期等。这些都符合 Scrum 敏捷开发的特点。敏捷开发的核心,不在于使用某种软件技巧,而在于一种管理和做事的理念。因此,敏捷开发中的团队成员非常重要。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猪与鸡的对话。鸡和猪说:伙计,咱们一起合伙开个餐厅吧。猪说:那我们卖什么呢?鸡说:卖火腿和鸡蛋吧。猪说:那不行,我是全身投入(有了猪才有火腿),而你只是参与了一下而已(鸡蛋可以天天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敏捷开发团队中,要区分出哪些角色是猪,哪些角色是鸡。要给猪足够多的话语权。敏捷团队成员主要包括三个类型:1. 产品经理 2. 过程经理 3. 敏捷开发成员践行敏捷开发的过程,最好与极限编程结合起来。极限编程的理念特别简单,就是一件事情如果好的话,就把它做到极致。比如,代码审查有好处,做到极限就是结对编程。如果做设计好,就让开发人员天天做,这就是重构。如果做测试好,就总去做测试,这就是单元测试。以上关于敏捷开发的细节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说完了,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一点:团队领导必须要全力支持敏捷开发,否则很难落地,会成为烂尾工程。另外,尽可能让团队成员都变成 T 字型人才,这样可以减少敏捷开发团队的波动。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从事软件工程教学、咨询和研究的一个总结,它从软件产品开发的 “软”“易变”“非线性增长复杂度”“创新” 等特点入手,系统讨论了软件工程自身的特殊性,清楚揭示了我们遵循几十年的借鉴传统行业开发模式的方法不能高效匹配软件开发,导致软件工程成为低效工程领域的原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