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3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完善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预警体系、干预手段、控制方法及治理政策等相关公共政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下,以社会计算为理论和方法基础,一方面对大规模网络数据的获取测量以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实现,另一方面对互动关系作用下个体与群体行为的结构演化和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将个体与群体行为置于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的具体社会情境下,利用实际调研数据,对社会群体进行系统仿真、演化模拟、实验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基于社会计算的集群行为研究总体框架
- 一 理论研究
- 二 方法研究
- 三 应用研究
- 第三节 本书的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集群行为一般理论和研究
- 一 价值累加理论
- 二 政治过程理论
- 三 资源动员理论
- 四 社会感染理论
- 五 社会聚合理论
- 六 突生规范理论
- 七 社会认同理论
- 第二节 社会计算理论与方法
- 一 面向公共安全的社会计算
- 二 计算实验与社会计算
- 三 复杂适应系统
- 四 社群结构特征与社群结构探测算法
- 五 结构平衡
- 六 网络演化分析
- 第三节 集群行为与社会计算
- 一 我国集群行为的一般研究
- 二 社会计算中的集群行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群行为核心研究要点
- 第一节 特定社会情境下的集群行为特征识别
- 一 事件分类
- 二 行为特征
- 三 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网络指标与结构
- 一 指标研究
- 二 静态结构分析
- 三 动态演化分析
- 第三节 个体与群体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演化分析
- 一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二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性事件化过程研究
- 第四节 人群聚集的解释思路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
- 第一节 实证数据收集
- 一 调查地基本情况
- 二 样本抽样方法
- 三 问卷设计
- 四 调查过程
- 第二节 农民工整体网络数据收集
- 第三节 计算机生成网络数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工集群行为现状
- 第一节 以群体性事件为表征的农民工集群行为
- 第二节 农民工集群行为总体特征
- 第三节 农民工集群行为的时空维度差异
- 一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群体分化背景
- 二 农民工集群行为的区域差异
- 三 农民工集群行为的代际差异
- 四 农民工集群行为高风险群体识别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平衡与集群行为
- 第一节 结构平衡的概念
- 第二节 结构平衡的检验与测度
- 第三节 潜在边的结构平衡及其变换
- 第四节 全符号网络的结构平衡及其变换
- 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结构平衡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群结构与集群行为
- 第一节 社群结构特征的概念与测度
- 第二节 集群行为中的社群结构特征
- 第三节 社群结构的探测方法
- 第四节 集群行为的结构聚集过程
- 一 社会归类与个体相似度阈值
- 二 社会比较与结构环境阈值
- 三 集群行为结构聚集模型规则描述
- 四 结构聚集模型的仿真实验
- 五 WS小世界网络结构聚集的一般规律
- 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社群结构与结构聚集仿真
- 一 农民工群体的经典社群结构
- 二 农民工群体的重叠社群结构特征
- 三 重叠身份农民工属性特征识别
- 四 农民工网络的结构聚集演化仿真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基于系统仿真的农民工集群行为控制
- 第一节 基于竞争阈值模型的集群行为控制
- 第二节 网络结构优化与行为扩散控制
- 第三节 基于逆平衡优化的集群行为控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与贡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主要贡献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农民工群体集群行为的一般过程与治理依据
- 二 宏观层面的结构治理策略
- 三 微观层面的行为防治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1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数据收集系统
- 附录2 深圳市农业转移人口调查问卷
- 附录3 整体网络拓扑结构图
- 附录4 名词索引
- 本书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