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多方面论证了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中国宪法秩序的变迁、法律意识形态的重构、人民主权与依宪执政、单一制下的地方自治、财税民主、司法审查、人权与公共福利等七个方面论证了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论
  • 什么是宪法精神?
  • 怎样弘扬宪法精神?
  • 如何通过宪法精神寻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 以什么方式迎接依宪执政的新时代?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宪法秩序的变迁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宪法修改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围绕财产权的法理、现实问题以及制度举措
  • 第三节 1999年修正案之后的宪法结构
  • 第四节 私产入宪后的社会公正问题
  • 第五节 社会基本共识的重建
  • 第六节 网络社会的组合最优化与宪法设计
  • 一、省察我们所处的时代
  • 二、宪法、交涉泛化以及权力的人称性
  • 三、扬弃休克疗法与渐进主义的深层改革
  • 四、作为多元格局调节器的法律制度
  • 第二章 法律价值观的解释性转换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法律意识形态的谱系分析
  • 一、正统化机制的理性设计
  • 二、基于全面信托契约的无限政府构想
  • 三、双重结构“两步走”的有限政府构想
  • 四、国家与个人的对峙与秩序内在化问题
  • 五、人民主权和法治国家的“公意”悖论
  • 六、互惠、共同性以及历史传统的意义
  • 七、有节制的自由与宪法的世袭原理
  • 八、在个人权与共同体之间的思想定位
  • 第三节 共和国家观的三元结构
  • 一、与实质性价值相关的各种三分法
  • 二、三种法理并存和竞合及体制表现
  • 第四节 历史唯物论对法律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意义
  • 一、作为权利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 二、法治中国的价值三分法与沟通程序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宪法议题
  • 第一节 单一制:“标配”学说及其反思
  • 第二节 分权及其两面性
  • 一、分权的含义与类型
  • 二、分权的(经济)价值
  • 三、分权的潜在弊端
  • 第三节 落实“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议题
  • 第四章 依宪执政的关键:税收法定原则
  • 第一节 导言
  • 第二节 税收法定:税收法治的主要形式
  • 一、税收法定的功能与现实诉求
  • 二、税率法定的法治意义
  • 三、税收立宪与税收法定主义入宪
  • 第三节 量能(平等)负担:税收法治的实质内容
  • 一、量能负担与税收公平
  • 二、量能负担与人性尊严的维护
  • 三、量能负担与税收法定的关系
  • 第四节 纳税人权利保护:税收法治的灵魂
  • 一、税收法治之“良法”是“纳税人之法”
  • 二、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审视与完善
  • 三、建立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
  • 第五章 宪法实施的监督:司法审查制度
  • 第一节 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选项
  • 第二节 中国推动违宪审查的思想与实践
  • 一、引言
  • 二、违宪审查在中国的条件和经验
  • 三、权力关系网中的互动过程
  • 四、对违宪的判断标准与政策性选择
  • 第三节 违宪审查制度化的路径选择——以日本经验为例
  • 一、强化法院的地位和作用
  • 二、建立奥地利式宪法法院的提案
  • 三、奇特的有限司法审查方案
  • 四、接受美国式司法审查的制度设计
  • 五、结论:向欧陆模式回归
  • 第四节 附录:法国宪法委员会的设计及其司法化
  • 一、从旧制度到第三共和:在卢梭的阴影下
  • 二、从“宪法委员会”到“宪法咨议会”:第四共和与第五共和宪政体制的对冲
  • 三、从1970年代改革到2008年修宪:宪法咨议会职能的再转变
  • 四、法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启示
  • 第六章 依宪治国语境中的人权与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导言
  • 第二节 公民权利的宪法定位
  • 一、作为身份的公民权
  • 二、作为财产权的公民权:社会福利的宪法基础
  • 三、公民权的契约维度
  • 四、公共信托:实现复合型公民权的操作机制
  • 五、小结
  • 第三节 基本权利保障的第一步:平等公民权之确立
  • 第四节 基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之保障:以言论自由为例
  • 第五节 第三代人权在我国的发展:环境权
  • 一、从社会契约到社会信任
  • 二、代际正义的问题
  • 结语
  • 第七章 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法律体系的内在张力与整合机制
  • 第二节 宪法设计应该重新认识应然与协调
  • 第三节 宪法与民主问责以及个人安全保障
  • 一、税制与财政在宪法秩序中的重要意义
  • 二、现代法治原则与行政裁量
  • 三、宪法秩序与个人安全保障
  • 四、依宪执政与立法制度改革
  • 五、司法体制改革正蓄势待发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