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5千字
字数
202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种滚滚向前的狂野书写,书写鲜活立体的城市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出埃及记》《大榆树》《字幕》《危机》《纽约最后一个政客》等九个故事:
心理治疗小组的病人凌晨两点打来电话,请心理医生帮自己雇一个“假女友”;
年轻的情侣本来只想偷些零钱,车主的意外现身却让一场偷盗变成了劫持;
字幕组里,隔着网络互生暧昧的组员,乐此不疲地玩着角色扮演,谁知,真实的世界里,交集也即将发生;
赴美冻卵的中年女性与赴美产子的孕妇在飞机上相遇,空难突袭,她死死护住大肚子的她,飞机降落,新生命也要随之落地……
在这些跨文化、跨地域又国际范儿十足的“酷”小说里,神奇的际遇、立体的人物、清晰的思想内核,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酣畅淋漓,同时,通过这些故事,作为文学“新人类”的作者周婉京,也完成了她特色十足的表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大榆树
-
出埃及记
-
字幕
-
SILENCE
-
危机
-
福利
-
朋友
-
星星
-
纽约最后一个政客
展开全部
周婉京:坚持把“人”作为写作核心
对于周婉京而言,“取出疯石” 这一书名并非用于修辞、叙事或人物塑造,而是隐含着更加沉重的现实意义。 早在 15 世纪,“取出疯石” 的主题就出现在许多画家笔下。其中,在超现实主义画家博斯的画布上,教士取出的不是石头,而是郁金香。如此别出心裁的创意也让周婉京心头一震:“取出郁金香,比取出石头更有力量”。 患有 “疯症” 的病人是如何思考的?“疯石” 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如郁金香般,不可见的、消失的石头?从数百年前的画作中,周婉京感受到 “现实正在变体”,也看见了 “现实” 的痛。 “我要从‘现实’中取出一点什么,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方案。” 带着这样的想法,周婉京写出了《取出疯石》。她写现实,但不落于俗套,而是用精妙的巧合、新奇的结局,让这部书乘着超现实的列车滚滚向前。 城市边缘的 “异物”,藏着普通人的人生百态 字幕组、福利姬、假画、深柜、冻卵…… 在《取出疯石》里,九个不同的故事在纽约的土地上缓缓展开,一直延伸到城市的边角处。 2020 年年初,周婉京在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当她进到哲学系的教室,发现自己是唯一的非白人、非男性时,就意识到 “必须要在这间房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到周末,她总会坐上巴士,到纽约拜访艺术家朋友们。由于没钱,很多朋友从曼哈顿搬向更远的地方。这让周婉京想到了 “翠贝卡”—— 它离画廊群居的 SOHO 很近,却占据了全纽约最贵的地段。几十年前,还有一些艺术家住在这里。 一个念头从她心中萌生:“我要写一些生活在翠贝卡,又住不起房子的年轻人的故事。” 住不起房子的年轻人,生活在城市的 “犄角旮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女孩要打扮成 “福利姬”,在网上售卖自己的性感写真才能生存下去。从《纽约最后一个政客》《福利》《星星》等故事里,读者能够捕捉到这些 “小人物” 的人生百态。他们在努力融入纽约,却又被种种困难阻挡在纽约的边缘。 书中,“边缘” 一词不同程度地描绘了中国移民在纽约的处境。心理治疗小组的病人、偷盗的小夫妇、不会讲英文的中国妈妈、赴美冻卵的中年女性、制造假画的画家…… 他们时常摇摆、漂泊,夹在各个群体中间,却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正如读者留言中的一句:“故事虽然发生在纽约,但他们像是住在我们的隔壁”。除了人物,周婉京也在故事话题上不断尝试。抛开过去常写的普世话题,她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流量、网暴、直播带货、MCN 等。经过两年的尝试,《取出疯石》这样一部相对稳定和成熟的作品被打磨而成,于生活的幽微之处,迸发出光怪陆离的城市故事。 多重身份标签,碰撞成文章里的多元惊喜 “青年作家” 的标签之外,周婉京还有着 “艺术评论人”“北大博士”“高校老师” 等多重身份。丰富的生活经历,让她的创作风格走向新奇与多元。 漫步于大洋彼岸的艺术圈,周婉京的所见所闻也映射进她的作品中。《Silence》《朋友》《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聊到了艺术、电影;《星星》提到周婉京自己喜欢的诗人;《危机》中登机去美国的环节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我不认为这些人物是我,可他们身上也都有我。” 诗人西川认为,《取出疯石》是一本 “中国人跨大洋、跨文化书写” 的小说。海外生活经历带给周婉京独特的文化视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它们沿着笔尖落到纸上,又在一群 “非典型” 的主人公身上呈现出来。 就像主妇的生活中必然有老公和孩子,在 “典型” 的生活里,通常存在着一套稳定的参照物。《取出疯石》中人物的参照体系摇摆不定,有时是自己,有时又有他人一闪而过。亲身观察与思考后,周婉京在书中描绘出了他们 “徘徊于几种生活之间的错位感”。 翻过海外访学这一页,走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台,周婉京接触到许多青春洋溢的学生们,不一样的灵感也随之迸发。“年轻人对虚拟现实有种本能的亲切。” 她感慨说。周婉京发现,获取知识的媒介不同,也让年轻人形成了独有的 “新” 视野,这些都被她融进了书中。《取出疯石》里,有多篇涉及年轻人如何生存、如何看待虚拟与现实的话题。像《字幕》中提到 ——“在字幕组这个圈子里,成员的真实身份都属于机密。他可以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一个来自皇后区的家庭主妇,或者一条会听英文会写中文的狗。” 在故事的最后,现实与虚拟生活的边界合二为一。孤独中的坚持,打磨出鲜明的写作风格
从艺术评论人到作家,读者依旧能从文字中窥见周婉京身上属于艺术家的随性。她不会设计情节或控制人物走向,故事中的 “巧合” 和 “转折” 不为特意推动情节发展,而是要 “考验其中的人物”。始料未及中,情节随着人物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从一张床垫开始,发展成了一部公路片。 与自然延展的情节相呼应,周婉京的写作老练、利落,少有议论与发散。她写都市,但文中却没有典型的都市剧情;她写许多 “边缘人”,但个人又好像无关紧要;她写爱情,但爱情只作为牵引故事的线索…… 这样一种 “周婉京式” 风格,给《取出疯石》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虽然新颖的文风让周婉京收获了 “文学新人类” 的评价,但她本人却不甚在意。她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天才型选手,写作与其说是寻找灵感,不如看作拼凑生活的碎片。她每天只写几百字,但日日都写,一停下笔,周婉京就觉得自己 “像花草晒不到太阳一样,软塌塌的”。 在《大榆树》中,周婉京借角色之口,用 “重力” 来比喻自己对于写作的执着。“作家和学者,这两个职业都赚不着钱。” 周婉京笑称,“我习惯了坐冷板凳,而且这类反馈并不会影响到我的写作。”“持续输出的前提一定是持续输入。” 秉持着这一观点,周婉京一直通过阅读进行 “知识堆肥”,结合每天的写作训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语言。在她看来,写作像一门手艺,要到一定量才知道什么是 “好”,什么是 “不够好”。未来的写作计划里,无论长篇或短篇,虚构或非虚构,周婉京说,自己仍会坚持把 “人” 作为写作核心。
如何成为开启内心对话的一次旅行
这本书从拿到到读完用了两个多礼拜的时间,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它给我的感觉。有些篇章很像夏天的橘子汽水,喝完了很畅爽。有的小故事看完了心里却怅然若失,很不是滋味。在全书的 9 个不长不短的小故事里面,没有一篇是真正以《取出疯石》命名的。但几乎每一篇都在向我们提问,如何在现实的危机和困难之下,继续佯装自己还很正常。所以有的时候,读这本书竟然能有一种乱世迷生之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今年的经济不好,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没了工作,逐个逐个去安慰他们,安慰到最后发现那个最需要安慰的人其实是自己。原来我这么久以来,一直没有好好对待自己。这本书的治愈性来源于它能开启读者与内心深处自己的一次对话。看了这本书,我就像是参加了故事开篇的那种 “集体治疗”,也像是在《危机》当中飞机上共患难的旅客,好像找到了某种特别强烈的共鸣。觉得现实世界,没那么灰了。再说一下最受好评的《出埃及记》这一篇,看完了就觉得确实跟着读者走了一趟 95 号公路,在路的尽头放着一张白白净净的 89 号床垫。那种被人托住的温暖和美好在故事结尾再度出现,读下去,好好活着,而且活下去。
伤心时要听这首歌——这首疯石之歌
首先坦诚地讲,这本短篇小说集是我随意撞见的,买这本书原本只是被书名吸引。听起来有点像那种不靠谱的外科医生,治疗风湿病患者,所以才要取出身体里的石头。后来翻开书开始读,才发现这是一本需要被认真对待的书(借用诗人西川的话)。作者的写法很奇特,也很跳跃,她可以从小乡村写到纽约,再写到广大的世界,而且她的节奏很持续、速度很快,几乎是裹挟着读者往前走的。我几次读,读到一半都要扣上书,说不出来的感触(但不是那种煽情的悲伤),舍不得继续往下读(怕再遇见直转而下的反转),就这样反反复复,读了小半个月,看完了这本书。这样的书,写中国人在外国的遭遇,非常不讨巧,因为大部分我这样的读者可能会一眼带过或者擦肩错过,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就停止了阅读。但事实上,这本书的神奇就在于它虽然背景设置在纽约,却好像写的是我身边邻居家的故事。《大榆树》里的老张,《字幕》里的约翰内斯堡,《星星》里的蒋故事,《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的萨拉,都跟我们离得没有想象远。最后想说说边界,我读到书的后半段才得知周婉京是个女孩子,90 后,北京一所大学的外语系老师。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轻女孩不断穿越在性别、政治、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的边界上,把自己的每一次跨界、每一次尝试都剖给读者看。那种诚挚似乎没有性别,也没有国界,透过中文指向了世界,或者至少是身体无法抵达的远方。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