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6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方位展现供应链风险,提供落地实操防控策略,理论与方法并行,教会你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简介
好的企业家是风险管理能手,好的管理者是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在危机面前,无人能够独善其身。供应链运营、供应链风险管控,无论是对于实体企业,还是对于互联网企业,在眼下显得极为重要。
本书从多个维度阐释供应链全流程中的各种风险,结合各行业内的真实案例,不但诠释了供应链风险是什么,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如何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还对供应链重点维度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且专业的剖析。
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在思维上对风险有正确的认知,在行动上能够有效与之抗衡,在供应链风险管控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什么是供应链风险管理
- 1.1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1.1.1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
- 1.1.2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 1.1.3 供应链管理的5大方向
- 1.1.4 供应链管理的4大对象
- 1.2 如何正确理解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
- 1.2.1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1.2.2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合作伙伴定位
- 1.2.3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内外部环境关系
- 1.2.4 供应链风险管理到底管什么
- 1.3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特点
- 1.3.1 隐藏性:信息不对称,善于伪装,不具备辨识度
- 1.3.2 随机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环节多
- 1.3.3 传导性:影响大,连锁反应强烈
- 1.3.4 牛鞭效应:风险在传导的过程中出现层层放大效应
- 1.3.5 动态复杂性:动态变化,复杂度高
- 1.3.6 负面性:绝大部分的风险都会让企业受创
- 1.4 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现状
- 1.4.1 供应链风险≠供应风险
- 1.4.2 流程的管控≠风险管控
- 1.4.3 缺乏未雨绸缪意识
- 1.4.4 在企业利益和风险管理上难以平衡
- 1.4.5 以消极的心态对抗风险
- 1.4.6 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 1.5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1.5.1 供应链风险管理关系企业存亡
- 1.5.2 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及分析
- 第2章 供应链风险的常见分类与管理策略
- 2.1 供应链风险分类:以内外部环境区分
- 2.1.1 供应及交付风险
- 2.1.2 供应链网络风险
- 2.1.3 质量安全风险
- 2.1.4 运营风险
- 2.1.5 财务风险
- 2.1.6 技术风险
- 2.1.7 市场变化风险
- 2.1.8 行业周期风险
- 2.1.9 政策风险
- 2.1.10 法律风险
- 2.1.11 意外灾祸风险
- 2.1.12 环境污染风险
- 2.1.13 文化差异风险
- 2.1.14 道德风险
- 2.2 供应链风险分类:以上下游关系区分
- 2.2.1 供应商端的风险
- 2.2.2 客户端的风险
- 2.3 不同供应链模式及风险管理的差异
- 2.3.1 供应链模式的常见分类
- 2.3.2 不同供应链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差异
- 2.3.3 供应链模式的其他常见分类及风险管理差异
- 2.4 不同企业对风险感知度的差异分析
- 2.4.1 风险爱好型企业
- 2.4.2 风险厌恶型企业
- 2.4.3 风险中性型企业
- 2.5 不同类型产品及其风险管理的差异
- 2.5.1 生产性采购品风险管理
- 2.5.2 非生产性采购品风险管理
- 2.6 供应链风险管控的策略
- 2.6.1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管控策略
- 2.6.2 供应链风险管控的策略方向
- 2.6.3 供应链风险管控的原则
- 第3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组织的搭建及流程设计
- 3.1 供应链风险管理组织的搭建
- 3.1.1 如何搭建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组织
- 3.1.2 供应链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 3.2 供应链风险管理组织的职责
- 3.2.1 供应链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 3.2.2 供应链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各关联职能部门的职责
- 3.2.3 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务部门的职责
- 3.2.4 管理部门间的配合协调
- 3.3 供应链风险管理人员的技能素养要求
- 3.3.1 供应链风险管理人才
- 3.3.2 供应链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 3.4 流程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联性
- 3.5 企业重新架构供应链流程的风险管理
- 3.5.1 流程规划设计的目的和客户
- 3.5.2 重要流程是否端到端、全覆盖
- 3.5.3 重要流程是否设置关键控制点
- 3.5.4 风险控制边界设定是否合理
- 3.5.5 流程规划设计中部门职能的切分和协同是否合理
- 3.5.6 绩效指标设置是否与流程输出相关联
- 3.5.7 子流程的规划设置是否能够有效支撑主流程
- 3.6 成熟企业的流程优化与风险管理
- 3.6.1 流程执行的偏差度优化
- 3.6.2 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而优化流程
- 第4章 供应链风险的管控步骤
- 4.1 供应链的风险识别及原因剖析
- 4.1.1 供应链风险识别的9大方法
- 4.1.2 供应链风险的企业内部原因审视
- 4.2 供应商的风险识别及原因剖析
- 4.2.1 财务损益法
- 4.2.2 资源重要度分析法
- 4.2.3 供需依存度分析法
- 4.2.4 方法使用需要规避的问题
- 4.3 供应链风险评估
- 4.3.1 简要评估法
- 4.3.2 模型评估法
- 4.4 供应链风险管控的措施
- 4.4.1 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灵活的信息共享机制
- 4.4.2 规避外部环境的风险
- 4.4.3 加强供应链的弹性建设
- 4.4.4 如何提升供应链管理工作效率
- 4.4.5 内外审计的重要性
- 4.4.6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5章 供应商管理中的风险管控
- 5.1 采购策略准备中的风险管理
- 5.2 新供应商准备及准入的风险管理
- 5.2.1 新供应商准备的风险管理
- 5.2.2 供应商准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 5.3 供应商绩效考核的风险管理
- 5.3.1 供应商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
- 5.3.2 供应商绩效考核的意义
- 5.4 供应商整合与供应商变更的风险管理
- 5.4.1 供应商整合的风险管理
- 5.4.2 供应商变更的风险管理
- 5.5 供应商实地评审的风险管理
- 5.5.1 供应商实地评审的必要性
- 5.5.2 供应商实地评审的时机
- 5.5.3 供应商实地评审的工作程序
- 5.5.4 供应商实地评审的注意事项
- 附表1:供应商评审调查表(供应商填写)
- 附表2:供应商商务审计表(评审小组填写)
- 5.6 供应商关系的风险管理
- 5.6.1 深入了解,加强信息沟通
- 5.6.2 建立平等、尊重、互信的合作态度
- 5.6.3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5.6.4 营造供应商间的良性竞争
- 5.6.5 准备备用计划
- 5.6.6 建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奖惩机制
- 5.7 供应商成本的风险管理
- 5.7.1 企业成本管理的误区
- 5.7.2 如何应对企业成本管理的风险
- 5.8 招投标的风险管理
- 5.8.1 招投标过程中风险产生的原因
- 5.8.2 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分类
- 5.8.3 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 5.8.4 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 5.8.5 招投标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 第6章 质量风险管理
- 6.1 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 6.1.1 质量管理的含义
- 6.1.2 质量检验阶段
- 6.1.3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 6.1.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6.2 质量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性
- 6.2.1 什么是质量风险管理
- 6.2.2 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6.3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评价
- 6.3.1 质量风险的识别
- 6.3.2 质量风险的分析评价
- 6.4 质量风险的管控
- 6.4.1 人员技能建设
- 6.4.2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 6.4.3 重视质量策划
- 6.4.4 过程质量管控
- 6.4.5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 6.4.6 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建设和对客户质量需求的聚焦
- 6.4.7 六西格玛管理
- 第7章 技术研发中的风险管理
- 7.1 技术风险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 7.1.1 什么是技术风险
- 7.1.2 影响技术风险的因素
- 7.2 技术风险的分类
- 7.2.1 以常见的技术风险影响因素特征分类
- 7.2.2 以新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分类
- 7.3 技术风险的5大特点
- 7.3.1 主观性和客观性
- 7.3.2 不确定性
- 7.3.3 影响程度的模糊性
- 7.3.4 过程性
- 7.3.5 企业类型不同,影响不同
- 7.4 技术风险的识别
- 7.4.1 内外环境的风险识别
- 7.4.2 市场的风险识别
- 7.4.3 组织人员的风险识别
- 7.5 技术风险的管控
- 7.5.1 加强对研发的投入
- 7.5.2 加快技术革新的频次
- 7.5.3 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和激励
- 7.5.4 及时关注市场动态
- 7.5.5 技术风险的回避和抑制
- 7.5.6 提升研发管理的高度
- 第8章 物流配送的风险管理
- 8.1 物流管理的现状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
- 8.1.1 物流管理的现状
- 8.1.2 风险1:陈旧的管理模式和急功近利的管理心态
- 8.1.3 风险2:人员管理问题
- 8.1.4 风险3:薪酬和绩效管理问题
- 8.1.5 风险4:财务风险
- 8.1.6 风险5:业务运营风险
- 8.1.7 风险6:外部市场环境的风险
- 8.2 甲方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合作风险
- 8.2.1 信息交换风险
- 8.2.2 物流外包的决策风险
- 8.2.3 信任危机
- 8.2.4 外包业务对内部管理的冲击
- 8.3 如何防范甲方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中的风险
- 8.3.1 企业内部的防范
- 8.3.2 慎重选择物流服务商
- 8.3.3 把握好物流业务外包的尺度
- 8.3.4 加强合同管理
- 8.3.5 联合风险防范
- 8.3.6 风险的恰当转移
- 第9章 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管控
- 9.1 合同准备中的风险
- 9.1.1 从采购寻源认识要约邀请
- 9.1.2 从供应商报价理解要约
- 9.1.3 从供应商报价反悔理解要约撤回、要约撤销风险
- 9.2 合同构建中的风险
- 9.2.1 什么是承诺
- 9.2.2 《中标通知书》构成承诺,合同成立
- 9.2.3 采购谈判达成的意向书是否具备法律约束力
- 9.2.4 合同签订主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9.3 合同拟定中的风险
- 9.3.1 合同标题要规范
- 9.3.2 合同签约主体信息要完整
- 9.3.3 忽略鉴于条款引发风险
- 9.3.4 释义条款作用大
- 9.3.5 买什么要说清,标的描述需严谨
- 9.3.6 计量单位须规范
- 9.3.7 发票价格约定要清晰
- 9.3.8 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 9.3.9 权利义务要明确
- 9.3.10 违约责任约定要清晰
- 9.3.11 定金、订金要分清
- 9.3.12 地址、履行期限条款易忽略
- 9.3.13 争议解决约定不清引争议
- 9.3.14 别被己方格式条款误导
- 9.4 合同签署过程中的风险
- 9.4.1 合同文本忌手写
- 9.4.2 哪方先盖章有区别
- 9.4.3 公司之间的合同只有签字才可以生效吗
- 9.4.4 原件和复印件效力区别
- 9.5 合同履行中的风险
- 9.5.1 合同风险负担规则
- 9.5.2 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风险
- 9.5.3 付款结算中的风险
- 9.5.4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 9.5.5 合同违约管理
- 9.5.6 争议解决成本需关注
- 9.6 合同的存档与管理
- 9.6.1 合同的存档
- 9.6.2 合同的管理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