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古希腊哲学讲到黑格尔,囊括了目前经典西方哲学的主要阶段。

内容简介

作者功力深厚,立意在于对非专业学生进行哲学史的导引和普及,语言浅易,叙述生动,在通俗、流畅中又富于思辨,显示出哲学史本身的特点,即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在结构安排上并未按人物或纺年展开,而是学派与大师相结合,在每个阶段重点介绍核心学派,同时为划时代的大师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设专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 一 什么是哲学
  • 二 智慧的痛苦
  • 三 问题与对话
  •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
  • 一 希腊思想的起源
  • 二 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 三 宇宙论的问题
  • 四 本体论的转向
  •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 一 智者运动
  • 二 苏格拉底之死
  • 三 德性即知识
  • 四 “是什么”的问题
  • 五 助产术
  • 第四讲 柏拉图的“洞穴”
  • 一 理想国
  • 二 两个世界
  • 三 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 四 对理念论的反思
  • 五 通种论
  • 六 摹仿创世说
  •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一 科学分类
  • 二 原因论
  • 三 形而上学
  • 四 伦理学
  •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 一 伊壁鸠鲁主义
  • 二 斯多亚学派
  • 三 怀疑主义
  • 四 新柏拉图主义
  •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 一 基督教的诞生
  • 二 教父哲学
  • 三 经院哲学
  • 第八讲 人的发现
  • 一 文艺复兴
  • 二 宗教改革
  • 三 近代哲学的曙光
  • 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 一 方法论
  • 二 我思故我在
  • 三 心身关系
  • 第十讲 大陆理性主义
  • 一 笛卡尔
  • 二 斯宾诺莎
  • 三 莱布尼茨
  • 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主义
  • 一 洛克
  • 二 巴克莱
  • 三 休谟
  • 第十二讲 社会政治理论
  • 一 霍布斯与洛克
  • 二 孟德斯鸠
  • 三 卢梭
  •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 二 “哥白尼式的革命”
  • 三 纯粹理性批判
  • 四 实践理性批判
  • 五 判断力批判
  •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 一 费希特的知识学
  • 二 谢林的同一哲学
  •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 一 精神的探险旅行
  • 二 实体即主体
  • 三 世界的逻辑结构
  • 四 哲学全书
  • 五 辩证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正自由的学问

    每日一书:《西方哲学十五讲》。康德在其名著《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哲学 “是真正自由的学问”。伊甸园神话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并不是说人是因为追求智慧才成为有死的,而是说人是因为追求智慧才知道自己是有死的。智慧的痛苦就源于此。哲学既是最深刻的痛苦,也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因为哲学乃是人生所能通达的最高境界,正是在智慧的痛苦之中,人赋予人生以意义,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人是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级的产物,它的 “高级” 就体现在自由上,因为创造一个完全被上帝所支配的造物并不能真正显示上帝的荣耀。所以,不是人凭他自己就可以违背上帝的意志,而是上帝赋予了人违背他的意志的自由。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则是问题史,因而哲学的全部意义乃存在于追问和求索之中。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就其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 黑格尔以亚里士多德这段话作为《哲学全书》的结束语,并非偶然。套用黑格尔的术语,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乃是 “对思想的思想”,亦即思想与思想的 “对话”。哲学是人类精神为自己所设想的理想家园,它体现的是人类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的某种至高无上的、无限的、自由的理想境界。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 “希腊教父” 和 “拉丁教父”,亦称之为 “东方教父” 和 “西方教父”。从总体上来说,以查士丁、奥里根等人为代表的希腊教父比较注重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注重上帝的 “三位一体”、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等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而以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拉丁教父则更多地注重信仰和伦理、注重人的罪以及救赎等问题。时间究竟是什么?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困惑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文艺复兴时代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发现了人,二是发现了自然。一旦人们用感性的、实验的眼光重新观察它们,它们便展露出新的面貌。培根提出了著名的 “四假相说”。所谓假相(idols,亦译作 “幻相”、“偶像”),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它们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笛卡尔从 “我思” 出发来证明上帝存在,从而通过上帝来保证 “我思” 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一致性,这便有了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 “上帝存在” 和第三原理 “物质世界存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条哲学小径

      没法说推荐或者不推荐,作为门外汉,甚至连判断是不是写的好写的正确的能力都没有,不过,我是很喜欢这本书,似乎让我了解了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千百年来无数智慧绝顶的人在求索的问题,什么是解决某个问题后带来的更多的问题。另外一个个人的感触是,所有曾经让自己得意的感悟,早已被无数哲人反复提及,或许需要做的,只是翻开一本本过去的经典。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建议与相关视频配套使用

        老师人很朴实,文如其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