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性成果。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探索实践中,破解了后发国家发展的诸多难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线索,将马克思经典文本、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统一起来,构建了一个阐释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

全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以期为指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富有洞见的可行方案,并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枢纽,将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化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
  • 一、历史方位、社会形态与发展阶段
  • 二、中国共产党对矛盾分析法的运用和发展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
  • 一、落后国家经济建设的理论争论与苏联实践
  • 二、“从无到有”:独立工业体系建设论
  • 三、“从有到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四、“从优到精”:高质量发展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
  • 一、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 二、中间地带思想和三个世界理论
  • 三、和平与发展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尾论
  •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第四章 解释中国奇迹的几种流行的理论
  • 一、市场化改革论
  • 二、比较优势论
  • 三、地方政府竞争论
  • 四、发展型国家论
  • 第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技术经济体系变革
  • 一、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
  • 二、理论框架构建
  • 三、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四个阶段
  • 第六章 转型增长的中国奇迹
  •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1978—1992年)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3—2001年)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1年)
  • 四、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2012年至今)
  • 尾论
  •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
  • 一、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循环理论
  • 二、战后过度积累危机与资本三级循环
  • 三、20世纪70年代福特制危机与生产方式变革
  • 第八章 中国经济循环的问题
  • 一、国际大循环主导的发展格局
  • 二、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
  • 三、流行的解决方案与不足
  • 第九章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构建国内生产网络
  • 三、突破关键部件创新
  • 四、开拓高水平国际大循环
  • 尾论
  • 第四编 迈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 第十章 文明形态与社会形态
  • 一、文明与社会形态
  • 二、社会形态演变的一元多线特征
  • 三、现代文明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与局限
  • 第十一章 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探索
  • 一、“倒过来的革命”和逐步后退的苏联社会主义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超越发展阶段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的理论难题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
  • 三、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 尾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