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像英雄一样生活,不做受害者和反派。

内容简介

在故事中,有四种基本人物:受害者——感觉自己已无路可走;施害者——让他人受损;英雄——直面挑战,做出改变;导师——帮助英雄的人。

在读故事或者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会同情受害者,为英雄欢呼,僧恨施害者,尊敬导师。现实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那注定要失败。而如果我们扮演英雄或者导师的角色,我们的生命将欣欣向荣。困难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我认知,知道我们扮演的是哪一个角色。

在本书中,作者将这四种故事人物投影到现实的生活和人身上,让我们认清自己扮演的是哪一种人物,由此帮我们过上有意义的人生。本书将教你:

当你扮演受害者或施害者角色时,能够及时发现;创建一个简洁的人生计划,为你前方的目标带来清晰性和意义;做你自己的人生故事的英雄,拿握自己的人生;为你的人生带来创造力;不仅要过丰富多产的人生,还要体验深层次的价值。

此外,本书还将帮你发现成为英雄的机会,并且避免掉进成为受害者的陷阱。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的话
  • 引言
  • 第一幕 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1 受害者、反派、英雄和向导:我们在人生中扮演的四种角色
  • 受害者:感到自己无路可走的人
  • 反派:令他人变得渺小的人
  • 英雄:愿意直面自己的挑战并完成转变的人
  • 我们扮演的角色将决定我们故事的品质
  • 向导:帮助英雄的人
  • 活出一个故事并不是一种选择
  • 通往意义之路
  • 2 英雄承认他们自己的能动性
  • 控制点
  • 但是人生中我们真正可以掌控的部分有多少呢?
  • 但如果我们真是受害者怎么办?
  • 要是人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呢?
  • 3 英雄选择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 一个创造意义的配方
  • 意义发生在你让一个故事展开的时候
  • 一种有意义的人生的配方
  • 意义感觉起来像什么?
  • 我们可以决定去体验意义
  • 意义是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的东西
  • 我们的故事可以证明人生有意义
  • 4 一个人转变的必备要素有哪些?
  • 活出一个故事是转变的唯一方式
  • 英雄必须有想要的东西
  • 英雄必须应对他们的挑战
  • 英雄从他们的错误和不幸中吸取教训
  • 转变是一条自然的路径
  • 5 英雄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 英雄不羞于想要某种东西
  • 英雄想要某种互惠互利的东西
  • 英雄想要分享
  • 英雄与他们的原始欲望保持联系
  • 英雄在他们想要的东西中做出选择
  • 英雄接受故事主题的指导
  • 英雄会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故事
  • 英雄问:“要是这样会怎样呢?”
  • 英雄可以加入另一个故事
  • 6 引导你的故事的晨间仪式
  • 英雄不会在他们的故事中迷失
  • 英雄让有意图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 第二幕 创建你的人生方案
  • 7 一篇悼词带你回首自己的完整一生,即便它尚未结束
  • 把我们的故事传递下去
  • 写下你自己的悼词
  • 嘀嗒作响的时钟制造一种紧迫感
  • 我们的悼词定义了我们的角色
  • 你的人生还有多久可活?
  • 8 一篇好的悼词会谈及英雄所爱之人和所爱之物
  • 背负使命的英雄关注世界
  • 你能创建一个社群吗?
  • 社群将滋养你的灵魂
  • 英雄与他人分享能动性
  • 9 一篇好的悼词会帮助你找到叙事牵引力
  •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 10 书写你的悼词
  • 你的悼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化
  • 何时何地写你的悼词
  • 11 勾勒出你的长期和短期愿景
  • 背负使命的英雄一步一个脚印
  • 既然终将转变,不如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
  • 十年、五年和一年愿景活页表
  • 你的电影标题是什么?
  • 写下你的年龄并设定短期的截止日期
  • 开发子情节,你会讲出一个绝妙的故事
  • 英雄通过采取行动来进行转变
  • 英雄也通过决定不做什么来进行转变
  • 英雄没有留给虚无主义的时间
  • 12 英雄会把事情搞定
  • 达成目标需要一个方案
  • 帮助你达成目标的七个要素
  • 英雄采取行动
  • 13 “英雄之旅”每日计划表
  • 日常习惯是指挥自己的故事的根基
  • 每日晨间仪式
  • “英雄之旅”每日计划表
  • 14 最关键的角色
  • 向导的特征
  • 15 故事永恒
  • 故事发生,故事结束
  • 第三幕 你的人生方案和每日计划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