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5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区域治理研究:对口支援政策解析
内容简介
本系列报告以中国区域治理为对象,依据中国区域治理的进程,梳理中国区域治理的主要进展,揭示中国区域治理的特点,依次研究中国的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探讨中国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合作的效果、区域与城市群的关系、区域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区域合作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关系等。“对口支援”政策是中国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了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省市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或实力较弱的省区实施援助的一项政策。本卷系统论述了中国对口支援的地区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目录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对口支援政策概述
- 一 对口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类型
- (一)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及其发展阶段
- (二)对口支援的概念界定及其类型
- (三)对口支援与对口帮扶、对口合作
- 二 “对口支援”政策的地位、功能
- (一)“对口支援”政策在中国区域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 (二)对口支援政策的价值目标
- (三)对口支援政策在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 三 “对口支援”政策研究现状及其视角
- (一)国内对口支援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口支援的几个理论视角
- (三)对口支援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对口支援政策的演变
- 一 对口支援的基本史实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口支援的萌芽
- (二)改革开放之初对口支援的正式提出及其发展
- (三)21世纪以来对口支援的巩固和完善
- 二 对口支援的横向延伸
- (一)对口帮扶
- (二)对口合作
- 三 对口支援的纵向延伸
- (一)省内对口支援
- (二)省内帮扶协作
- 四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
- (一)对口支援的启动机制
- (二)援助干部和人才管理机制
- (三)援助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 五 对口支援的演化机制
- (一)对口支援关系的精细化
- (二)对口支援关系的重构
- (三)对口支援关系的互利化
- 第三章 对口援藏
- 一 对口援藏概述
- (一)对口援藏的缘起
- (二)对口援藏的推进: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三)对口援藏的演变
- 二 对口援藏的措施和特点
- (一)对口援藏的主要措施
- (二)对口援藏的特点
- 三 对口援藏的成效和问题
- (一)对口援藏的成效
- (二)对口援藏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对口支援新疆
- 一 对口支援新疆概述
- (一)新疆概述及对口援疆
- (二)对口支援新疆的缘起与发展演进
- 二 对口支援新疆的内容、措施及其特点
- (一)对口支援新疆的内容
- (二)对口支援新疆的措施
- (三)对口支援新疆的特点
- 三 对口支援新疆的成效与问题
- (一)对口支援新疆的成效
- (二)对口支援新疆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部委及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援
- 一 教育对口支援
- (一)教育对口支援的内涵及原则
- (二)教育对口支援的政策法律依据
- (三)教育对口支援的类型
- (四)教育对口支援取得的成就
- (五)教育对口支援需要改进之处
- 二 医疗对口支援
- (一)医疗对口支援的概念及主要模式
- (二)组团式医疗对口支援
- 三 科技对口支援
- (一)科技对口支援的界定与内涵
- (二)科技对口支援主体
- (三)科技对口支援的基本内容
- (四)科技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
- 四 其他部委对口支援
- (一)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对口支援青海
- (二)财政部、中国银监会对口支援瑞金市
- (三)国台办、中国保监会对口支援定南
- (四)国家体育总局、环境保护部支援崇义
- (五)中国证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对口支援南康区
- 第六章 省内对口支援
- 一 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
- (一)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概述
- (二)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的主要内容
- (三)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的措施
- (四)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的特点
- (五)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的成效
- (六)广东省省内对口支援存在的问题
- 二 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
- (一)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概述
- (二)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的演变
- (三)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的措施
- (四)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的特点
- (五)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的成效
- (六)江苏省省内对口支援的问题
- 三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对口支援
- (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兴安盟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 (二)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 (三)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援建项目及总体评价
- (四)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第七章 对口支援问题分析
- 一 对口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口支援政策的性质与定位不清晰、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
- (二)对口支援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和计划经济特征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与现有的财政制度存在一些冲突
- (四)互惠互利不明显以致影响支援方的积极性
- (五)对口支援援助项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 二 影响对口支援的因素分析
- (一)中央视角:政策自身存在缺陷影响对口支援的有效实施
- (二)参与方视角:多方主体利益考量和行为各异
- (三)其他影响因素
- 第八章 对口支援政策长效机制构建
- 一 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一)发挥中央政府在对口支援政策实施中的协调作用
- (二)将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三)建立稳定的资金与物资筹集管理制度
- (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社会统筹协调机制
- (五)加强对口支援的立法协调
- 二 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一)构建“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
- (二)建立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机制
- (三)完善对口支援的考核激励机制
- 三 建立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一)完善对口支援的法律约束制度
- (二)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
- (三)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制度
- (四)实行严格的奖励、惩罚制度
- 第九章 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实施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 制度建设:从政治动员向制度激励转变
- (一)明确对口支援的性质并系统安排好“条块关系”
- (二)系统规划财政工作和建立稳定财政供给机制
- (三)正确处理任务与义务的关系以调动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 (四)由政策规范化向法律规范化转变
- 二 府际合作:由单方受益型向双向共赢型转变
- (一)单方受益型对口支援及其特点
- (二)实现对口支援向互利合作的观念转变
- (三)优势互补:由单方面援助向共赢合作转变
- (四)创新府际合作形式与依法保障互利互惠
- 三 政策工具:从单一化向精细化转变
- (一)将受援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放到突出地位
- (二)完善对口支援法律制度
- (三)帮助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 四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对口支援政策创新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为对口支援政策创新提供新机遇和新导向
- (二)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口支援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与法治保障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