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4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莽人文化变迁研究:信仰体系与仪式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莽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XMZ063)成果。中国莽人约于20世纪初从越南迁至中国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50年代末期从简单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009年5月正式归属布朗族,但保留莽人称谓。据2010年金平县人口普查统计,该县共有莽人722人,主要生活在金水河镇。本书对莽人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了研究。作者以人类学“整体观”来审视莽人的信仰与仪式,以其信仰体系为统摄,以岁时祭仪、节日庆典、生命仪礼、疫病防治仪式等具体仪式实践来铺陈其仪式生活,可以展现莽人的文化变迁。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其他
- 版权信息
- 其他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的可操作性
- 二 聚焦研究主题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 关键词
- 二 莽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资料
- 三 田野工作
- 第四节 全书架构
- 第二章 中国莽人概况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
- 一 地理环境
- 二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从聚落、并村定居到“安居”
- 第三节 族群溯源、认同与归属
- 一 源流考释
- 二 多元的身份认同
- 第四节 人口与家庭
- 一 人口
- 二 家庭结构
- 第三章 信仰体系
- 第一节 宇宙观
- 一 宇宙结构观
- 二 方位时空观
- 第二节 图腾崇拜
- 第三节 鬼灵崇拜
- 一 天上的鬼灵
- 二 天下地上的众多鬼灵
- 三 水中鬼灵
- 四 地下鬼灵
- 第四节 巫术
- 一 巫师
- 二 巫术
- 第四章 岁时祭仪
- 第一节 岁时与生计
- 一 历法与岁时
- 二 生计方式
- 第二节 岁时祭仪
- 一 春季祭仪
- 二 夏季祭仪
- 三 秋季祭仪
- 四 冬季庆典
- 第五章 生命仪礼
- 第一节 庆生仪式
- 一 产前习俗
- 二 生产习俗
- 三 新生仪礼
- 第二节 成年仪礼
- 一 成年的外在特征
- 二 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
- 三 订婚
- 第三节 结婚与离婚
- 一 结婚
- 二 离婚与再婚仪式
- 三 婚礼仪式的变迁
- 第四节 丧葬仪式
- 一 莽人的生死观念
- 二 丧葬仪式
- 三 简化的丧葬仪式
- 第六章 疫病防治仪式
- 第一节 莽村的医疗体系
- 一 民间治疗
- 二 现代医疗系统
- 第二节 防鬼:家屋防御体系的建构
- 一 建盖家屋
- 二 厌胜物
- 三 扫家
- 第三节 疫病治疗仪式
- 一 诊断仪式
- 二 救治仪式
- 第四节 巫术
- 一 黑巫术的施放
- 二 白巫术的救治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信仰与仪式
- 一 信仰体系
- 二 仪式的变迁与坚守
- 第二节 仪式的实践逻辑
- 一 两类交换
- 二 仪式的实践逻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补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