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考古揭示:东夷人介入或导致商代小双桥遗址废弃。
内容简介
河南郑州市西北郊的小双桥遗址是介于商代早、晚期之间的一处重要都城遗址,考古发现少量岳石文化(东夷文化)特征器物,祭祀坑、地层中发现疑似的东夷人骨。本研究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该遗址所出岳石文化特征陶器进行辨识,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确定这些小双桥遗址所出部分岳石文化特征陶器属于本地生产,运用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区分生前从事不同农业模式的甲、乙两类人群。在考古学文化所见商夷关系转变的背景下,对小双桥遗址出土人骨的甲、乙两类人群进行考古背景考察,揭示其分别属于东夷人群和本地商族人群,根据小双桥遗址不同阶段考古遗存的性质,推测东夷人群以某种形式的介入是导致小双桥遗址的废弃以及商王朝对东夷展开猛烈攻势的重要原因。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考古类型学实践操作方法
- 2.2 考古学文化及其因素分析
- 2.3 陶器科技分析
- 2.4 人骨科技分析
- 第三章 年代标尺与文化传统
- 3.1 二里冈文化向殷墟文化过渡阶段的分期年代
- 3.2 “漳河·二里冈”文化系统的岳石文化风格器物
- 第四章 陶器分析
- 4.1 考古类型学分析
- 4.2 X射线分析
- 第五章 人骨分析
- 5.1 引言
- 5.2 C、N稳定同位素分析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考古背景下的商与夷
- 6.1 商人东进(第Ⅵ组—第Ⅶ组)
- 6.2 小双桥遗址的商与夷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家庄期崩溃初论
- 附录二 古骨胶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在先民迁徙研究中的应用
- 附录三 A Pilot Study of Trophic Level and Human Origins at the Xiaoshuangqiao Site,China(ca.1400 BC)Using δD Values of Collagen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