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相信诗里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运用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理论及其方法,吸收、借鉴中国文学欣赏和批评方法、西方其他文本解读方法,围绕15位新诗诗人文本展开细读。

所选诗人诗作涵盖新诗初创时期的徐玉诺,到新诗成熟期的冯至、卞之琳、艾青、穆旦,再到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当下诗歌界中坚力量的韩东、雷平阳、张执浩(三人均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等。

每位诗人依据具体情况,细读1-3文本。细读遵循由内(文本内部)向外(环绕文本的诸多因素)、由单个文本向多个文本延展,目的是让读者贴紧文本,领略诗歌语言和体式的独特魅力,从而引发阅读新诗的兴趣。

本书并不回避代表性诗人的代表性作品,如冯至的《十四行集》,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并力求读出新意。让文本开口说话,是细读的宗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什么是细读?
  • 第一讲 揭示现代人深层意识的标本
  • 倾心于黑暗与死亡的主题
  • 流布于散漫句法中的本真情感
  • 挣扎于未来与过去“之间”
  • 第二讲 沉思之诗与经验之歌
  • “眼的工作”与“心的事业”
  • “渺小的生活”与“伟大的骄傲”
  • “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
  • 第三讲 新诗的叙事性及其散文化
  • 缘事以抒情
  • 托物而言志
  • 第四讲 传递现代人的“现代感觉性”
  • 偶得的闪念,交错的情思
  • 繁复的“现代感觉性”
  • 第五讲 “一切是无边的,无边的迟缓”
  • “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 第六讲 诗是心的歌
  • 于耻辱中诞生
  • 在病榻上继续旅程
  • 第七讲 “尘埃落定,大静呈祥”
  • 第八讲 在一刹那间攫取永恒
  • “细读”示例
  • “细读”的含义、特征和局限
  • “细读”的延伸和拓展
  • 第九讲 一个人和他的世界
  • 在回忆与梦境间漂浮
  • 于真实与虚无间迂回
  • 对不可思议的言说
  • 第十讲 “大诗”理想与诗人的宿命
  • “重建家园”与返璞归真
  • “大诗”理想与生存的夹缝状态
  • 第十一讲 凝视与凝神中的世界
  • 凝神中的专注与用心
  • 凝视中的反思与内省
  • 第十二讲 声音、气韵与结构
  • 情感的转换与结构的简约
  • 流动的气韵与身体的诗学
  • 第十三讲 那“孤单地悬着”的,是什么?
  • 古典诗歌传统与现代诗歌手法的兼容并蓄
  •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漫游者
  • 第十四讲 口头叙事传统与小如针尖的美学
  • 叙事性诗的浓缩与展开
  • 口头叙事传统与旁观者身份
  • 小如针尖的美学
  • 第十五讲 把外部世界融入内心生活中
  • 意象的蜕变与语言的深度
  • 现代诗歌场域中的“物诗”及其蜕变
  • 结语 细读之后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读并理解一首诗需要我们培养对话意识

    诗歌是诗人与万物、自我、其他写作者,也是与潜在读者对话的结果。没有一首诗是纯粹 “自我” 的而不与他者发生关联。简・赫斯菲尔德认为:“每个诗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诗歌的基本内容并不来自自我,而是来自世界,来自事物,只有当我们全心全意并且无私地关注它们的时候,事物才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智慧向我们说话。” 阅读者需要进入诗歌的对话场域,向他人敞开自己。从阅读角度而言,这里的对话有彼此关联的三层:一是与文本,二是与诗人,三是与其他解读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艾青的抒情短诗《我爱这土地》,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许多人能够背诵。第二节两句,是新诗中被引频率最高的诗句之一。据《艾青年表》,1938 年 11 月因武汉失守,诗人与张竹如一同从衡阳继续南撤,到达暂无烽火的桂林。11 月 17 日,艾青写下这首经典之作。这首诗虽然写于桂林,不过,从它被收入诗集《北方》增补本来看,当是诗人到达 “绿荫蔽天的南方” 之后,将对北国的眷念寄托于其中: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是候鸟南飞迁徙的时间,桂林是它们的必经之地。鸟儿们将在这里逗留过冬,待到春天再飞往更温暖的地方。因此,诗人将 “我” 比拟为一只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具有写实性,只是不易被不了解诗人履历的阅读者察觉 —— 初到桂林的诗人,黎明时分被林间鸟的歌唱所叫醒。前面说,这首写于南方的诗寄托着诗人对北国的眷念,眷念那里的被打击着的土地、愤怒的河流和怒吼的风,是因为候鸟正是从那里迁徙而来。而此时此刻的诗人正像一只候鸟,短暂栖息于和平、温暖之地。就算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层,诗在开篇假设句式中的比拟,以及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和表达技巧,让人感到熟悉和亲切,也非常容易被接受并由此进入诗所营造的语境。不过,与西方现代诗歌中的 “物诗” 不同,托物言志中的物只是诗人之志的寓托,目的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志变得形象可感;物是手段或写作策略。物诗中的物则占据诗的主体,是诗人凝视的焦点,拥有自己的意识、情感,甚至言语。无论抒情者在诗中是否隐形,他都只是充当旁观者角色,如同里尔克的《豹 —— 在巴黎植物园》。易言之,传统诗歌中的托物言志是以人为本,西方现代诗歌中的物诗则是以物为本。艾青曾留学巴黎,翻译过西班牙诗人凡尔哈伦等人的诗,熟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归国之后,尤其在因参加左联活动而被捕入狱之后,他的诗歌写作更多地向传统诗歌靠近。这是他的诗广为传播、拥有大量不同阶层读者的重要原因。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