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的重点是在软件工程中增加了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的部分,提出了软件设计工程化的模式,支持进行定性、定量的软件项目管理,是一本实操型的软件工程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从事软件分析与设计相关工作的读者。全书共分为6篇22章,分别介绍了业务分析与设计的理论、需求工程的调研与分析方法、业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设计方法、业务用例和应用用例的编写方法、需求和设计的配套模板、规格书标准等。

本书可作为软件工程师(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实施)、产品/项目经理、管理咨询师的实用工具书、培训机构的设计资格培训教材,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管理信息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设计方法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序1 好软件是设计出来的
  • 序2 从“码农”到“软件设计师”
  • 前言
  • 第1篇 基础概念
  • 第1章 知识体系概述
  • 1.1 基础部分
  • 1.1.1 三个知识体系
  • 1.1.2 三个基础原理
  • 1.2 软件工程
  • 1.2.1 定义与框架
  • 1.2.2 工程分解(横轴)
  • 1.2.3 工作分解(纵轴)
  • 1.2.4 工程与工作的分解区别
  • 1.3 知识框架的构成
  • 1.3.1 篇章的构成
  • 1.3.2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框架
  • 1.4 本书的思路与方法
  • 1.4.1 本书采用的方法
  • 1.4.2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2章 分离原理
  • 2.1 基本概念
  • 2.1.1 定义与作用
  • 2.1.2 分离原理模型
  • 2.1.3 思路与理解
  • 2.2 业务与管理的概念
  • 2.2.1 业务的概念
  • 2.2.2 管理的概念
  • 2.2.3 业务与管理的区别
  • 2.2.4 业务与管理的相对性
  • 2.2.5 业务与管理的特性
  • 2.3 分离1——业务与管理
  • 2.3.1 要素的分离
  • 2.3.2 架构的分离
  • 2.3.3 业务流程与审批流程的分离
  • 2.4 分离2——组织
  • 2.4.1 组织的概念
  • 2.4.2 组织、业务与管理的关系
  • 2.4.3 组织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 2.5 分离3——物品
  • 2.5.1 物品的概念
  • 2.5.2 物品要素的作用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3章 组合原理
  • 3.1 基本概念
  • 3.1.1 定义与作用
  • 3.1.2 组合原理模型
  • 3.1.3 思路与理解
  • 3.2 组合三元素1——要素
  • 3.2.1 对象的概念
  • 3.2.2 要素的概念
  • 3.2.3 要素属性1——粒度与分层
  • 3.2.4 要素属性2——黑盒与白盒
  • 3.2.5 要素属性3——系统与模块
  • 3.2.6 要素属性4——解耦与内聚
  • 3.3 组合三元素2——逻辑
  • 3.3.1 逻辑的概念
  • 3.3.2 逻辑的作用
  • 3.3.3 逻辑的分类
  • 3.3.4 逻辑的表达1——架构
  • 3.3.5 逻辑的表达2——功能
  • 3.3.6 逻辑的表达3——数据
  • 3.3.7 逻辑的表达4——管理
  • 3.4 组合三元素3——模型
  • 3.4.1 分析模型
  • 3.4.2 架构模型
  • 3.4.3 两种模型的区别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4章 分析模型与架构模型
  • 4.1 基本用语约定
  • 4.2 图形符号说明
  • 4.2.1 图形符号的构成
  • 4.2.2 图形符号的用法
  • 4.2.3 背景框的用法
  • 4.3 分析模型1——关联图
  • 4.3.1 概念与解读
  • 4.3.2 画法与场景
  • 4.4 分析模型2——鱼骨图
  • 4.4.1 概念与解读
  • 4.4.2 画法与场景
  • 4.5 分析模型3——思维导图
  • 4.5.1 概念与解读
  • 4.5.2 画法与场景
  • 4.6 分析模型4——排比图(一维)
  • 4.6.1 概念与解读
  • 4.6.2 画法与场景
  • 4.7 分析模型5——排比图(二维)
  • 4.7.1 概念与解读
  • 4.7.2 画法与场景
  • 4.8 架构模型1——拓扑图
  • 4.8.1 概念与解读
  • 4.8.2 画法与场景
  • 4.9 架构模型2——分层图
  • 4.9.1 概念与解读
  • 4.9.2 画法与场景
  • 4.10 架构模型3——框架图
  • 4.10.1 概念与解读
  • 4.10.2 画法与场景
  • 4.11 架构模型4——分解图
  • 4.11.1 概念与解读
  • 4.11.2 画法与场景
  • 4.12 架构模型5——流程图
  • 4.12.1 概念与解读
  • 4.12.2 画法与场景
  • 4.13 其他模型——交互图
  • 4.13.1 概念与解读
  • 4.13.2 画法与场景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2篇 需求工程
  • 第5章 需求工程概述
  • 5.1 基本概念
  • 5.1.1 定义与作用
  • 5.1.2 内容与能力
  • 5.1.3 思路与理解
  • 5.2 需求分类
  • 5.2.1 功能性需求
  • 5.2.2 非功能性需求
  • 5.2.3 关于售前咨询
  • 5.3 工程分解
  • 5.3.1 工程分解1——需求调研
  • 5.3.2 工程分解2——需求分析
  • 5.3.3 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
  • 5.3.4 需求工程资料的应用
  • 5.4 工作分解
  • 5.4.1 需求调研的工作分解
  • 5.4.2 需求分析的工作分解
  • 5.5 需求体系的建立
  • 5.5.1 需求体系的内容
  • 5.5.2 需求体系的价值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6章 需求调研
  • 6.1 基本概念
  • 6.1.1 定义与作用
  • 6.1.2 内容与能力
  • 6.1.3 思路与理解
  • 6.2 需求调研方法
  • 6.2.1 需求调研的准备
  • 6.2.2 调研对象的区别
  • 6.2.3 需求调研的顺序
  • 6.2.4 需求真实性的识别
  • 6.2.5 需求背景的记录
  • 6.2.6 需求的记录形式
  • 6.3 记录方式1——现状构成(图)
  • 6.3.1 定义与作用
  • 6.3.2 构成图1——静态构成
  • 6.3.3 构成图2——动态构成
  • 6.3.4 构成图3——管控构成
  • 6.4 记录方式2——访谈记录(文)
  • 6.4.1 定义与作用
  • 6.4.2 访谈记录表
  • 6.4.3 需求与要求
  • 6.5 记录方式3——既存表单(表)
  • 6.5.1 定义与作用
  • 6.5.2 表单的梳理与记录
  • 6.5.3 梳理与记录的流程
  • 6.6 需求调研汇总
  • 6.6.1 需求记录的原则
  • 6.6.2 需求记录的形式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7章 需求分析
  • 7.1 基本概念
  • 7.1.1 定义与作用
  • 7.1.2 内容与能力
  • 7.1.3 思路与理解
  • 7.2 需求的分析
  • 7.2.1 需求的分层
  • 7.2.2 需求的转换
  • 7.2.3 三种需求分析法
  • 7.3 需求分析1——现状构成图
  • 7.3.1 资料梳理
  • 7.3.2 分析与转换
  • 7.4 需求分析2——访谈记录
  • 7.4.1 资料梳理
  • 7.4.2 分析与转换1——目标需求
  • 7.4.3 分析与转换2——业务需求
  • 7.4.4 分析与转换3——功能需求
  • 7.4.5 分析与转换4——待定需求
  • 7.5 需求分析3——既存表单
  • 7.5.1 资料梳理
  • 7.5.2 分析与转换
  • 7.6 需求分析汇总
  • 7.6.1 需求规格说明书
  • 7.6.2 功能需求一览
  • 7.6.3 功能需求规格书(需求4件套)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3篇 设计工程——概要设计
  • 第8章 设计工程概述
  • 8.1 基本概念
  • 8.1.1 定义与作用
  • 8.1.2 内容与能力
  • 8.1.3 思路与理解
  • 8.2 工程分解
  • 8.2.1 工程分解1——概要设计
  • 8.2.2 工程分解2——详细设计
  • 8.2.3 工程分解3——应用设计
  • 8.2.4 工程分解4——三个阶段的关系
  • 8.2.5 业务设计与技术设计的关系
  • 8.2.6 工程分解与资料引用
  • 8.3 工作分解
  • 8.3.1 工作分解1——架构层
  • 8.3.2 工作分解2——功能层
  • 8.3.3 工作分解3——数据层
  • 8.3.4 工作分解4——三分层的关系
  • 8.3.5 工作分解5——业务与技术的分层关系
  • 8.4 管理设计
  • 8.5 组织设计
  • 8.6 物品设计
  • 8.7 价值设计
  • 8.8 验证用例与规格书
  • 8.8.1 验证用例
  • 8.8.2 设计规格书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9章 架构的概要设计
  • 9.1 基本概念
  • 9.1.1 定义与作用
  • 9.1.2 内容与能力
  • 9.1.3 思路与理解
  • 9.2 设计基础——设计规范
  • 9.2.1 设计理念
  • 9.2.2 设计主线
  • 9.2.3 规范的其他内容
  • 9.3 设计基础——基础手法
  • 9.3.1 架构设计的基础
  • 9.3.2 设计标准
  • 9.4 架构的整体规划——拓扑图
  • 9.4.1 使用场景
  • 9.4.2 使用案例
  • 9.5 架构的分层规划——分层图
  • 9.5.1 使用场景
  • 9.5.2 使用案例
  • 9.6 架构的区域规划——框架图
  • 9.6.1 使用场景
  • 9.6.2 使用案例
  • 9.7 架构的结构规划——分解图
  • 9.7.1 使用场景
  • 9.7.2 使用案例
  • 9.8 架构的流程规划——流程图
  • 9.8.1 使用场景
  • 9.8.2 使用案例
  • 9.8.3 流程划分
  • 9.9 综合应用案例
  • 9.9.1 各类图形的变化
  • 9.9.2 模型的组合使用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0章 功能的概要设计
  • 10.1 基本概念
  • 10.1.1 定义与作用
  • 10.1.2 内容与能力
  • 10.1.3 思路与理解
  • 10.2 业务功能1——分类
  • 10.2.1 业务功能的分类
  • 10.2.2 业务功能的分类视图
  • 10.3 业务功能2——规划
  • 10.3.1 功能关联图
  • 10.3.2 功能关联图的设计
  • 10.3.3 架构与规划的区别
  • 10.4 业务功能3——汇总
  • 10.4.1 业务功能的最终确定
  • 10.4.2 业务功能一览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1章 数据的概要设计
  • 11.1 基本概念
  • 11.1.1 定义与作用
  • 11.1.2 内容与能力
  • 11.1.3 思路与理解
  • 11.2 数据分类
  • 11.2.1 数据的划分方法
  • 11.2.2 数据与业务功能的对应
  • 11.2.3 数据与软件工程的对应
  • 11.3 数据规划
  • 11.3.1 数据规划的概念
  • 11.3.2 规划1——按系统整体
  • 11.3.3 规划2——按业务领域
  • 11.4 数据标准
  • 11.4.1 业务编号的标准
  • 11.4.2 业务数据的标准
  • 11.4.3 主数据的选定与标准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4篇 设计工程——详细设计
  • 第12章 架构的详细设计
  • 12.1 基本概念
  • 12.1.1 定义与作用
  • 12.1.2 内容与能力
  • 12.1.3 思路与理解
  • 12.2 流程设计(流程5件套)
  • 12.2.1 模板的构成
  • 12.2.2 流程模板1——流程图形
  • 12.2.3 流程模板2——节点定义
  • 12.2.4 流程模板3——分歧条件
  • 12.2.5 流程模板4——规则说明
  • 12.2.6 流程模板5——流程回归
  • 12.3 流程回归——泳道式流程
  • 12.3.1 使用背景
  • 12.3.2 绘制方法
  • 12.4 流程监控——审批流程
  • 12.4.1 使用场景
  • 12.4.2 流程设计
  • 12.4.3 审批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区别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3章 功能的详细设计
  • 13.1 基本概念
  • 13.1.1 定义与作用
  • 13.1.2 内容与能力
  • 13.1.3 思路与理解
  • 13.2 数据表与数据
  • 13.2.1 数据表
  • 13.2.2 数据
  • 13.3 模板(业务功能规格书)
  • 13.3.1 模板的构成
  • 13.3.2 模板1——业务原型
  • 13.3.3 模板2——控件定义
  • 13.3.4 模板3——规则说明
  • 13.3.5 模板4——逻辑图形
  • 13.4 功能设计1——活动
  • 13.4.1 活动的概念
  • 13.4.2 活动的设计
  • 13.5 功能设计2——字典
  • 13.5.1 字典的概念
  • 13.5.2 字典的设计
  • 13.6 功能设计3——看板
  • 13.6.1 看板的概念
  • 13.6.2 看板的设计
  • 13.6.3 看板的案例
  • 13.7 功能设计4——表单
  • 13.7.1 表单的概念
  • 13.7.2 表单的设计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4章 数据的详细设计
  • 14.1 基本概念
  • 14.1.1 定义与作用
  • 14.1.2 内容与能力
  • 14.1.3 思路与理解
  • 14.2 数据逻辑的概念
  • 14.2.1 数据的逻辑
  • 14.2.2 逻辑的目的
  • 14.3 数据逻辑1——键
  • 14.3.1 键的设计
  • 14.3.2 主键/外键
  • 14.3.3 键的应用
  • 14.3.4 键的区别
  • 14.4 数据逻辑2——表
  • 14.4.1 表的概念
  • 14.4.2 数据结构
  • 14.4.3 数字分类
  • 14.4.4 数据状态
  • 14.4.5 表的案例
  • 14.4.6 表的区别(业务与技术)
  • 14.5 数据逻辑3——图
  • 14.5.1 复杂算式的概念
  • 14.5.2 算式关联图1——计算用
  • 14.5.3 算式关联图2——匹配用
  • 14.5.4 数据勾稽图
  • 14.5.5 业务数据线
  • 14.5.6 三种数据模型的关系
  • 14.6 多角度理解数据逻辑
  • 14.6.1 逻辑的不同表达:架构层与数据层
  • 14.6.2 业务与技术的逻辑表达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5篇 设计工程——应用设计
  • 第15章 应用设计概述
  • 15.1 基本概念
  • 15.1.1 定义与作用
  • 15.1.2 内容与能力
  • 15.1.3 思路与理解
  • 15.2 基干原理
  • 15.2.1 基干原理的概念
  • 15.2.2 机制的概念
  • 15.2.3 系统的构成
  • 15.3 工作分解
  • 15.3.1 工作分解1——架构层
  • 15.3.2 工作分解2——功能层
  • 15.3.3 工作分解3——数据层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6章 架构的应用设计
  • 16.1 基本概念
  • 16.1.1 定义与作用
  • 16.1.2 内容与能力
  • 16.1.3 思路与理解
  • 16.2 应用架构设计的概念
  • 16.2.1 应用架构的概念
  • 16.2.2 基线系统的概念
  • 16.3 应用架构设计1——框架图
  • 16.3.1 业务框架的转换
  • 16.3.2 应用框架的设计
  • 16.3.3 技术框架的介绍(参考)
  • 16.4 应用架构设计2——业务流程
  • 16.4.1 业务流程的转换
  • 16.4.2 流程机制的概念
  • 16.4.3 流程机制的设计
  • 16.5 应用架构设计3——审批流程
  • 16.5.1 审批流程的概念
  • 16.5.2 审批流程的设计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7章 功能的应用设计
  • 17.1 基本概念
  • 17.1.1 定义与作用
  • 17.1.2 内容与能力
  • 17.1.3 思路与理解
  • 17.2 组件设计1——界面
  • 17.2.1 组件的概念
  • 17.2.2 窗体的模型
  • 17.2.3 界面设计
  • 17.2.4 设计标准
  • 17.3 组件设计2——控件(按钮)
  • 17.3.1 基本概念
  • 17.3.2 “新增”按钮
  • 17.3.3 “查询”按钮
  • 17.3.4 “修改”按钮
  • 17.3.5 “保存”按钮
  • 17.3.6 “提交”按钮
  • 17.4 组件设计3——业务组件规格书
  • 17.4.1 功能一览的调整
  • 17.4.2 功能规格书的调整
  • 17.4.3 模板1——应用原型
  • 17.4.4 模板2——控件定义
  • 17.4.5 模板3——规则说明
  • 17.4.6 模板4——逻辑图形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18章 数据的应用设计
  • 18.1 基本概念
  • 18.1.1 定义与作用
  • 18.1.2 内容与能力
  • 18.1.3 思路与理解
  • 18.2 数据的共享
  • 18.2.1 共享的概念
  • 18.2.2 共享规划的案例
  • 18.3 数据的复用
  • 18.3.1 复用的概念
  • 18.3.2 复用规划的案例
  • 18.4 数据的转换
  • 18.4.1 转换的概念
  • 18.4.2 转换设计案例
  • 18.5 关于企业信息孤岛问题
  • 18.5.1 信息孤岛的产生
  • 18.5.2 数据设计与信息孤岛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6篇 综合设计
  • 第19章 管理设计
  • 19.1 基本概念
  • 19.1.1 定义与作用
  • 19.1.2 内容与能力
  • 19.1.3 思路与理解
  • 19.2 管理设计的基础
  • 19.2.1 业务标准与管理规则
  • 19.2.2 管理方式分类
  • 19.2.3 管理的建模
  • 19.2.4 单项规则模型
  • 19.2.5 复合规则模型
  • 19.3 管理设计的规划
  • 19.3.1 管理规划的准备
  • 19.3.2 管理规划的方法
  • 19.4 管理设计的应用
  • 19.4.1 控制方式的分类
  • 19.4.2 方式1——杠杆式控制
  • 19.4.3 方式2——规则式控制
  • 19.4.4 方式3——权限式控制
  • 19.4.5 方式4——审批式控制
  • 19.4.6 方式5——分离式控制
  • 19.5 管理设计的流程
  • 19.5.1 管理设计的流程
  • 19.5.2 管理设计的建模流程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20章 价值设计
  • 20.1 基本概念
  • 20.1.1 定义与作用
  • 20.1.2 内容与能力
  • 20.1.3 思路与理解
  • 20.2 需求分析阶段
  • 20.2.1 需求的获取
  • 20.2.2 价值的获取
  • 20.3 业务设计阶段
  • 20.3.1 业务价值的概念
  • 20.3.2 业务设计的价值
  • 20.4 应用设计阶段
  • 20.4.1 应用价值的概念
  • 20.4.2 应用设计的价值
  • 20.5 客户价值的检验方法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21章 用例设计
  • 21.1 基本概念
  • 21.1.1 用例的概念
  • 21.1.2 用例的作用
  • 21.2 业务用例
  • 21.2.1 定义与作用
  • 21.2.2 内容与能力
  • 21.2.3 用例设计1——用例场景
  • 21.2.4 用例设计2——用例导图
  • 21.2.5 用例设计3——用例数据
  • 21.3 应用用例
  • 21.3.1 定义与作用
  • 21.3.2 内容与能力
  • 21.3.3 用例设计1——用例场景
  • 21.3.4 用例设计2——用例导图
  • 21.3.5 用例设计3——用例数据
  • 小结与习题
  • 小结
  • 习题
  • 第22章 规格书与模板
  • 22.1 需求调研
  • 22.1.1 交付资料说明
  • 22.1.2 图——现状构成图
  • 22.1.3 文——访谈记录
  • 22.1.4 表——既存表单
  • 22.1.5 需求4件套
  • 22.2 需求分析
  • 22.2.1 交付资料说明
  • 22.2.2 需求规格说明书
  • 22.2.3 解决方案
  • 22.2.4 功能需求一览
  • 22.3 概要设计
  • 22.3.1 交付资料说明
  • 22.3.2 架构概要规格书
  • 22.3.3 功能概要规格书
  • 22.3.4 数据概要规格书
  • 22.4 详细设计
  • 22.4.1 交付资料说明
  • 22.4.2 流程详细规格书
  • 22.4.3 功能详细规格书
  • 22.4.4 数据详细规格书
  • 22.4.5 业务用例
  • 22.5 应用设计
  • 22.5.1 交付资料说明
  • 22.5.2 架构应用规格书
  • 22.5.3 功能应用规格书
  • 22.5.4 数据应用规格书
  • 22.5.5 应用用例
  • 附录
  • 附录A 能力提升训练
  • A.1 观察能力的训练
  • A.2 软件设计师的三字经
  • A.3 空间能力的训练
  • A.4 思考与未来
  • 小结与习题
  • 附录B 索引
  • B.1 关键词
  • B.2 图形/模型
  • B.3 规格书/模板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本书获得以下两点收获 1、业务与管理 = 道路与信号灯。2、完整的业务流程标准。a. 目标:确定这条业务流程运行完毕要达成的目标。b. 计划:对目标值进行分解,分解后得到的分目标值是流程管理的监控对象。c. 执行:依据目标,寻找构成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业务活动(节点)。d. 监督:在业务流程需要管理的节点上设置管理规则。e. 结尾:对每个分解目标的执行结果进行清算,其总值的合计不得超过目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老师苦口婆心,但是可能只有经理过信息化系统设计、建设、运维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大话大义吧。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互联网公司可借鉴)的信息化、数字化业务管理者认真研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自己这些年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总结和指导

        因为是作为一个外行入职软件行业,好多行事是按照一贯以来的作法在做,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但是总觉得非常别扭。也会从一些文章书籍中断章取义地去现学现用,但总觉得帮助不大。老外写的书看上去高大上但是不接地气,读来晦涩难懂,工作一直是找不着门道。这本书是偶然碰上的,读起来就没办法放手,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读了第一遍,买了纸质版的书,准备再精读一遍,作为目前工作的指导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