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普通人读得懂、用得上的哲学启蒙书。

内容简介

复杂问题如何化繁就简?
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已经付出这么多,该不该放弃?
为什么压力越大,对于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
领导说话太含糊,该咋办?
……

不用教科书般的传统讲法,区别于笼统的辩证思维、繁重的哲学史和唯理性的批判思维,以哲学为线索,聚焦日常问题,掌握哲学思考工具,让抽象的哲学实用起来。

哲学是在人类各门学科下进行思想沟通的一门事业,是思想界的商人。人类的学科发展越丰富,知识体系越庞大,在不同的知识分支之间,进行这种交流的必要性也就越高。诸位现在打开的这本书,将讨论更为一般的哲学问题。而我们的主旨,就是用哲学理论对标具体的话题,教会你思考问题的方法,以便让哲学有用武之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做用得上的哲学,过讲道理的生活
  • 第一章 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
  • 1. 为什么要讲道理
  • 2. 不讲道理这事,我们天天干
  • 3. 营造哲学讨论的氛围
  • 4. “如果”和“那么”能互推吗?
  • 5. 复杂问题如何化繁就简?
  • 6. 记不住的二十四式
  • 7. 提供选择时如何涵盖所有可能性?
  • 8. 哪些话往左往右都是坑?
  • 9. 见风不一定就下雨
  • 10. 给你造一个“稻草人”
  • 11. 从相关出发,慢慢抵达真理
  • 12. 一个比喻的自我修养
  • 13. 为何黄西的脱口秀对有些人来说不好笑?
  • 14. 这点balance你心里可以有
  • 15. 润物细无声地坑你
  • 16. 戴眼镜的都是渣男?
  • 17. 归纳是一种主观世界的产物
  • 18. 康德、休谟和亚里士多德的神仙吵架
  • 19. 寻找靠谱的因果配对
  • 20. 那些“蒙”出来的科学发现
  • 21. 内鬼肯定有两个
  • 22. 成年人,冷酷一点好
  • 23. 给你一个爱上开会的理由
  • 第二章 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
  • 24. 哲学家失恋也难过
  • 25. 爱偷懒的锅,该让原始人来背
  • 26. 成年人思维里的童年印记
  • 27. 男性大胆假设,女性小心求证?
  • 28. 逃避可耻但有用
  • 29. 思维的面板如何运作?
  • 30.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答案?
  • 3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2. 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 33. 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诱导?
  • 34. 吃瓜群众是如何被忽悠上贼船的?
  • 35. 疾恶如仇,是我们的本性
  • 36.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 37. 已经付出这么多,该不该放弃?
  • 38. 刻板成见也有用?
  • 39. 关系到利益,做逻辑推理才带劲
  • 40. 文化传播是身体习惯的战争
  • 41. 光靠逻辑打天下,行不行?
  • 42. 谈谈智商测验这件事
  • 第三章 心灵哲学:谁在思考?
  • 43. 我们的心灵在发生什么
  • 44. “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在说啥?
  • 45. 实体二元论的缺陷
  • 46. 天才们的疯狂猜想
  • 47. 就连臭虫里都有上帝的光辉
  • 48. 意识是不重要的“副产品”
  • 49. 读心术可能存在吗?
  • 50. 人工智能会感到疼吗?
  • 51. 捐钱越多,就越有爱心
  • 52. 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
  • 53. 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拥有心智
  • 54. 就算重建了大脑数字模型,又能怎样?
  • 55. 变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感觉?
  • 56. 分不清红绿灯,也能开车?
  • 57. 颜色是一种主观幻觉?
  • 58. 有没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僵尸世界?
  • 59. 谁说物理主义者无法说明意识?
  • 60. 你是怎么感觉到疼的?
  • 61. 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的?
  • 62. 依赖于家的情绪感
  • 63. 心灵是如何编织出时间经纬的?
  • 64. “感同身受”这事存在吗?
  • 65. 我脚踏地球,却不妨碍我思考火星
  • 66. 当我们说“我们”时,我们到底是在指谁?
  • 67. 从鸿鹄之志,到对于志向的具体表达
  • 68. 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剂?
  • 第四章 知识论:你在思考什么?
  • 69. 人类能够知道些什么?
  • 70. 是不是可以再佛系一点呢?
  • 71. 如何确定你的存在不是幻觉?
  • 72. “榨菜哥”哪儿错了?
  • 73. 后真相时代中的我们还能知道事实吗?
  • 74. 传销是怎么把人骗上贼船的?
  • 75. 怎么看“名正言顺”这件事?
  • 76. 从《说文解字》看盖蒂尔问题
  • 77. 为什么压力越大,对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
  • 78. 今天是不是你的信用卡还款日?
  • 79. 有些歧视链是有必要存在的
  • 第五章 语言哲学:你用什么思考?
  • 80. 所有哲学问题的老大
  • 81. 说错话可能比说废话更有意义
  • 82. 如何有效抵制洗脑?
  • 83. 马达加斯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 84. 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85. To be or not to be应该咋翻译?
  • 86. 现实的鸡与抽象的鸡,哪一只更实在?
  • 87. 共同体乃是一种虚构
  • 88. 以色列为何得以产生?
  • 89. “御姐”的气质,到底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
  • 90. 四叔的颧骨不高,为何也算俺家的人?
  • 91. 二战史上的一个重要暗号
  • 92. 领导说话太含糊,该咋办?
  • 93. 这种感觉你们都不懂,只有我懂
  • 94. 疼痛的标准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神经科学说了算的?
  • 95. 会说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 96. 一提到“鸦片”,你会立即想到啥?
  • 97. 你看,帅哥一枚!
  • 98. 这司马懿真是一条鳟鱼啊!
  • 99. 人类译员怎样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替代?
  • 结语 感谢你,还保持着追求理想的初心
  • 附录 对进一步学习哲学的阅读建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