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知名经济学家解读平成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政治失衡、经济低迷、企业兴衰。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平成企业》《平成经济》《平成政治》三本,是一部罕见的对平成时代三十年的深入而真实的写照。

从腾飞到失落,从失落到稳步上升,一个国家,如何在艰难的日子里努力前行?翻开本书,马上读懂日本平成时代的三十年变迁。

目录

  • 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政治1989—2019
  • 版权信息
  • 序言一 构建中日经贸合作新格局 开创融合创新发展新局面
  • 序言二 如何告别一个远去的时代
  • 序言三 “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成功之作
  • 译者序
  • 序章 对谈缘起
  • 第一章 政治改革的功与过
  • 平成之初,谁是幕后操盘手
  • 解开自民党分裂之谜——三个要点
  • 未能充分“燃烧”的竹下政府
  • 昭和政治权力游戏中最精彩的地方
  • “自社先”联合政府失去政策上的对立关系
  • 与旧制高中毕业的一代人同时消失的默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民主主义的人们
  • 因过度庞大而破裂的派系
  • 金钱决定一切派系政治
  • 金丸和田中的派钱法
  • 政治学者见证了内阁诞生的幕后
  • 饱受“政府更迭”之苦的日本国民
  • 小选区制不适合日本
  • 支持安倍是因为对政治冷漠
  • 年轻议员的培养体系已经消失
  • 扮作“政策通”的政治家的失误
  • 议员的公开招聘制度是错误的
  • “都民第一之会”的违和感
  • 不敢让国民吃苦药的民粹主义
  • 年轻政治家应该发挥他们的“说服力”
  • 重新评估桥本首相
  • 彻底的和平主义幕后操盘手
  • 宫泽首相的历史性作用
  • 为什么社会党会无路可走
  • 民主党政权因排斥官僚而出现混乱
  • 鸠山政府被美国政府误认为“反美”
  • 使社会党辉煌一时的独特面孔
  • 民主党的“班会式民主主义”
  • 在野党应该进行培训和政策学习
  • 公明党与其支持者之间存在意识上的细微差别
  • 浑然一体的自民党和公明党
  • 小泽一郎的破坏欲
  • 从外部看平成时代的日本政治
  • 21世纪20年代日本政治应有的姿态
  • 选举制度如何改善监管与制衡
  • 在野党、选民和媒体都需要改变意识
  • 第二章 从党主导到官邸主导
  • 收获了桥本改革成果的小泉政权
  • 更改决策过程会改变决策本身
  • 对“首相主导”的强烈抵制
  • 自民党的智慧
  • 写着“在此基础上”的文件是不会实施的
  • 是官僚的抵制推翻了第一届安倍政权吗
  • 官邸掌握所有官僚的信息——内阁人事局的功与罪
  • 摆脱政府依赖型经济
  • “后小泉时代”的巨大反弹
  • 执政党和在野党达成一致,才能进行社会保障改革
  • 第一届安倍政权的“抑郁”
  • 福田首相别具一格的诙谐没有被理解
  • 无法做出职业规划的政治家
  • “族议员”对改革到底有多认真
  • 围绕税制的地盘之争
  • 官僚进行“忖度”是理所当然的
  • 人才远离政府机关的原因
  • 政府官员扭曲的自尊心
  • 喜欢维持政策现状的经济产业省官僚
  • 安倍经济学无法制定长期政策
  • 伴着痛苦的改革是因为选举太多
  • 经济有变化,制度却没有改变
  • 年青一代要主张“青年民主”
  • 改革热情减弱了吗
  • 打包解决政策问题
  • 重新评估政策决定流程
  • “行业法规”无法应对的时代
  • 年青一代应该制定“新规范”
  • 第三章 从政治学和地方的视角出发
  • 在“消费税选举”中拉开帷幕的平成政治
  • 自民党单独执政的终结
  • 小泉政权凭借“党魁评价”赢得选举
  • 无法预测谁会成为首相的时代
  • 舍弃了“民主党”这个名字的民主党的罪过
  • 竹下的参议院派系化目标
  • 没有着手解决难题的小泉政权
  • 民主党政权把巨大的期望变成了巨大的失望
  • 鸠山先生这个人值得分析
  • 安倍政权虽保守却左倾
  • 选民根据有限的线索决定投票给哪个候选人
  • 网络的出现使媒体变得多元
  • 掌握地方政治的四个要点
  • 地方议员拥有超越国会议员的力量
  • 规避人口减少问题的国政
  • 复兴旗手——熊本熊
  • 熊本地震后的复兴计划
  • 呼吁“负担最小化”
  • “没有熊本城的恢复,就没有熊本地震后的复兴”
  • 累积了灾后经验的平成时代
  • 关键词是“创造性复兴”
  • 能够“转祸为福”的领导力
  • 在政府机关,“心”比组织更重要
  • 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应有的姿态
  • 终章 从平成时代思考今后的日本
  • 从“培养政治家”的角度思考选举制度
  • 难以批评下属的社会弊病
  • 将有才干的人吸引到政界
  • 政治谱系已经消失
  • 如何向国民阐述“痛苦”
  • 官邸工作人员任期过长
  • “为了首相”——危险的旗号
  • 平成的政治中参议院发挥了妙用
  • 老年民主能否修正
  • 听取年轻人的不满,使之成为“争论点”
  • 重要的是政府与官僚之间的微妙平衡
  • 将会出现“生命差别”时代的重大课题
  • 后记
  • 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经济1989—2019
  • 版权信息
  • 序言一 构建中日经贸合作新格局 开创融合创新发展新局面
  • 序言二 如何告别一个远去的时代
  • 序言三 “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成功之作
  • 序章 进入平成时代
  • 第一部分 泡沫经济破灭与“失去的二十年”伊始 (198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 第一章 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背景
  • 第二章 泡沫经济的破灭与资产负债表调整问题的发生
  • 第三章 反复的财政刺激与金融政策的转向
  • 第二部分 金融危机与通货紧缩的发生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 第四章 亚洲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 第五章 通货紧缩的发生与金融政策
  • 第六章 向受挫的结构改革发起挑战
  • 第三部分 小泉结构改革与不良债权处理( 21世纪初前半期)
  • 第七章 什么是小泉结构改革
  • 第八章 不良债权处理与结构改革
  • 第九章 通缩的持续和量化宽松政策
  • 第四部分 民主党政权的诞生和雷曼冲击 (21世纪初后半期到21世纪10年代初)
  • 第十章 政权交替前夜
  • 第十一章 政权交替和开始行动的民主党政权
  • 第十二章 雷曼后遗症和“3·11”日本大地震下的经济政策运营
  • 第五部分 安倍经济学的开展 (2012年末以后)
  • 第十三章 安倍政权的诞生和“三支箭”
  • 第十四章 异次元量化宽松的展开及其边界
  • 第十五章 日本今后的一些经济问题
  • 终章 从平成经济中能学到什么
  • 后记
  • 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企业1989—2019
  • 版权信息
  • 序言一 构建中日经贸合作新格局 开创融合创新发展新局面
  • 序言二 如何告别一个远去的时代
  • 序言三 “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成功之作
  • 译者序
  • 序章 疾风知劲草
  • 第一部分 平成时代的日本企业
  • 第一章 泡沫经济破灭及金融危机(1989—1998年)
  • 第二章 产业的彷徨、昙花一现的成长、美国次贷危机(1999—2008年)
  • 第三章 从深渊中恢复(2009—2018年)
  • 第二部分 世界、技术、人和钱的三十年
  • 第四章 在美国和中国的夹缝中生存
  • 第五章 复杂性产业变为核心——产业构造的变化和技术
  • 第六章 变化的表象,不变的基础:日本企业的雇佣和人事
  • 第七章 不断积累的自有资本
  • 第八章 丰田和日产:平成时代两个企业的经营史
  • 终章 日本的原理以及相信“无形之手”的存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