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9千字
字数
2020-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爱尔兰诗人希尼与霍普金斯、叶芝、拉金的诗歌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北爱尔兰诗人希尼的诗歌创作,并将希尼与霍普金斯、叶芝、拉金进行对比分析。希尼与他们之间形成的诗歌对话触及其创作的基本命题——信仰与信任、现实责任与诗艺自由、日常生活与超验精神等。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希尼本人的灵感、意图和创作轨迹都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正是在这种影响与对话中,希尼逐渐界定并勾勒出自己的诗学。其诗歌始于某种信任危机和身份焦虑,却成熟于一种信任笃定的姿态:对正面社会价值的信任,对诗的艺术自由和“匡正”公义的信任,对语言表达和人类书写言说的信任,对闪烁于表征背后的终极意义和超验秩序的信任。正是基于这些信任,希尼的诗始终能带给读者一份积极温暖的希望。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要作品译名及缩写对照表
- 时间表
- 前言
- 第一章 信任诗歌:希尼诗歌的积极姿态
- 第一节 从“不确定”到“诗人”:《博物学者之死》《通往黑暗之门》《越冬》
- 第二节 “内心的移民”:《北方》
- 第三节 “树篱学校”:《田野工作》
- 第四节 “斋戒的朝圣者”:《朝圣岛》、斯维尼系列作品、《山楂灯》
- 第五节 “一片澄澈”:《看见异象》《水平仪》
- 第六节 “永恒之光”:《电灯光》《区域与环线》
- 第七节 “金色日冕”:《人性的链条》
- 第八节 “代笔书写”:希尼的翻译作品
- 第二章 诗艺与恩典:希尼与霍普金斯诗歌之比较
- 第一节 诗与恩典:希尼与霍普金斯诗中的信仰
- 第二节 自然主义者与自然:希尼与霍普金斯的自然诗
- 第三章 完美形式与人的栖居:希尼与叶芝诗歌之比较
- 第一节 寒冷与疗伤:希尼与叶芝的苦难诗学
- 第二节 土地与天空:希尼与叶芝诗中的现实责任和艺术自由
- 第四章 日常存在与“否定的崇高”:希尼与拉金诗歌之比较
- 第一节 “日常的奇迹”:希尼与拉金诗中的田园传统
- 第二节 希望与虚无:希尼与拉金诗中的“否定崇高”
- 结语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