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7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进入被忽略的微生物世界,开启重新理解日常的奇妙冒险。
内容简介
100℃的土壤里,植物为什么能存活?蚂蚁为什么会在巢穴里种真菌?鲸吃虾时怎么剥壳?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借助大量生动的实例,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在书中讨论了微生物共生,向我们展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时常关乎性命的任务,以及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我们会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与疾病或物质腐烂有关,还秘密地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迟来的前奏 关于微生物的共生和互惠共生
- 第一章 微生物形成的庞然大物 那些为植物供养的真菌
- 第二章 以小护大 被微生物保护和塑造的植物
- 第三章 1+1>2 共生是创新的动力
- 第四章 “请你给我画头牛” 植食性动物的细节
- 第五章 艰难环境的生存之道 微生物帮助动物适应海洋极端情况
- 第六章 营养插件 昆虫世界里的微生物
- 第七章 受控于微生物的人(1) 从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群落说起
- 第八章 受控于微生物的人(2) “法力无边”的微生物群落
- 第九章 细胞深处的微生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起源
- 第十章 面对孤单和寄生的深渊 共生靠什么维系?
- 第十一章 盟友自远方来,自相矛盾还是意料之外 当一方的疾病对另一方有用,并形成生态系统
- 第十二章 餐盘和酒杯里的共生者(1) 葡萄酒、啤酒和奶酪
- 第十三章 餐盘和酒杯里的共生者(2) 现代食品的来源
- 终章 看不见的陪伴 看得见的世界是否只是微生物互动的浮沫呢?
- 后记
- 术语解释
- 推荐书目
- 术语译名对照表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作者介绍
- 谢词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