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1千字
字数
2024-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探朝代更替之内因。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财政为主题,全新梳理从秦至清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以现代的经济理论来梳理古代中国的财政逻辑,分析历代财政得失。从土地制度、货币垄断、官营产业三方面说明中国两千余年的王朝兴衰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以中央王朝财政体系演变的三个周期为划分标准。
第一周期为秦汉魏晋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官营产业、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
第二周期为北魏北周隋唐两宋时期,以北魏的土地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均田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朝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
第三周期为辽金元明清时期,自元朝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讲起,进而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及其惰性为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一部新视角下的中国财政史诗
- 中国历史的财政逻辑
- 集权财政的三大周期
- 引子 汉武帝:两千年王朝财政的教科书
- 一场影响中国两千年财政制度的战役
- 汉初的自由经济时代
- 战争:名将之福,财政之灾
- 疯狂地卖爵,乱套的货币
- 解决财政危机,求助盐铁官营
- 干预经济,必用酷吏
- 消失的小政府
- 统一的代价?
- 第一部 探索中的集权王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 第一章 秦至汉初:中央王朝的诞生
- 楚汉相争:一道岔路口的选择题
- 秦代的财政革命和崩溃
- 汉高祖:王朝的重建
- 汉文帝:经济优先,财政让路
- 窦太后、贾谊和晁错:儒道之争的本质
- 第二章 汉代:皇帝的财政僵局
- 汉武帝:不可避免的财政扩张
- 皇帝的铸币战争
- 汉昭帝:两千年前的一场争论
- 争权的政治,结块的社会
- 第三章 王莽:一个幻想家的财政实验
- 过于平静的改朝换代
- 回归古代:西汉末年的儒家暗流
- 王莽:改革派的复古式集权
- 梦想家的币制幻想曲
- 第四章 穿越朝代的制度惰性
- 当皇权受到抵制
- 制度的惯性之重
- 在摩擦中逐渐解体
- 制度之变与王朝崩溃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战争时期的财政竞争
- 三国:财政为王
- 统一战争中看不见的战场
- 西晋:道不尽的禅让制
- 查不清的土地,理不尽的户籍
- 南朝:漫长的终曲
- 第二部 财政失控的繁荣王朝(公元386—1279年)
- 第六章 唐德宗:吝啬皇帝的感慨悲歌
- 当皇帝出逃时
- 战争时期的加税经济学
- 藩镇割据时期的财政死穴
- 雄心勃勃的帝王和可怜的财政
- 沦为守财奴
- 第七章 一千多年前的“土地革命”
- 北魏太后的政策与爱情
- 六世纪的冒进
- 当社会在雄心中崩溃
- 第八章 唐代:最简单的财政,最复杂的问题
- 被高估的行政效率
- 奇特的自我经营式财政
- 财政逼迫下的皇室搬家
- 贤相集团与聚敛集团
- 天宝变乱的财政之谜
- 盛世王朝的终结
- 第九章 宋代:改革之殇
- 岳阳楼上叹革新
- 错综复杂的财政集权
- 官买官卖遍天下
- 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
- 第十章 纸币:温水煮青蛙的游戏
- 纸币猛于虎
- 金融诈骗案引出的货币由来
- 宋代七巧板式的币制
- 交子:民间播种,政府收获
- 最隐蔽的敛财术
- 第十一章 金融大崩溃
- 能臣蔡京的金融投机
- 南宋的金融崩溃
- 贾似道:灭亡前的土地改革
- 第三部 最完美的集权机器(公元907—1911年)
- 第十二章 元朝:大蒙古的财政危机
- 丞相脱脱:蒙古人的凯恩斯
- 大蒙古时期的财政
- 忽必烈的孱弱遗产
- 摇摆的政治和元朝的衰落
- 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计划”
- 飞转的印钞机和社会崩溃
- 第十三章 明代:最严密的集权皇朝
- 玩不转钞票的皇帝
- 亏本的对外贸易
- 蒙古人的户籍和土地清查
- 农民意识和财政死结
- 张居正的挣扎和妥协
- 加税直到灭亡
- 第十四章 清代: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探花不值一文钱
- 理想样本,也是落后样本
- 赔款与借债
- 重归往复的叹息与无奈
- 附录
- 后记
- 再版后记
- 对本书有过帮助的人
- 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
- 还有那些朋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