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扬州文人香非遗传承人王其标多年研习香学、研制香方的心得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传统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香之观”“香之醒”“香之构”“香之合”四个章节,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传统香事的人文特质和美学意涵,并附录有与香有关的诗文多篇,便于读者对东方古老悠远的香文化有更全面的体悟。

“香之观”一章,开篇即介绍黄庭坚的“鼻观”之学,强调品香的独特方法,紧接着又梳理了香文化的发展历程。

“香之醒”一章点明传统香唤醒情志、醒人心脾之功用,同时介绍诸多使用传统香的生活方式,例如作画、抚琴、静坐、雅集、烹茶、赏月、读书等场合时焚香。

“香之构”一章梳理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介绍了用香器具,例如香熏炉、箸瓶、香盒、香几等。

“香之合”一章则介绍了配伍香方的注意事项及基本原则等。

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天然香品,逐渐回归传统香薰生活,本书以明代香学著作《香乘》为依据,可启迪社会大众对传统香学的认识和兴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文 如是风流
  • 前言
  • 第一章 香之观
  • 六朝及以前
  • 隋唐时期
  • 五代及宋
  • 南宋以降
  • 倪瓒
  • 董说
  • 《红楼梦》
  • 第二章 香之醒
  • 画事焚香
  • 琴馨合一
  • 焚香默坐
  • 雅集香风
  • 四时之香
  • 焚香待月
  • 烹茶焚香
  • 听雨焚香
  • 红袖添香
  • 烟赏之尚
  • 焚香博古
  • 第三章 香之构
  • 熏笼和隔火
  • 香器赏鉴
  • 第四章 香之合
  • 离骚清芳
  • 江南的芳草香木
  • 附录 香诗文
  • 〔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
  • 〔宋〕苏轼《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
  • 〔宋〕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香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首》
  • 〔宋〕黄庭坚《题自书卷后》
  • 〔宋〕黄庭坚《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元元年秘书省作)》
  • 〔宋〕秦观《法云寺长老然香会疏文》
  • 〔宋〕颜博文《觅香》
  • 〔宋〕陈去非《焚香》
  • 〔宋〕陆游《焚香赋》
  • 〔宋〕朱熹《香界》
  • 〔元明时期〕高启《焚香》
  • 〔明〕唐寅《焚香默坐歌》
  • 〔明〕文徵明《焚香》
  • 〔明〕徐渭《香烟》七首
  • 〔明〕屠隆《香》
  • 〔清〕王式丹《宣德炉歌为周中行作》
  • 〔清〕吴绮《焚香赋》
  • 〔清〕郭《如此江山· 香篆》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