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6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分析教师职业生活意义缺失,提升教育质量。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抓住教师职业生活意义缺失这一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探究,对于教师教育、教师伦理等领域的拓展及教师教学生涯质量的改进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提出教师职业生活意义感获得需要个体主体性的存在空间、践行空间和价值空间三个条件,为研究教师意义感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论文使用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现实基础。论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感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青文库》编辑说明
-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动力”不足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二章 个体主体性的存在空间
- 第一节 Z小学教师个体主体性的存在
- 第二节 主体性存在的依附
- 第三节 组织属性导致个体依赖
- 第四节 科层制对教师主体性的解构
- 第三章 个体主体性的践行空间
- 第一节 Z小学教师个体主体性的践行规则
- 第二节 主体性践行被束缚
- 第三节 权力系统束缚主体性践行
- 第四节 规训对践行空间的消解
- 第四章 个体主体性的价值认同
- 第一节 Z小学教师个体主体性的价值体现
- 第二节 主体性价值被贬低
- 第三节 绩效考核操纵主体性的价值认同
- 第四节 标准化对主体性的压抑
- 第五章 结语
- 一 本书的主要结论
- 二 学校组织制度的现实选择
- 三 学校组织制度的可能选择
- 四 本书的主要遗憾
- 五 本书的主要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