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度联结减轻父母教养压力,提升孩子的情商、逆商。

内容简介

归根结底,教养就是建立并维持一种独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成为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世上的一席之地的过程中,感受到安全、爱、支持与接纳。

作为父母,你自然会觉得有责任保护你的孩子免于糟糕的经历,但你不需要保护他们免受每一次让他们感觉不好的经历。对他们的长期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你如何帮助他们调节他们对困难经历的情绪反应;第二,你如何帮助他们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重视联结的父母会塑造孩子发展中的大脑,使他们更有可能发展出培养高情商、逆商等品格。

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策略,帮助父母学会平衡左脑教养模式和右脑教养模式,学会关注自己、关注孩子的大脑和情绪,学会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并与孩子建立深度联结。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练习及情绪调节技巧,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应用书中的理论,增强亲子关系并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1章 到底何谓教养
  • 亲子联结是教养的核心
  • 是什么阻碍了联结
  • 我们关注的是真正对发展重要的事吗
  • 什么是情商?它为什么重要
  • 第2章 教养如何塑造孩子的情商
  • 遗传的作用
  • 经历对我们的影响实实在在地深入了细胞层面
  • 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 什么样的教养能积极地塑造情商
  • 我们的大脑可以逐渐改变和发展
  • 教养没有终点
  • 第3章 为联结做准备
  • 支撑联结的三个基本要素
  • 理解大脑: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大脑是由什么构成的?它是如何工作的
  • 大脑的三层结构越和谐,教养方式越积极
  • 左右半球:你观察和接触世界的视角
  • 两个半球的差异会如何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 两个半球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让两个半球一起工作
  • 第4章 大脑的两个半球如何影响你的教养能力
  • 亲子联结会自然产生吗
  • 用好奇心来教养,而非评判
  • 教养需要灵活性和开放的心态
  • 如何用自省、平衡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 倡导右脑主导的开放性陪伴
  • 第5章 建立亲子联结之前先理解情绪
  • 你的教养方式是由你的大脑决定的
  • 什么是情绪
  • 情绪加工主要发生在右半球
  • 情绪调节是什么
  • 第6章 情绪调节与情绪失调
  • 健康的情绪调节需要对身体的觉察
  • 当你处在“容忍之窗”内时,才有相互联结的教养
  • 离开“容忍之窗”会触发哪些问题
  • 回避与补偿:无益的应对策略
  • 你的情绪调节能力会影响你的孩子
  • 年幼的孩子如何调节情绪
  • 我们为什么需要停止使用语言
  • 情绪调节在实际情况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共同调节情绪
  • 第7章 依恋: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 依恋是我们建立关系的媒介
  • 孩子最早的自我意识取决于父母的非言语反馈
  • 我们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决定了他们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方式
  • 与孩子保持联结,但也要保持边界
  • 第8章 你的依恋类型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 了解四种依恋类型
  • 帮助孩子容忍他们的消极情绪
  • 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次级情绪
  • 要想共情孩子,需要先照顾好自己
  • 第9章 大脑和神经系统决定了我们回应孩子的方式
  • 边缘系统:教养大脑的核心
  • “我安全吗”“你是站在我这边吗”
  • “战斗、逃跑或僵住”的防御策略
  • 威胁检测的过程是否平衡
  • 我们为什么对孩子发脾气:边缘系统失控
  • 如何减轻对孩子的反应强度
  • 第10章 情绪安全感
  • 情绪互动对生存至关重要
  • 你是否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激动,什么时候平静
  • “迷走神经刹车”:逆商的关键
  • 第11章 情绪安全感如何影响日常亲子互动
  • 社会参与系统使人进入不同的教养状态
  • 关注孩子的社交和情绪调节能力
  • 你们真的建立联结了吗
  • 提升亲子互动质量的日常练习
  • 放慢速度,联结就会自然产生
  • 亲子同步互动很重要
  • 培养慈爱的能力
  • 第12章 你处于哪种情绪调节模式
  • 情绪调节的三种模式
  • “进取与努力”模式
  • “威胁与防御”模式
  • 带来压力的错误思维方式
  • “平静与联结”模式
  • 如何在这三种模式间转换
  • 第13章 为用心的联结创造良好的环境
  • 请先照顾好你自己
  • 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与逆商
  • 致谢
  • 参考书目
  • 全年龄段
  • 儿童期
  • 青春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