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代汉语“被”字句全貌及发展探讨

内容简介

该书稿选取从唐代到清代的35部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基本语料,共收集“被”字句8632用例,考察其中“被”字句的情况,力图在把握“被”字句发展的整体性规律的前提下探讨“被”字句的复杂格式,描述“被”字句在近代汉语时期的各种表现形式,探索这类句子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争取较合理地解释学术界关于近代汉语“被”字句中一些看法不甚统一的问题。书稿从近代汉语中的复杂“被”字句的概况、汉语的被动意义及语义色彩、“被”字句不表示被动关系的格式、“被”字句的主语与“零主语”问题、“被”字后动词带宾式的发展、“被”字后多VP结构的发展、“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结构的发展七个角度探讨了“被”字句的历史发展变化,通过多层面的分析,展示了近代汉语“被”字句的全貌以及复杂“被”字句的各种情况。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近代汉语中的复杂“被”字句
  • 第一节 关于近代汉语的复杂“被”字句
  • 第二节 目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书所涉及的语料范围
  • 第四节 关于“被”字句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二章 汉语的被动意义及语义色彩
  • 第一节 汉语的被动意义与“被”字句
  • 一 “被”字句中“原”和“被”的对立
  • 二 “被”字句中“被进”和“被抑”的对立
  • 三 “被”字句的历史发展与被动式的关系
  • 四 关于“被”字词性的讨论
  • 第二节 “被”字句表达的语义色彩
  • 一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二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需要讨论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字后“离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一 “被字句不表示被动关系”的格式
  • 二 学术界的主要观点
  •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NP1+被+NP2+CF”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分析
  • 一 “被”字从“遭遇事物”“遭遇动作”到“遭遇事件”
  • 二 “被”字从“遭遇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 三 “被”字表示“遭遇状况”的产生
  • 第三节 “被”字后出现“离心结构”的各种情形
  • 一 “被”字后出现“离心结构”的所有情形
  • 二 分类标准之一:“两栖类”和“纯非被动类”
  • 三 分类标准之二:非被动式的“遭遇事件”和“遭遇状况”
  • 四 分类标准之三:“他被式”和“自被式”
  • 第四节 “NP1+被+NP2+CF”格式的功能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状况
  • 一 “NP1+被+NP2+CF”格式的功能
  • 二 “NP1+被+NP2+CF”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字句的主语与“零主语”问题
  • 第一节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一 学术界的研究情况及主要观点
  • 二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近代汉语中“被”字句主语的情况
  • 一 分类标准
  • 二 分类情况和例句
  • 第三节“零主语”的分析方式所牵涉的问题
  • 一 句子成分的省略问题
  • 二 “零被句”中的R1式牵涉近代汉语的两种“被”字句句型
  • 三 对于“被”字句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字后动词带宾式的发展
  • 第一节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一 “被”字后动词带宾式的格式
  • 二 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
  • 三 目前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被”字后动词带宾式的各种情形
  • 一 分类标准
  • 二 “被”字后动词带宾语的“松散的带宾结构”类
  • 三 “被”字后动词带宾语的“紧密的带宾结构”类
  • 第三节 “被”字后动词带宾式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一 NP1和NP3之间两种基本关系:“复指”和“领属”
  • 二 关于“复指性宾语”
  • 三 关于“领属性宾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被”字后多VP结构的发展
  • 第一节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一 “被”字后多VP结构的格式
  • 二 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
  • 三 目前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关于“被”字后多VP结构的“施事转换”与管辖关系
  • 一 “施事转换”与管辖关系的详细说明
  • 二 “被”字所管辖的VP之间的层次关系
  • 第三节 “被”字后出现多VP结构的各种情形
  • 一 分类标准之一:“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 二 分类标准之二:“连续被动”和“不连续被动”
  • 三 分类标准之三:“封闭式”和“开放式”
  • 四 其他分类标准
  • 第四节 “被”字后多VP结构格式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 一 “被”字后多VP结构格式的功能
  • 二 “被”字后多VP结构的发展趋势
  • 三 “被”字后多VP在现代汉语中的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结构的发展
  • 第一节 已往学者的研究状况
  • 一 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
  • 二 目前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的大致情形及分类原则
  • 一 “被”字后带补语的复杂情形举例
  • 二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的分类原则
  • 第三节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的类型
  • 一 被+V+时间词/时间短语
  • 二 被+V+处所词/处所短语
  • 三 被+V+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
  • 四 被+V+“个/一个”结构
  • 五 被+V+数量词/数量短语
  • 六 被+V+“得/的”字结构
  • 七 被+V+动宾/介宾结构
  • 八 被+V+表示趋向性动作的动词
  • 九 被+V+表示结果的动词/形容词
  • 第四节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复杂化
  • 一 各时代各种补语的数量及比例的发展变化
  • 二 补语的复杂化及多个补语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表
  • 第三章附表一 “被”字后“被+NP”与“被+V”格式的数量统计
  • 第三章附表二 “两栖类”和“纯非被动类”的“被”字句的出现情况
  • 第三章附表三 “纯非被动式”的“被”字句的分类情况
  • 第三章附表四 “自被式”的出现情况
  • 第四章附表一 “被”字句按照主语情况分类的数量统计
  • 第四章附表二 “被”字句按照主语情况分类的比例统计
  • 第五章附表一 “被”字后动词带宾语所有例句统计
  • 第五章附表二 “被”字后动词带宾式的“紧密的带宾结构”和“松散的带宾结构”统计
  • 第五章附表三 “松散的带宾结构”的出现情况统计
  • 第五章附表四 “复指性宾语”和“领属性宾语”的出现情况及所占比例统计
  • 第五章附表五 “复指性宾语”的出现情况统计
  • 第五章附表六 “领属性宾语”中“狭义领属”和“广义领属”的数量及其比例
  • 第六章附表一 “被”字后多VP结构句子的数量及其在所有“被”字句中的比例
  • 第六章附表二 “被”字后多VP结构中的“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数量统计
  • 第六章附表三 “连续被动”和“不连续被动”的数量统计
  • 第六章附表四 “封闭式”和“开放式”的数量统计
  • 第六章附表五 “被”字后多VP结构的项数分布
  • 第七章附表一 “被”字后动词带补语的数量、比例及各时代分布情况
  • 第七章附表二 “被”字后动词所带各类补语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一)
  • 第七章附表三 “被”字后动词所带各类补语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二)
  • 第七章附表四 “被”字后动词所带各类补语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三)
  • 第七章附表五 “被”字后动词所带多个补语情况统计
  • 参考文献
  • 一 专著类
  • 二 论文类
  • 三 文献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