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20-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锻炼孩子内心力量的13条核心法则。
内容简介
你会过度保护孩子吗?你会允许孩子逃避责任吗?你会放任孩子走捷径吗?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认为,努力把孩子隔绝在痛苦和现实之外,就能确保他们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获得必备的技能,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本书作者从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实战技巧、精准方案和具体而可靠的训练,帮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学龄前儿童到青少年——塑造强健的内心,使他们成长为健康坚强的成年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献词
- 引言
- 第1章 他们绝不姑息受害者心态
- 你能容忍受害者心态吗?
- 为什么父母会以受害者心态抚养孩子?
- 受害者文化让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
- 受害者心态可以遗传
- 怀着受害者心态养育孩子会制造新的受害者
- 受害者心态制造新的受害者
- 受害者心态是一个很难打破的循环
- 怎么做才好?
- 发现受害者心态的苗头
- 做个好榜样
- 追求美好事物
- 如何教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
- 帮助孩子关注他能改变的事
- 区分悲观想法和真实想法
- 据理力争或保持沉默
- 让你的孩子有时间玩
- 英雄出少年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2章 他们绝不自责
- 你有没有被自责所左右?
- 为什么父母会自责?
- 父母的三种自责
- 过度自责往往源自错误信念
- 比较会侵蚀你的自信
- 自责式养育会传递有害信息
- 内疚会让你染上坏习惯
- 因内疚而让步会传递错误的信息
- 怎么做才好?
- 如果内疚是合理的,那就改变你的做法
- 别再凡事都往最坏处想
- 不要草率下结论
- 原谅犯了错的自己
- 努力做到60分
- 如何教孩子认识内疚?
- 告诉孩子听天使的话
- 让孩子感到内疚而非羞耻
- 理解内疚感的孩子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3章 他们绝不让孩子成为宇宙中心
- 你也围着孩子团团转吗?
- 为什么父母要让孩子成为宇宙中心?
- 健康自尊和病态自恋之间的模糊界限
- 过度补偿童年缺憾
- 一切围着孩子转会让他变得自我中心
- 虚夸的自信导致孩子充满敌意
- 对赞美的渴求是个无底洞
- 自我中心的儿童会成长为自恋的成年人
- 怎么做才好?
- 给予由衷的赞美和喜爱
- 善待孩子,但不要把孩子当成贵宾
- 如何告诉孩子他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 多替他人着想
- 教孩子学会感恩
- 承认其他可能性
- 只有正视自己的地位,才会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4章 他们绝不让恐惧支配他们的选择
- 你的育儿选择有多少出自恐惧?
- 为什么父母会担心?
- 每天都听到坏消息
- 父母很难意识到真正的危险
- 基于恐惧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焦虑
- 基于恐惧的养育方式会导致糟糕的决策
- 恐惧会传染
- 怎么做才好?
- 想想你小时候是怎么活下来的
- 权衡孩子面临的风险
- 关注安全,但不要过度
- 如何教孩子面对恐惧
- 增加勇气,而非减少恐惧
- 告诉孩子恐惧的好处
- 描绘恐惧阶梯
- 勇敢的孩子长大后会全盘衡量风险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5章 他们绝不受孩子控制
- 你的孩子大权在握吗?
- 父母为何把控制权交给孩子?
- 家庭等级关系的转变
- 有些父母不愿主事
- 给孩子太多权利会扰乱家庭等级秩序
- 孩子需要的是规则,不是成为统治者
- 规则少等于麻烦多
- 怎么做才好?
- 让自己掌握主动权
- 建立清晰的等级秩序
- 拒绝卷入主导权之争
- 使用能够彰显你控制权的语言
- 对孩子的反馈持保留态度
- 如何让孩子拥有有益却有限的权利
- 认清孩子的秘密武器
- 被适当赋权的孩子会成长为内心强大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6章 他们绝不苛求完美
- 你期望完美吗?
- 为什么父母会苛求完美?
- 虎妈们认为求全责备造就完美的孩子
- 舞台妈妈和体育爸爸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 知道目标该定多高很难
- 苛求完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害
- 孩子力求表现完美可能会导致你忽视问题
- 孩子为尚未实现目标而付出代价
- 怎么做才好?
- 你是否给孩子施加了太多压力
- 传递关于成就和失败的正确信息
- 追求卓越,而非苛求完美
- 表扬和批评交替进行
- 如何教孩子尽力而为
- 寻找灰色中间地带
- 对自己有合理期待的孩子能欣赏他人的成功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7章 他们绝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
- 你是否让孩子承担了足够的责任?
- 为什么父母会让孩子逃避责任?
- 父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孩子的责任心需要共同培养
- 有些父母很难放手
- 允许孩子逃避责任会拖延他们成熟
- 不负责任的孩子成长为不负责任的大人
- 怎么做才好?
- 期望你的孩子有责任心
- 让你的孩子承担责任
- 让“惯犯”自作自受
- 利用祖母戒律
- 做一个负责任的榜样
- 如何教孩子负责任
- 尽早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 接受解释,而不是借口
- 有责任感的孩子会成长为坚韧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8章 他们绝不过度保护孩子
- 你有没有过度保护孩子?
- 父母为什么会保护孩子免受痛苦?
- 快乐是一种时尚
- 孩子们不应该承受更多的痛苦
- 过度保护是在告诉孩子,他们承受不了
- 孩子们比你想象的坚强
- 不要与痛苦为敌
- 孩子在经历中学习
- 怎么做才好?
- 了解你如何看待痛苦
- 教孩子转移对剧烈痛苦的关注
- 把孩子需要了解的事情告诉他
- 承认痛苦
- 教孩子面对痛苦
- 教孩子分辨痛苦是敌是友
- 抚慰心理创伤
- 帮助孩子表达痛苦
- 自古英雄多磨难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9章 他们绝不为孩子的情绪而自责
- 你是否认为你要为孩子的情绪负责?
- 父母为何觉得他们要为孩子的情绪负责?
- 交出主动权并不容易
- 父母不能接纳自身的情绪
- 孩子需要知道如何处理内心的烦乱
- 缺乏情感能力可能会危害孩子一生
- 控制不了情绪的孩子会努力控制他人
- 孩子们不会理解他们的情绪
- 怎么做才好?
- 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 确认孩子的感受
- 纠正行为,而不是情绪
- 让孩子体会不舒服的感受
- 如何教孩子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 帮助孩子掌握改善情绪的方法
- 帮孩子找到平复心情的方法
- 锻炼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 情商高的孩子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10章 他们绝不防止孩子犯错误
- 你会防止孩子犯错误吗?
- 为什么父母会阻止孩子犯错误?
- 直升机式父母大行其道
- 父母认为犯错有害
- 父母不想承担犯错的后果
- 防止孩子犯错的潜台词——犯错是可怕的
- 不犯错的孩子可能会付出终身的代价
- 错误有时是好老师
- 怎么做才好?
- 了解你的养育目标
- 防止有害的错误
- 克制插手的冲动
- 将错误转化为学习的机会
- 如何教孩子认识错误
- 跟孩子一起回顾
- 谈谈你犯过的错
-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孩子会成为明智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11章 他们绝不把管教与惩罚混为一谈
- 你会严厉惩罚孩子吗?
- 为什么父母容易把管教和惩罚混为一谈?
- 父母认为惩罚最管用
- 惩罚有时源于绝望
- 惩罚有时十分“诱人”
- 混淆管教和惩罚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
- 体罚会适得其反
- 对孩子大吼大叫也可能有害
- 严厉的惩罚会导致孩子说谎
- 当众羞辱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 怎么做才好?
- 评估你的领导才能
- 建立明确的规则
- 创造支持性环境
- 用规则来教导孩子
- 如何让孩子改善行为问题
- 教孩子自律
- 用奖励制度激励孩子
- 遵守纪律的孩子会成为目光长远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12章 他们绝不偷懒走捷径
- 你有没有图省事而把麻烦留给将来?
- 为什么父母们会走捷径?
- 走捷径会让生活立即变轻松
- 大多数父母都身心疲惫
- 走捷径会引发长期的不良影响
- 父母走捷径,孩子也会走捷径
- 怎么做才好?
- 看清你所选择的捷径
- 设定规则,避免将来纪律走捷径
-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有益方式
- 如何教孩子抵制诱人的捷径
- 帮助孩子设定有一定难度的目标
- 帮助孩子编一条积极的口头禅
- 懂得抵制有害捷径的孩子会成为坚韧不拔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第13章 他们绝不忘记自己的价值观
- 你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养育孩子吗?
- 为什么父母会忘记他们的价值观?
- 父母容易被竞争所裹挟
- 父母透过玫瑰色眼镜看待他们的孩子
- 忘记你的价值观会干扰孩子的道德指针
- 孩子们不了解父母的价值观
- 价值观的缺位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 怎么做才好?
- 思考你的价值观
- 反思你给孩子的人生启示
- 创建家庭使命宣言
- 决定如何传递你的价值观
- 承认你过去犯过错
- 如何教孩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 让孩子了解你如何做出重要决定
- 谈谈他人的价值观
- 了解自身价值观的孩子会成为拥抱变革的成年人
- 常见问题与陷阱
- 结语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