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2千字
字数
2011-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你重现一位独臂神父在上海拯救数十万难民的东方传奇故事。
内容简介
法国神父饶家驹是60多年前出现在上海的一位辛德勒式的人物。1937年,他倡导建立的“南市难民区”即“饶家驹安全区”,至少保护了30万逃难的中国人。他开创的救济难民的“饶家驹安全区”模式,被南京、汉口、广州等地沿用。1949年修订的《日内瓦公约》采纳了饶家驹安全区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他的名字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很多耶稣会成员也知之不多。
本书的作者阮玛霞通过查阅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瑞士等地的档案和文献,采访相关当事人,为我们重现了一位独臂神父在上海拯救数十万难民的东方传奇。不仅如此,《饶家驹安全区:战时上海的难民》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对于我们今天思考难民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前言
- 序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第一章 早年岁月
- 根
- 耶稣会
- 耶稣会士的培育
- 饶家驹与德日进
- 第二章 来到中国
- 早年岁月
- 虹口教区
- 救助儿童
- 1931年的大洪水
- 第三章 痛苦之中的上海
- 第四章 饶家驹安全区
- 作为一种概念的安全区
- 与交战双方谈判
- 现实中的安全区
- 暴力还在继续
- 赞誉
- 第五章 仿效饶家驹安全区
- 未获批准的南京安全区
- 南京大屠杀
- 获准成立的汉口安全区
- 其他的安全区
- 第六章 海外筹款
- 第七章 饶家驹安全区内的生活
- 难民的遣返
- 集中和分发食物
- 衣物分发委员会
- 清洁与卫生
- 教育委员会
- 医疗服务
- 纪律委员会
- 第八章 最后的日子和遗产
- 重返巴黎
- 建立巴黎安全区的希望
- 失望与幻灭
- 新生:罗马教廷的使节
- 他带给《日内瓦公约》的遗产
- 准备新公约
- 尾声
- 附录一 1949年8月12日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即日内瓦第四公约)
- 附录二 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武装冲突的受害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