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6千字
字数
202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名茶文化学者以《茶经》为原点,重述中国茶之基本。
内容简介
茶,从喝到品,始于陆羽《茶经》。
《茶经》是关于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后世茶书的开源之作;共十篇,全面记述了唐及唐以前的茶叶历史与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方法等。
知名茶文化作家周重林,精研茶学15年,功底深厚,详细参考古今中外版本40余种,勘校精良,带来原汁原味而又通俗易懂的《茶经》读本。除对原文的精心译注之外,还有对每个章节主题的深入延伸探讨,从茶的古今演变到茶人的基本修养,从历代茶事到茶席茶礼,溯本求源,见解独到,全方位揭秘《茶经》的思想密码。
搭配古代茶具、茶画图,帮助你更为直观了解古代茶具的特点和构造,感受茶雅传统,汲取古人饮茶智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茶人的修养 ——来自陆羽《茶经》的启示
- 一之源
- 原文译注
- 大茶树过去长满华夏大地
- 瓜芦是不是茶?
- 茎还是蕊?
- 百川学海本《茶经》有什么讲究?
- 茶从土话变洋话
- 唐代好茶的标准有哪些?
- 不要随便“约吃茶”
- “精行俭德”便是君子之茶
- 喝茶的好处是什么?
- 二之具
- 原文译注
- “直过民族”读《茶经》的优势
- 没有竹,茶要如何是好?
- 杀青的艺术
- 三之造
- 原文译注
- 采茶的时间
- 赏茶饼的八个等级
- 笋与牙、茶花与茶果
- 四之器
- 原文译注
- 鼎力喝茶
- 伊公羹学问有些大
- 陆子茶来路不明?
- 喝茶的好处有什么根据?
- 六边形的圆形会不会有些奇怪?
- 陆羽的追求就在那些器具中
- 漉水囊来源于寺院
- 茶人用瓷的偏见
- 五之煮
- 原文译注
- 蛤蟆背
- “漆科珠”难倒智者无数
- 烧水的常识
- 加盐是为了甜
- 古典时期的朦胧美
- 隽永是茶味的第一个表述
- 茶性俭,不宜广
- 茶之用水:洁、冽、细、漫、新、活
- 从唐代开始的茶水战争
- 六之饮
- 原文译注
- 茶祖是谁
- 清饮与混饮
- 七之事
- 原文译注
- 对隐者的追忆
- 茶不如奶吗?
- 八之出
- 原文译注
- 中国茶区分类简史
- 九之略
- 原文译注
- 十之图
- 原文译注
- 《茶经》的“经”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