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阐述自古希腊至现当代的西方史学,纵贯西方古典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书中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占据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及其他史学;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种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主要是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当代的新趋势。

本书留意考察西方各个时期的史家、史著、史学思潮和流派等,以揭示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突出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一、承上启下,指点门径
  • 二、发展阶段与重大转折
  • 三、西方史学史之史
  • 四、近百年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 五、如何研究西方史学史
  • 第一章 古典史学(Ⅰ)
  • 一、城邦社会与城邦文明
  • 二、“童年时代”
  • 1.遗产的传承
  • 2.神话与史诗
  • 3.史学的故乡
  • 三、西方史学的创立
  • 1.希罗多德的生平
  • 2.希罗多德的《历史》
  • 3.希罗多德的叙事方式
  • 4.西方“史学之父”
  • 四、西方传统史学范型的确立
  • 1.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2.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开创者
  • 3.史学的求真与致用
  • 4.两种不同的史学范型
  • 五、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的史学
  • 1.色诺芬
  • 2.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
  • 第二章 古典史学(Ⅱ)
  • 一、从城邦到帝国
  • 二、从模仿到奠立
  • 1.广采博收的罗马文化
  • 2.史学之滥觞
  • 3.拉丁史学的发展
  • 三、史坛双擘
  • 1.李维的史学思想
  • 2.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 四、光辉的延伸
  • 1.波里比阿
  • 2.史家群体
  • 五、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 1.求真探索精神
  • 2.人文主义观念
  • 3.宽宏的历史眼光
  •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 5.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 六、西方史学传统的多重意义
  • 第三章 中世纪史学
  • 一、黑暗时代?
  • 二、早期基督教史学
  • 1.基督教史学的兴起
  • 2.早期基督教史学的最初探索
  • 3.基督教教会史学范型的确立
  • 4.基督教史学的趋于成熟
  • 三、蛮族兴起与统治期间的史学
  • 1.蛮族初兴时期的历史撰述
  • 2.蛮族统治期间的重要史家
  • 四、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史学及随后的民族化趋势
  • 1.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
  • 2.史学的民族化趋势
  • 五、中世纪盛期的史学
  • 1.对十字军的历史撰述
  • 2.对城市的历史撰述
  • 3.鄂图与马修
  • 4.编年史范式的演变
  • 六、中世纪史学的转折
  • 1.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历史撰写
  • 2.走向文艺复兴
  • 七、拜占庭史学
  • 1.一座“黄金桥梁”
  • 2.一位卓越史家
  • 3.一门国际显学
  • 第四章 近代史学(Ⅰ)
  • 一、近代文明的曙光
  • 1.社会新发展和公民人文主义
  • 2.社会及学术活动的两重属性
  • 3.“古今之争”和“历史皮浪主义”
  • 二、意大利史学
  • 1.古文献、器物的搜集整理与文献学
  • 2.人物传记写作的风行
  • 3.佛罗伦萨历史学派
  • 三、法国史学
  • 1.历史写作形式与内容的扩展
  • 2.民族史写作的勃兴
  • 3.对历史认识的理论反思
  • 四、德国史学
  • 1.转瞬即逝的人文主义史学
  • 2.路德派的历史编纂
  • 3.天主教派的历史编纂
  • 五、英国史学
  • 1.走出编年史的传统
  • 2.莫尔
  • 3.培根
  • 六、尼德兰等国史学
  • 1.尼德兰民族和宗教史学
  • 2.伊拉斯谟的《新约》研究
  • 3.西班牙与葡萄牙史学
  • 七、博学派史学
  • 1.博学派的缘起与特征
  • 2.玻兰达斯派的贡献
  • 3.圣摩尔派的成就
  • 第五章 近代史学(Ⅱ)
  • 一、科学进步与社会嬗变
  • 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 1.启蒙运动
  • 2.理性主义史学
  • 三、法国史学
  • 1.孟德斯鸠
  • 2.伏尔泰
  • 3.狄德罗与“百科全书派”
  • 四、英国史学
  • 1.休谟
  • 2.罗伯逊
  • 3.吉本
  • 五、德国史学
  • 1.莫泽尔
  • 2.哥丁根学派
  • 六、历史哲学的发展
  • 1.维柯
  • 2.孔多塞
  • 3.康德
  • 4.赫尔德
  • 第六章 近代史学(Ⅲ)
  • 一、“历史学的世纪”
  • 二、德国史学
  • 1.民族复兴与史学进步
  • 2.学术繁荣与历史法学派
  • 3.史学科学化与专业化
  • 4.历史哲学的科学探索
  • 5.历史求真与史学致用
  • 三、法国史学
  • 1.法国大革命与历史研究
  • 2.阶级斗争与政治史研究
  • 3.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杂志
  • 4.《历史研究导论》
  • 四、英国史学
  • 1.辉格派与托利派史家
  • 2.文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 3.牛津学派与剑桥学派
  • 4.格罗特与希腊史研究
  • 五、美国史学
  • 1.源不远,流不长
  • 2.边疆学派的兴起
  • 第七章 近代史学(Ⅳ)
  • 一、浪漫主义史学
  • 1.浪漫主义思潮的特征
  • 2.浪漫主义史学的内涵
  • 3.浪漫主义史家及其影响
  • 二、客观主义史学
  • 1.兰克与客观主义史学
  • 2.客观主义史学的发展
  • 3.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
  • 三、实证主义史学
  • 1.实证主义思潮
  • 2.实证主义史家
  • 3.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
  • 四、历史主义史学
  • 1.历史主义的起源
  • 2.德国历史主义史学
  • 3.历史主义史学的发展
  • 五、西方学者对古代东方文明的研究
  • 1.埃及学与亚述学
  • 2.宗教与宗教学
  • 3.汉学
  • 六、马克思主义史学
  • 1.开辟史学新时代
  • 2.晨光熹微的岁月
  • 3.从对抗到对话
  • 第八章 现代史学(Ⅰ)
  • 一、大变革的时代
  • 二、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
  • 1.世纪初的争论
  • 2.“特洛伊木马”
  • 3.大洋彼岸的震荡
  • 三、美国史学
  • 1.史学新潮流
  • 2.实用、多元与国际化
  • 四、法国史学
  • 1.年鉴学派的崛起
  • 2.在主流之外
  • 五、英国史学
  • 1.学派纷争
  • 2.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说
  • 六、德国史学
  • 1.传统的坚韧与延续
  • 2.斯宾格勒与文化形态学派
  • 3.历史主义传统的终结
  • 七、意大利等国史学
  • 1.意大利史学
  • 2.比利时史学
  • 3.荷兰史学
  • 第九章 现代史学(Ⅱ)
  • 一、战后西方史学的重新定向
  • 1.路标转换
  • 2.新史学范型
  • 二、年鉴学派的演进
  • 1.法国史学的主流
  • 2.布罗代尔时代
  • 3.转型时期
  • 4.走向世界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
  • 1.时代与史学的双重变奏
  • 2.英法称雄
  • 3.“西马亦马”
  • 四、社会科学新史学派
  • 1.史学的社会科学化
  • 2.新经济史学
  • 3.新政治史学
  • 4.新社会史学
  • 五、历史学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 1.比较史学
  • 2.计量史学
  • 3.心理史学
  • 4.口述史学
  • 5.影视史学
  • 6.“新克丽奥”的“边界”及其问题
  • 六、世界史重构的新潮流
  • 1.“全球历史观”
  • 2.《当代史导论》
  • 3.世界史体系的创新
  • 七、历史哲学发展的新走向
  • 1.从思辨走向批判
  • 2.分析的历史哲学
  • 3.存在主义历史哲学
  • 4.结构主义历史哲学
  • 5.叙述主义历史哲学
  • 第十章 现代史学(Ⅲ)
  • 一、新史学的新变化
  • 1.叙事史的复兴
  • 2.新的盟友
  •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
  • 1.微观史学
  • 2.新文化史
  • 三、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史学
  • 1.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 2.后现代主义挑战传统的“历史真实”概念
  • 3.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史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
  • 4.后现代主义的问题与积极意义
  • 四、20世纪的中外史学交流
  • 1.久远的传统
  • 2.历史的轨迹
  • 3.“往来不穷谓之通”
  • 结语
  • 推荐阅读书目
  • 后记
  • 第二版后记
  • 第三版后记
  • 第四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