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作近乎无所不包,写世道、写人心、写文学,都是他写得到位、写得入理、写到精髓。

内容简介

《鲁迅杂文集》精选鲁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杂文写作经典58篇。自1918年发表第 一篇《随感录》,到1936年离世,鲁迅先生写作的杂文,只付梓的杂文集子就有16部--从《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言论自由的界限》,大写世道;到《谈金圣叹》《论“他妈的”》,细察人心;再到《作文秘诀》《看书琐记》,谈诗论艺--兼容并蓄,无所不包。他是独特的“大先生”,因绝望而冷峻又因激愤炽焰燃烧的真男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世道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随感录三十五
  • 忽然想到(五至六)
  • 导师
  • 学界的三魂
  • 送灶日漫笔
  • 无花的蔷薇
  • 略论中国人的脸
  • 流氓的变迁
  • 宣传与做戏
  • 言论自由的界限
  • 二丑艺术
  • 难得糊涂
  • “京派”与“海派”
  • 北人与南人
  • 骂杀与捧杀
  •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人心
  • 灯下漫笔
  • 论“他妈的!”
  • 随感录三十八
  •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 论辩的魂灵
  • 战士和苍蝇
  • 杂感
  • 这个与那个
  • 谈皇帝
  • 小杂感
  •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 观斗
  • 文学上的折扣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谈金圣叹
  • 世故三昧
  • 捣鬼心传
  • 爬和撞
  • 男人的进化
  • 算账
  • 中秋二愿
  • 忆刘半农君
  • 病后杂谈
  • 隐士
  • 论“人言可畏”
  • “题未定”草(六至九)
  • 半夏小集
  • 学问
  • 革命时代的文学
  • 读书杂谈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无声的中国
  •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作文秘诀
  • 看书琐记(三)
  • 汉字和拉丁化
  • 门外文谈
  •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说鲁迅的杂文

    历史这事情。我打认得几句文言文就开始看。半懂不懂地看太史公写的商君列传,到神采飞扬地看纵横长短的战国策,再到通了点经义,听老夫子们长篇累牍讲 “王正月”。真正约莫瞅出点门道,那是渐知人事以后的事情了。于是突然明白自己从前所关切的都是旧事,乃至于跟今日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种对过往记录的颓败感,愈发激起了我对当下的兴趣。

    表述当下是很困难的事情。如盲人摸象,更如身处激流之中,刚要撩起一捧水,生活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看旁人纷纭地说着今日,乃至于当下的历史感,也无不是借从前的表述外壳,如同今人突地穿上古旧的戏装,说不出的怪异感。

    我在搜索一种足以描述今天的语言外壳。用历史或者童话乃至于寓言。实在不行,做几首诗也可以。但总要是从前没出现过的东西。“已发生过的,后必再发生”,这是比较低端的找异同的游戏,不足以呈现今天的诗意。

    在我看来,从开眼看今日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了历史感,而不再需要戏剧化地借助什么变革将自己推向一条曲线的某种顶点,去做它的亲历者。我一直都在亲历,这才是诗意所在。

    我开始翻一些鲁迅先生的杂文。

    在鲁迅看来,这些文字应该是速朽的。倘或幸而或者不幸流传下来,那适足以证明老毛病还是没改过来。但不管幸或者不幸罢,总是流传下来了,到今天还能见着。我于是看先生的文章,看那个锐意于 “启蒙” 的年代。

    那一代人背着传统,仿佛也是第一次睁眼看这世界。于是说不出的怪异感。有西人珠玉在前,自是要奋起直追,再看自己的传统及文化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常常非过正不能矫枉。

    启蒙诸人的情怀可以理解,然而也错过不少。比如这种怪异感,并不是只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怪异的时代,乃是因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地要睁眼,他看到得便总是怪异。怪异源自严肃的审视。

    那笔启蒙的烂账且不说了。都是学生跟老师学,反被老师打,最后闹到不知道该不该学、学老师多少的惶惑上。这种后遗症,到今天还没有好彻底。

    好在现在总算河道变宽,大河流缓了。要不要波澜壮阔,那是别人的事情。与我自己则总是有余裕去正视这第一眼的怪异了 —— 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情,重新翻开了鲁迅先生的杂文。

    这杂文固然是些他的笔墨官司,并据说 “有深意焉”,对国民性的揭露都在里头。鲁迅先生是医生出身而我不是,我看到的也就是别的,乃是他对当下的把握,及时灵敏地反馈,并从细枝末节中疏离出从过去以致于未来的理路 —— 而这才是最迷人的: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 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 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这一段里乃是谈教育,谈如何为人父母。鲁迅自然是有所见而有所思,由青年而想到未来的世界,乃至于发见了家庭教育这事情的急迫性。大有必须要解决、否则未来仍旧黑到底的趋势了。这便是常常被人提起的鲁迅文章的积极性,即对国民性 / 社会问题的批判。

    可惜今天看过去,还是得替从前说句厚道话。如此父母养出如此的儿子,真是改变教育观就能解决的事情吗?恐怕是很难说。今天孩子固然不用蓬头垢面在旧社会的街上转了,但仍旧不免衣着光鲜地在新社会的街上转。

    问题的解决不能一劳永逸,孩子还是要转下去,山不转水转,你不转我转,一种无限逼近却抵达无期的教育逻辑对社会或有大用,对个人倒是没什么意思了 —— 有那功夫,干嘛不干点别的,非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允许一部分在在街上转,允许一部分在家里转,同时还要允许多元化,更多的人在更多场合从心所欲地转,岂不是更有念想。鲁迅先生去世后,蔡元培挽逝者说: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这个免做 “空头文学家”,就和文章与当下的水乳交融的联接,具有莫大关系。

    一个没事写写划划的人,总有一天要抬起头来去面对他生活着的世界,其中少数还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变成了诗人,歌者。这一刻来临的时候,会有无边沿的孤独 等着他,无边沿的激情和禁忌等着他。这大约也是文学之不能为科学所取代的意义 所在吧。

    我想起大学那会儿,校园里突然冒出一个诗人,拿着自己印刷的情诗到处散发,同学以为笑谈。

    现在想想,即便他情诗写得不怎么样,这也是个难得的开头啊 —— 说不定正是攒着恋爱的劲头,开始睁眼看这个世界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