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我国传统定罪思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全书通过“我国当下定罪思维模态的揭示与剖析”“我国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实践运行效果评判”“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的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批判”“印证式定罪思维下的我国刑事立法观批判”“我国刑事法治观的重构:论证式定罪思维之提倡”“论证式定罪思维: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之实体根基”六个章节的内容,对我国传统的定罪思维进行了剖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刑事法律的当代使命
  • 第一章 我国当下定罪思维模态的揭示与剖析
  • 一、 司法三段论
  • 二、 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的思想基础
  • (一)形式理性
  • (二)法的客观化
  • (三)法律实证主义
  • 三、 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的历史基础:限制刑罚权的滥用
  • 四、 印证式定罪思维的认识论基础:科学理性主义
  • 第二章 我国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实践运行效果评判
  • 一、 定罪过分形式化:实质合理性考量的缺席
  • 二、 不当的利益衡量:刑事司法核心机能的偏离
  • (一)案例:现象展示
  • (二)刑事司法的规范确证机能
  • (三)印证式定罪思维与不当利益衡量现象之间的必然性联系
  • 三、 疑难案件解决方案选择机制缺失
  • (一)刑事疑难案件解读
  • (二)消极规范缺失型刑事疑难案件
  • (三)规范模糊型刑事疑难案件
  • (四)选择多元型刑事疑难案件
  • 四、 司法不够尊重事理
  • 第三章 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的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批判
  • 一、 指向公正规范引导的刑法教义学
  • 二、 目的理性缺失:我国传统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审视
  • (一)随机客体
  • (二)因果关系
  • (三)共同犯罪
  • (四)分则个罪的犯罪主体要求及于共犯人
  • (五)纯逻辑性的罪间界限分析
  • (六)累犯
  • (七)提倡:刑法学知识体系的目的合理性清理
  • 三、 形式化缺陷修正机制的缺失: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
  • (一)平面四要件理论与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之间的契合性
  • (二)形式化缺陷的凸显
  • (三)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对形式化缺陷的应对
  • (四)实质因素的回归与原理化: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真正贡献
  • 第四章 印证式定罪思维下的我国刑事立法观批判
  • 一、 限权与公正:我国当代刑法立法合理性标准评判
  • 二、 事实与规范:当代中国刑法立法方法论批判
  • (一)刑法立法方法论的核心问题
  • (二)当代中国刑法的“事实中心主义”审思
  • (三)评价因素的复归:法的规范目的
  • (四)思维观念的转变与“事实与规范理性平衡立法方法论”
  • 三、 印证式定罪思维超越:刑法立法合理性的当代命题
  • 第五章 我国刑事法治观的重构:论证式定罪思维之提倡
  • 一、 跛足的刑事法治观:重规则建设,轻“法律人”培养
  • 二、 论证式定罪思维的提倡:以辩证推理为基础
  • (一)辩证推理思维的接受及其本质
  • (二)论证式定罪思维的展开
  • 三、 论证式定罪思维对我国刑事法治的现实意义
  • 第六章 论证式定罪思维: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之实体根基
  • 一、 我国现行刑事司法运行机制的特点与困境
  • (一)我国现行司法运行机制的基本模态:侦查结论的逐层审查确认
  • (二)“逐层审查确认”刑事司法权运行机制的缺陷
  • 二、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
  •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理论建议概观
  • (三)司法改革试点措施简介
  • (四)小结
  • 三、 单纯体制改革的局限性
  • 四、 定罪思维转变与以“裁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运行机制
  • (一)走向刑事司法活动的社会属性
  • (二)刑事司法活动社会属性的“论证式”理解之于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咱的法律,也在与时俱进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印证” 到 “论证” 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证据认定和司法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印证” 是指通过收集和审查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相互印证,以确定事实和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传统的司法实践中,“印证” 是常用的证据认定方式,它强调证据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印证,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然而,“论证” 则更加强调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深入分析和推理,以揭示案件的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在 “论证” 模式下,司法机关不仅关注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还更加注重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深入分析和推理,以得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结论。从 “印证” 到 “论证” 的进步,体现了我国司法体系对证据认定和司法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追求。这种进步有助于提高司法机关的办案质量和效率,增强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需要注意的是,“印证” 和 “论证” 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在某些情况下,司法机关可能同时采用 “印证” 和 “论证” 的方式对案件进行认定和处理。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司法效果。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与香港中华法律网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以多媒体、全方位为人民传播法律为宗旨,积极开拓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法律大数据的加工标引以及法律新媒体运营等业务。 由法律出版社主导,法讯公司承担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出版行业名列前茅,并获得“数字出版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