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复盘1907年美国金融市场的“至暗时刻”。

内容简介

1907年10月发生在纽约的大恐慌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恐慌之一,也是私人公司、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联合救市最典型的案例。它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国民银行时代的终结,催生了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联储。最重要的是,它让人们开始反思监管和市场、垄断和竞争这两组矛盾。直至今日,这两个话题仍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本书围绕10月22日至11月6日三周的时间线展开,生动刻画了摩根、罗斯福、斯特朗和众多核心人物在恐慌中的心态和行动。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在遥远的上个世纪初,但故事中的场景却并不陌生。

复盘不同维度下的救市过程,本书试图从中挖掘出救市要义,为下一场危机寻找对策。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值得反复回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从昨天到今天:大恐慌启示录
  • 从大流行到大恐慌:一样的恐慌,一样的挤兑
  • 救市原则:确定性,确定性,确定性
  • 摩根的救市哲学
  • 摩根的遗产
  • 救市是商业但又超越商业
  • 第二章 危机来临前
  • 摩根回到纽约
  • 斯特朗和戴维森
  • 罗斯福的言论与华尔街的动荡
  • 铜的故事
  • 祸起海因策
  • 延伸阅读
  • 第三章 10月22日星期二:漫长的一天
  • 罗斯福的马车
  • 希金斯的苦恼
  • 挤兑爆发
  • 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钱攥紧了
  • 雪茄与晚餐
  • 第四章 10月23日星期三:最壮观的挤兑
  • 斯特朗第二次肩负使命
  • 纽约分部的狂奔
  • “这就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地方”
  • 安然渡过暴风眼
  • 午夜拜访
  • 第五章 10月24日星期四:摩根第一次救市
  • 这么多、这么多、这么多
  • 抵挡住了第二次冲击
  • 科特柳的一天
  • 第六章 10月25日星期五:摩根第二次救市
  • 巴黎的投资人
  • 科特柳继续坐镇纽约国库
  • 摩根第二次救市
  • 美洲信托依然深陷挤兑
  • 延伸阅读
  • 第七章 风暴横扫纽约(10月最后一周)
  • 突破红线:三天内财政部资金水平降至极限
  • 1亿美元的“通货”
  • 银行资产负债表
  • 纽约市将于 3天后停摆
  • 黄金增购与货币增发
  • 每晚7:30联盟俱乐部@所有人
  • 第八章 11月1日星期五:施莱先生赔了很多钱
  • 第九章 11月2日星期六:从摩根到罗斯福都面对重重阻力
  • 大到不能倒的施莱
  • 金融改革的呼声:从白宫到民间
  • 第十章 11月3日星期日:门锁了,钥匙@摩根
  • 施莱如愿以偿,但是……
  • 钥匙与难题
  • 集体兜底
  • 第十一章 11月4日星期一:“它是挽救恐慌的唯一对策
  • 罗斯福逆转
  • 延伸阅读
  • 第十二章 11月5日星期二:完美假日
  • 收购的细节已经安排妥当
  • 接管两家信托公司
  • 延伸阅读
  • 第十三章 11月6日:充满希望的一天
  • 第一次按时下班
  • 索恩的告白
  • 第十四章 后来
  • 11月: 现金始终处于溢价状态
  • 12月: 宏观形势显著好转
  • 一年以后
  • 第十五章 诀别与重逢
  • 摩根国会做证
  • 再后来:诀别与重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总统论金融
  • 附录二 《普约报告》:结算行不可缺少
  • 附录三 《普约报告》:这些协会既没有注册,也没有受到监管
  • 附录四 纽交所:大部分的交易可以定性为“赌博”
  • 附录五 结算行证书:一种通货
  • 附录六 金融不稳定时美联储如何提供流动性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 1907 发生的金融危机始末。金融危机通常体现为货币短缺导致市场流动性匮乏,如果不及时树立起人们的信心,那么市场将陷入恶性循环,这将导致经济危机。摩根在本次危机中力挽狂澜,但危机后却又备受抨击,令人唏嘘不已。我相信历史终将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本书有三个得到

      1. 救市时最重要的是提供确定性;2. 救市者往往在存在救市悖论,救市成功时被褒奖,但在救市之后,往往会受到责难;3. 一段市场奔溃与恢复图景,没有经历过股灾的投资者可以看一看,感受一番;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