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5千字
字数
2016-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场关于禅的本质的终极思考,追溯禅的缘起,寻求禅的答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的禅者”、日本当代禅宗大德铃木大拙先生所著禅学经典著作之一,主要探讨禅的本质。
首先介绍作为宗教体验的禅是什么,然后介绍禅在佛教及东方文化中的位置,引导读者思考禅在当今世界的存在价值。
在本书中,铃木先生以自身对禅的深切体会为基础,借助西方现代思想方法深入透彻地解答了“禅是什么”,有助于现代读者走出心灵的困境、摆脱俗世的纷扰,找到真实的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序
- 新版序
- 序
- 第一编 宗教体验的禅
- 第一讲 什么是宗教体验
- 我想谈谈观察宗教的角度和立场
- 那么,宗教体验是什么呢?
- 宗教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 宗教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 理性宗教与感性宗教
- 第二讲 什么是佛教生活
- 禅宗是佛教吗?
- 佛教到底是什么?
- 什么是佛教生活
- 佛教生活的内容有什么
- 第三讲 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
- 佛教是理性的,但又离不开修行实践
- 若没有情感,宗教就无法发挥作用
- 成佛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
- 菩萨与罗汉
- 佛教终归要回归到家宗
- 大智大悲是佛教的真正目的
- 第四讲 证三菩提的禅
- 何谓“三菩提”
- 知的三菩提
- 为什么宗教离不开直觉?
- 印度禅与中国禅的关系
- 宗教一直引导人类开拓属于自己的世界
- 第五讲 从心理学角度看禅
- 从禅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来看禅
- 禅的极致一定在心理上
- 禅以心理为基础,而非逻辑
- 第二编 禅在佛教中的位置
- 第一讲 宗教经验的诸多要素
- 经验,是人类独有的特权
- 从宗教不安中产生宗教经验
- 如何看待自己当下的宗教体验
- 个人的宗教体验包括三大要素
- 宗教教育可培育我们对宗教的感知与情感
- 传承宗教是要传承精神而非仪式
- 第二讲 宗教体验的各种形态
- 宗教最初的表现形式大多是仪式
- 思考使宗教的知性因素进入头脑
- 佛教中的“分别”会产生什么结果?
- 宗教总会伴随着迷信
- 宗教不单单包含感情,还有知性的元素
- 努力寻找防止宗教被误解的方法
- 第三讲 作为宗教的佛教
- 只有加入神秘情感,宗教才具有鲜活的生命
- 佛教中还应加入情感的因素
- 真宗强调情感,而禅宗则强调智慧
- 宗教的被动性
- 宗教行动上展现出的个人色彩
- 第四讲 《楞伽经》大意
- 《楞伽经》的大意及版本
- 这部经书是如何传承的呢?
- 《楞伽经》为何与禅宗有如此紧密的关系?
- 第五讲 神秘主义的禅
- 达摩来中国后传播的禅到底是什么?
- 日本禅与中国禅有什么不同?
- 从禅宗“十牛图”得到的启发
- 解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