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庆市档案馆完整呈现抗战时期工业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重庆市档案馆研究人员历时数载,将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的工业发展情况以档案文献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内容包括工业内迁情况、内迁后的发展状况、抗战即将结束时工业的萎缩等。书稿资料翔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编辑说明
  • 凡例
  • 第一章 战时工业政策
  • 1. 抗战期中的工业生产政策
  • 2. 经济部关于《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的总说(1938年)
  • 3. 经济部关于在内地创设新工业区的计划(1938年)
  • 4.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协助和筹设内地工厂情形的报告(1938年12月)
  • 5. 《中央日报》关于政府奖励投资后方生产的报道(1940年3月8、9日)
  • 6. 经济部关于奖助和发展工业的报告
  • 7. 《国民公报》关于经济部划分重要工商业范围的报道(1941年4月19日)
  • 8. 国防工业三年计划大纲(1941年8月)
  • 9. 翁文灏:经济部的战时工业建设(1941年)
  • 10. 林继庸:战时后方民营工业动员(1942年5月7日)
  • 11. 工业贷款实施办法草案(1943年3月)
  • 12. 蒋介石:中国工业建设之途径(节选)(1943年4月27日)
  • 13. 战后工业建设纲领(1943年4月)
  • 14. 战后各种工业建设计划总述(1943年4月)
  • 15. 经济部关于奖助民营工业的概况(1943年7月)
  • 16. 《国民公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划分国营民营工业原则的报道(1944年12月1日)
  • 17. 《中央日报》关于政府当局发展工矿事业政策的报道(1945年1月25日)
  • 18. 《大公报》关于工业建设纲领实施原则案的报道(1945年5月20日)
  • 19. 简贯三:中国工业建设的分区问题(节录)(1946年)
  • 第二章 沿海工矿内迁
  • 1. 蒋介石核准厂矿迁移原则及监督迁移办法(1937年10月)
  • 2. 大鑫钢铁厂陈述迁厂今后困难情形恳请缓清迁移补助款支出造报手续复上海工厂迁监委函(1937年12月20日)
  • 3. 经济部关于工业内迁的计划(1938年)
  • 4. 军用光学器材厂筹备处为迁移重庆通函(1938年1月15日)
  • 5. 《国民公报》报道四川省府尽力扶助外省工厂移川(1938年3月28日)
  • 6. 炮兵技术研究处内迁及开始在渝办公的有关函电(1938年5—8月)
  • 7.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内迁厂矿复工办法(1938年10月4日)
  • 8. 《国民公报》关于迁川各纱厂加紧复工的报道(1938年10月21日)
  • 9. 工矿调整处关于办理厂矿内迁的报告(1938年12月)
  • 10. 兵工署第五十工厂迁渝纪略(1938年)
  • 11. 《国民公报》: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大力协助工矿内迁(1939年1月24日)
  • 12. 工矿调整处颁布《协助内迁各厂招募技工暂行办法》(1939年4月6日)
  • 13. 河南豫丰纱厂内迁复工经过(1939年5月)
  • 14. 工矿调整处:内迁工厂厂名地址及复工情形一览表(1939年8月)
  • 15. 翁文灏部长:政府将全力帮助内迁工厂发展工业(1940年2月18日)
  • 16. 上海顺昌铁工厂迁川复工经过(1940年9月)
  • 17. 工矿调整处方崇森报厂矿迁建复工累计呈上峰函(1941年6月2日)
  • 18. 工矿调整处1941年6月底止各业迁移放款情况(1941年9月11日)
  • 19. 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拆迁汉阳钢铁厂纪略(1941年11月)
  • 20. 迁川工厂联合会:迁川史略(1942年)
  • 21. 商务印书馆重庆分厂迁建艰难经过概述(1942年2月)
  • 22. 《国民公报》关于机工内移重庆的报道(1942年4月9日)
  • 23. 《国民公报》:民营工业内迁452家四川约占半数(1942年7月17日)
  • 24. 《国民公报》关于工矿调整处协助湘桂工厂内迁的报道(1944年12月7日)
  • 25. 《大公报》关于湘桂内迁工厂为在渝复工的报道(1945年1月16日)
  • 26. 《中央日报》关于湘桂工厂内迁的报道(1945年1月25日)
  • 27. 《国民公报》:战时生产局协助湘桂民营内迁工厂复工(1945年2月13日)
  • 28. 《中央日报》报道桂林迁渝厂家合组中南联合工厂复工(1945年3月22日)
  • 29. 湖南第三纺织厂内迁经过(1945年7月)
  • 30. 资源委员会报所属工业企业战时迁移及空袭损失情况(1945年)
  • 31. 兵工署第三十工厂迁渝纪略(1947年)
  • 32. 兵工署第一工厂内迁纪略(1948年2月)
  • 33.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2月)
  • 34. 兵工署第四十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2月26日)
  • 35. 兵工署第二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6月)
  • 36. 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迁渝纪略(1948年)
  • 37. 章剑慧拟申新第四纺织公司重庆分厂迁川记(1948年10月)
  • 38. 宜昌鸿昌机器厂创立及迁川经过略述(1948年11月10日)
  • 第三章 工业概况
  • 1. 抗战初期四川工矿业公司登记情形(1937年12月)
  • 2. 抗战初期兵工署在川各厂地址表(1938年10月)
  • 3. 抗战中期重庆市民营工厂厂数统计(1941年10月)
  • 4. 1941年度各种工矿事业生产情形(1942年)
  • 5. 1942年度上期国内工矿增产情形(1942年)
  • 6. 抗战中期重庆市各业资本比较表(1942年9月)
  • 7. 抗战中期大后方工业统计表(1942年)
  • 8. 重庆附近经济部所属各企业设立地点分区表(1943年)
  • 9. 翁文灏:中国工商经济的回顾与前瞻(1943年)
  • 10. 1943年上半年国内工矿生产情形(1943年)
  • 11. 袁梅因:战时后方工业建设概况(1944年)
  • 12. 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之发展趋势(1944年)
  • 13. 1943年我国的工矿生产情形(1944年8月)
  • 14. 抗战后期四川各类工厂的分布(1944年)
  • 15. 1944年度大后方重要工矿事业概况(1945年1月)
  • 16. 1945年重庆市工厂设立登记(1945年)
  • 17. 重庆工业开工年份及业别统计表(1945年)
  • 18. 工矿调整处关于后方工厂现状的调查(1945年)
  • 19. 李紫翔:四川战时工业统计(1946年1月)
  • 20. 李紫翔:四川工业的前途(1946年5月)
  • 21. 中国西南实业协会编制渝川康滇黔工业统计表(1946年12月30日)
  • 22. 抗战时期中国国货工业之进步(1948年)
  • 23. 抗战时期四川与重庆的工业概况(1948年)
  • 第四章 战时工业技术之进步
  • 1. 《大公报》:中央工业试验所抗战初期工作情况(1938年12月17日)
  • 2. 《中央日报》通讯:十年来的中央工业试验所(1941年2月2日)
  • 3. 《中央日报》:“中工”顾所长谈战时我国工业技术进步(1943年2月17日)
  • 4. 抗战六年来我国工业技术之进步(1943年10月)
  • 5. 《新民报》关于战时“工矿业三巨子”的报道(1944年3月13日)
  • 6. 《中央日报》:资源委员会征求奖励16个亟待解决的技术专题(1944年8月23日)
  • 第五章 战时首都的两次工业展览
  • 1. 《大公报》:101家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开幕(1942年1月2日)
  • 2. 迁川工厂展览会开幕献词(1942年1月)
  • 3. 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参加展览会员一览
  • 4. 颜耀秋: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的意义与希望(1942年1月)
  • 5. 胡西园: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筹备经过(1942年2月)
  • 6. 《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工矿产品展览会提要》(1944年2月)
  • 7. 资源委员会工矿产品展览会筹备经过(1944年6月)
  • 第六章 抗战胜利前后工业界的困难与危机
  • 1. 工业界之困难与期望(1941年6月)
  • 2. 《大公报》关于嘉陵江区煤业公会请求政府贷款以促进生产的报道(1943年8月19日)
  • 3. 章乃器谈目前工业界的危机及其解决办法(1943年11月9日)
  • 4. 翁文灏:后方工业现状及其困难(1943年12月17日)
  • 5. 《国民公报》关于土布业半数停业的报道(1945年1月21日)
  • 6.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承织军布厂商身陷困境的报道(1945年3月31日)
  • 7.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煤炭业减产的报道(1945年5月1日)
  • 8. 《大公报》:陪都三工业团体请求政府拨巨款救济工业界危机(1945年8月26日)
  • 9. 《国民公报》关于纺织业遭遇困难的报道(1945年8月25日)
  • 10. 《国民公报》关于湘桂迁渝厂矿处境困难的报道(1945年9月12日)
  • 11.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承织军布业停工倒闭的报道(1945年9月14日)
  • 12. 《大公报》关于陪都工商界吁请政府当局救助的报道(1945年9月18日)
  • 13. 全国工业协会等为所属会员厂矿的失业员工救济办法呈重庆市政府文(1945年9月21日)
  • 14. 四川复员协进会为请救助农工商呈各业意见给重庆市政府(1945年9月21日)
  • 15. 《国民公报》关于纺织业停工减产的报道(1945年9月26日)
  • 16. 《国民公报》关于星五聚餐会研讨挽救工业危机办法的报道(1945年9月29日)
  • 17. 《国民公报》关于土布业身陷困境的报道(1945年9月30日)
  • 18. 《大公报》关于陪都工业不景气工人失业的报道(1945年10月4日)
  • 19.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物价飞涨煤业生产困难的报道(1945年10月4日)
  • 20. 《国民公报》:渝市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民营危机最甚(1945年10月10日)
  • 21. 《国民公报》有关重庆产业萧条失业工人剧增的报道(1945年10月13日)
  • 22. 重庆市工人请愿团为请救济失业及保障生活呈市社会局请愿书(1945年10月15日)
  • 23. 《国民公报》:为工人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出谋划策(1945年10月15日)
  • 24.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工人大请愿的报道(1945年10月16日)
  • 25. 《国民公报》“短评”:救济工业与扶植工业(1945年11月27日)
  • 26. 潘仰山谈纺织业的困难(1945年11月29日)
  • 27. 《国民公报》“短评”:光复区工厂复工与后方工厂停业之对比(1945年12月23日)
  • 28. 停业小本织户为生机断绝请予救济呈重庆市政府文(1945年12月)
  • 29. 《国民公报》关于织布业“小织户全部破产”的报道(1946年1月20日)
  • 30. 《国民公报》关于“机器变成废铁”的报道(1946年1月22日)
  • 31. 《国民公报》关于制药业“名存实亡”的报道(1946年1月23日)
  • 32. 《国民公报》关于炼油业“完了”的报道(1946年1月29日)
  • 33. 《国民公报》关于中小工业“濒于绝路”的报道(1946年2月1日)
  • 34. 《国民公报》关于承织军布业“山穷水尽”的报道(1946年2月6日)
  • 35. 《国民公报》关于面粉业“溃退下来”的报道(1946年2月18日)
  • 36. 《国民公报》关于民生实业公司“困难重重”的报道(1946年3月3日)
  • 37. 《国民公报》关于制革业破产倒闭的报道(1946年3月11日)
  • 38.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工人失业多达十万的报道(1946年5月18日)
  • 39. 刘敏:抗战结束期之四川工业(1946年)
  • 40. 杨及玄:复员期中重庆的工潮(节录)(1948年)
  • 第七章 重要工业行业
  • 一、 机器工业
  • 1. 第一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成立时会员名册(1939年10月6日)
  • 2. 马雄冠等:重庆民营机器工业概况(节录)(1942年)
  • 3. 重庆市机械工业产量统计(1942年)
  • 4. 顺昌公司重庆铁工厂(1942年2月)
  • 5. 抗战时期的民生机器厂概况(1943年4月)
  • 6. 抗战中期的重庆市机器工业概况(1943年10月)
  • 7. 上海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3年12月)
  • 8. 卓芬:机器工业现状(1944年1月)
  • 9. 抗战后期重庆机器工业概况(1944年6月)
  • 10. 恒顺机器股份有限公司(1945年)
  • 11. 抗战时期重庆机器工厂一览表(1946年)
  • 二、 冶金工业
  • 1. 渝鑫钢铁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0年4月11日)
  • 2. 杨继曾: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概略(1941年11月)
  • 3. 康步七:抗战以来的钢铁冶炼业(节录)(1943年)
  • 4. 抗战中期大后方铁产量统计(1943年1月)
  • 5. 重庆市冶炼业概况(1943年10月)
  • 6. 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概况(1943年)
  • 7. 中国制钢公司概况(1943年)
  • 8. 重庆附近钢铁业概况及其展望(1943年12月)
  • 9. 朱玉仑:中国钢铁工业之过去现在与将来(节录)(1944年)
  • 10. 抗战后期重庆钢铁业之动态(1944年6月)
  • 11. 中国兴业公司组织及所属各厂概况(1944年9月)
  • 12. 人和钢铁公司调查报告(1944年)
  • 13. 余名钰:后方钢铁工业之末日(1945年)
  • 14. 抗战时期重庆的钢铁工业(1946年)
  • 三、 兵器工业
  • 1. 抗战中期大后方各兵工厂主要事项一览表(1941年4月23日)
  • 2. 兵工署第五十工厂概况(1942年)
  • 3. 兵工署第二工厂概况(1943年10月)
  • 4. 兵工署第二十工厂历史沿革(1944年1月)
  • 5. 抗战后期兵工署各厂厂址和出品表(1945年)
  • 6. 抗战后期兵工署所属各厂生产能力表(1945年4月19日)
  • 7. 抗战胜利时后方区各兵工厂现状调查表(1945年8月)
  • 8.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沿革概况(1948年2月)
  • 9. 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沿革概况(1948年2月)
  • 10. 兵工署第十工厂沿革概略(1948年5月)
  • 11. 兵工署第二十三工厂沿革概况(1949年8月)
  • 四、 能源工业
  • 1. 马濬之:重庆市煤焦运销概况(1938年)
  • 2. 朱谦:重庆市用煤之来源及其产销概况(1940年)
  • 3. 嘉陵江流域各煤矿厂产运情形一览表(1942年12月)
  • 4. 抗战中期的嘉陵江煤矿业概况(1943年10月)
  • 5. 南桐煤矿概况(1944年)
  • 6. 抗战期间巴县石油沟天然气利用情形(1)(1944年)
  • 7. 重庆电力公司调查报告(1944年9月)
  • 8.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电气事业(1945年)
  • 9. 抗战后期嘉陵江区各矿煤焦产量及实际拨交各类用途煤焦吨数(1945年4月)
  • 10. 抗战时期的天府煤矿公司(1947年12月)
  • 11. 龙溪河流域之水力工程(1947年)
  • 12. 资源委员会巴县电力公司概况(1948年)
  • 五、 化学工业
  • 1. 抗战前期重庆的玻璃工业(1940年2月)
  • 2. 永新化学工业公司概况(1941年9月)
  • 3. 抗战中期重庆区酒精工业一览表(1941年12月)
  • 4. 抗战时期四川的造纸工业(节录)(1942年)
  • 5. 重庆市皂烛业初步调查(1942年)
  • 6.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化学工业(1943年)
  • 7. 抗战中期重庆区炼油工厂调查报告(1943年3月)
  • 8. 抗战时期重庆的炼油业(1944年)
  • 9. 抗战后期四川及重庆区植物炼油厂一览表(1944年3月)
  • 10.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化学工业调查表(1945年1月)
  • 11. 天原电化厂四川工厂概况(1945年)
  • 12. 中国植物油料厂概况(1946年2月)
  • 13. 中南橡胶厂概况(1946年4月)
  • 14. 中央造纸厂重庆工厂沿革概况(1946年8月31日)
  • 六、 纺织工业
  • 1. 豫丰纱厂概况(1941年)
  • 2. 申新纱厂简史(1942年2月)
  • 3. 抗战中期大后方棉毛麻纺织业产销概况(1943年10月)
  • 4. 重庆市纺织业概况(1944年6月)
  • 5. 重庆173家大织户生产概况(1944年)
  • 6. 抗战后期的纺织工业动态(1944年8月)
  • 7.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纺织业调查表(1945年1月)
  • 8. 中国纺织公司概况(1945年5月)
  • 9. 大明纺织染公司概况(1945年5月)
  • 10. 沙市纺织公司概况(1945年6月)
  • 11. 1944年的重庆土布业(1945年)
  • 12. 裕华纺织公司调查报告(1946年8月)
  • 13. 重庆市土布业调查报告(1947年2月)
  • 七、 其他工业
  • 1. 天府味精厂简介(1942年1月)
  • 2. 冠生园食品公司沿革简介(1942年1月)
  • 3. 中央工业试验所窑业原料示范工厂(1942年9月)
  • 4. 抗战中期重庆的面粉工业概况(1943年10月)
  • 5. 天城面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1944年1月)
  • 6. 抗战后期重庆市的制革业概况(1944年3月)
  • 7. 华福卷烟公司概况(1944年3月)
  • 8. 抗战时期陪都的烟草工业(1944年)
  • 9. 岁丰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5月)
  • 10. 复兴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6月)
  • 11. 福民面粉公司概况(1944年)
  • 12.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概况(1944年6月)
  • 13. 蜀益烟草公司概况(1944年)
  • 14. 抗战后期四川重要面粉工业调查表(1945年1月)
  • 15. 抗战以来之重庆制革工业(1945年)
  • 16. 抗战时期陪都的制革业(1945年)
  • 17. 抗战时期的四川水泥公司(1946年7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重庆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是由重庆市委主管、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恢复现名。2005年4月29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重庆出版社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几十年来,重庆出版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出版方向,为社会提供了数十亿册计的健康有益的图书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