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8千字
字数
2021-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所选篇目主要是非教材中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佳作。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10辑进行分类编排,主要有草木芬芳、四季诗情、托物言志、临行送别、山水田园、抒情咏怀、羁旅思乡、哲理悟道、边塞爱国、吊古咏今,划分合理、清晰。
每篇诗词包括经典选文、字词小贴士、诗文转换站、诗词赏析评、诗词趣味多、智慧修炼场、诗人小档案等版块,栏目丰富。
本书配有音频、插图,能够极大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本书可作为孩子们学习古诗词之用,也可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给孩子的小诗词100课(上册)
- 第一辑 草木芬芳
- 第1课 鸟鸣涧
- 第2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第3课 重阳席上赋白菊
- 第4课 梅花绝句
- 第5课 题榴花
- 第6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第7课 紫藤树
- 第8课 新柳
- 第9课 紫薇花
- 第10课 大林寺桃花
- 第二辑 四季诗情
- 第11课 立春偶成
- 第12课 秋词
- 第13课 客中初夏
- 第14课 秋凉晚步
- 第15课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第16课 春日偶成
- 第17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第18课 夜雪
- 第19课 春日五首(其一)
- 第20课 山亭夏日
- 第三辑 拖物言志
- 第21课 竹石
- 第22课 蝉
- 第23课 白梅
- 第24课 画菊
- 第25课 石灰吟
- 第26课 旅夜书怀
- 第27课 左掖梨花
- 第28课 杨柳枝词
- 第29课 北陂杏花
- 第30课 卜算子·咏梅
- 第四辑 临行送别
- 第31课 赠汪伦
- 第32课 芙蓉楼送辛渐
- 第33课 山中送别
- 第34课 谢亭送别
- 第35课 淮上与友人别
- 第36课 送杜十四之江南
- 第37课 别卢秦卿
- 第38课 送魏二
- 第39课 送沈子福之江东
- 第40课 渡荆门送别
- 第五辑 山水田园
- 第41课 竹里馆
- 第42课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第43课 过故人庄
- 第44课 村夜
- 第45课 渔翁
- 第46课 乡村四月
- 第47课 山中
- 第48课 雨过山村
- 第49课 出郊
- 第50课 饮酒(其五)
- 给孩子的小诗词100课(下册)
- 第六辑 抒情咏怀
- 第51课 登幽州台歌
- 第52课 天净沙·秋思
- 第53课 秋下荆门
- 第54课 己亥杂诗
- 第55课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 第56课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第57课 过分水岭
- 第58课 书愤
- 第59课 夏日南亭怀辛大
- 第60课 登高
- 第七辑 羁旅思乡
- 第61课 宿建德江
- 第62课 春夜洛城闻笛
- 第63课 秋思
- 第64课 除夜作
- 第65课 旅次朔方
- 第66课 夜书所见
- 第67课 邯郸冬至夜思家
- 第68课 早寒江上有怀
- 第69课 蜀中九日
- 第70课 商山早行
- 第八辑 哲理悟道
- 第70课 题西林壁
- 第72课 登鹳雀楼
- 第73课 新竹
- 第74课 观书有感(其一)
- 第75课 观书有感(其二)
- 第76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第77课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 第78课 劝学
- 第79课 琴诗
- 第80课 登飞来峰
- 第九辑 边塞爱国
- 第81课 出塞
- 第82课 扬子江
- 第83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第84课 从军行(其四)
- 第85课 凉州词
- 第86课 马上作
- 第87课 塞上听吹笛
- 第88课 碛中作
- 第89课 春望
- 第90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第十辑 吊古咏史
- 第91课 台城
- 第92课 石头城
- 第93课 夏日绝句
- 第94课 赤壁
- 第95课 易水送别
- 第96课 越中览古
- 第97课 武侯庙
- 第98课 过三闾庙
- 第99课 楚吟
- 第100课 金陵怀古
- 诗词趣味闯关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